資料圖片:1月28日,一位南京市民在清除汽車周圍的積雪。
氣象局局長:大氣環流異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南方氣象災害的主要原因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近日撰文指出,1月10日以來中國發生了50年一遇的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極端天氣災害。大氣環流異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南方氣象災害的主要原因。
他在《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歷史罕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一文中説,近20天大氣環流異常是造成這次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根本原因。
文章強調,拉尼娜事件對這次災害的發生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自2007年8月起,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進入拉尼娜狀態後迅速發展,至今年1月,已連續6個月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
分析表明,這次拉尼娜事件是1951年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個月累計強度最強的一次。入冬以來,中國出現的降水異常分佈特徵和歷史上較強拉尼娜事件發生後的冬季氣候特徵非常相似。這種情況表明,當前的拉尼娜事件是影響中國東部大範圍持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鄭國光表示,近期世界範圍內也出現了類似的氣象災害。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球正處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發期,包括極端暴風雪和冷凍災害的頻繁襲擊。
文章説,今年1月29日至31日,一場極為罕見的強烈暴風雪天氣襲擊了素以氣候溫暖著稱的地中海東部的中東國家,敘利亞和黎巴嫩交界處積雪厚度超過1米,狂風掀起地中海大浪高達10米左右,惡劣天氣造成以色列國內航班停飛,並有數十人凍死街頭。
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北美西北部沿岸高壓脊異常發展,引起北極冷空氣向南爆發,與來自副高南側的熱帶暖濕氣流交匯,造成暴風雪襲擊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以及加拿大東部地區,受其影響,美國部分機場關閉、航班延誤或取消、公路交通癱瘓,緬因州北部積雪厚度達到51釐米。
1月10日以來,中國天氣形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去冬以來的晴暖、少雨天氣轉變為低溫、多雨雪天氣。這次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主要由四次天氣過程造成,發生的時間段分別為1月10日至16日,18日至22日和25日至29日,31日至2月2日。
文章認為,這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持續時間長,長江中下游及貴州雨雪日數為1954/55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大值;冰凍日數為歷史同期次大值。其中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凍天氣是1954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程度最嚴重的,貴州43個縣(市)的凍雨天氣持續時間突破了歷史記錄。江淮等地出現了30-50釐米的積雪,貴州、湖南的電線結冰直徑達到30-60毫米。
鄭國光認為,總體上看,這次氣象災害具有範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災害影響重的特點,很多地區為50年一遇,部分地區百年一遇,屬歷史罕見。
1月10日以來,河南、四川、陜西、甘肅、青海、寧夏6省區降水量達1951年以來同期最大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最低氣溫降至-6~0℃,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接近。武漢和長沙兩市已連續半個多月日平均氣溫接近或低於0℃;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和貴州5省大部的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2~4℃,湖北中東部、湖南大部、貴州東部偏低達4℃以上;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甘肅、陜西平均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低值,江西、重慶、寧夏為次低值。江南、華南及西北大部地區過程最大降溫幅度達10~20℃,其中華南西北部超過20℃。浙江暴雪是1984年以來最強的一次,安徽和江蘇的部分地區積雪深度創近50年極值。
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等20個省份造成重大災害,特別是對交通運輸、能源供應、電力傳輸、通訊設施、農業生産、群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和損失,受災人口達1億多人,直接經濟損失達400多億元,農作物受災面積和直接經濟損失,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