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選舉産生(名單) -十七大閉幕 産生17屆中央委員會名單 候補委員名單 中紀委名單 -前9月城鎮新增就業920萬人 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遭就業歧視可仲裁 -滬指收盤跌至5667.33點 成交量明顯萎縮 中國股票為何全球最貴 -能源法正式稿修訂完畢 將公開徵求意見 工傷康復標準進入論證 -"嫦娥一號"完成最後檢測 有備份衛星 11月6日有望發回月球照片 -國土部清理農用地非法入市 16省查3萬多宗 新增耕地超災毀面積 -北京人口連續五年零增長 老年人將增12% 2020年人口將達2000萬 -財政部專家稱今年財政增收1萬億 前三季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5.7% -中石油A股本週五進行網上申購 監管層叫停內地地産企業A股IPO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中國式扶貧面臨三大挑戰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2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國式扶貧面臨三大挑戰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指出——

記者孫東輝北京報道 儘管中國成功減貧加速了世界減貧進程,但中國的扶貧開發仍然面臨著許多不容回避的挑戰。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在近日舉行的“關注貧困,行動起來”國際研討會上坦言,中國扶貧開發仍面臨三大主要挑戰。

一是貧困人口規模龐大,貧困程度依然很深。截止到2006年,農村尚未解決溫飽問題的絕對貧困人口有2148萬,已解決溫飽但發展水準仍然很低的低收入人口有3550萬,兩項合計5698萬,佔農村總人口的比重為6%,西部地區甚至高達13.7%。這些人群貧困程度深,發展條件差,發展能力弱,返貧率高,脫貧難度大。中國的貧困標準較低,如果按照世界銀行1美元標準估算,貧困人口規模將會超過1億。

二是貧困區域發展依然滯後。貧困村的農業基本生産條件、社區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基礎産業建設與其他地區相比差距很大;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和石山區、荒漠區、高寒山區、黃土高原區和地方病高發區等特殊類型貧困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工作成本高,難度大,需要移民的比例上升。

三是致貧因素日益增多,除了自然風險和個人原因之外,市場風險、生態環境政策等對部分農戶傳統生計的衝擊造成致貧和返貧的比重日益升高。此外,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滯後;自然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比較突出;社會發展與扶貧政策實施體系需要完善,減貧效率亟待提高等,都是中國面臨的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減貧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扶貧開發,為世界減貧事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研討會上發佈的《中國扶貧開發報告》指出,根據世界銀行1990-2002年的全球最新貧困數據,按照每天消費1美元的標準,中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1.95億人,而全球貧困人口減少總數為2.07億人,中國所佔比例超過90%。

范小建表示,回顧和總結中國扶貧開發的歷程,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中國政府在不同發展階段選擇和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減貧策略和政策,堅持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

范小建説,以2007年政府在全國農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標誌,農村基本形成了涵蓋開髮式扶貧、救災救濟、“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在內的比較完備的反貧困政策體系。同期,城市的開發性、預防性和救助性反貧困政策體系也逐步得到完善。

范小建強調,未來三年,中國扶貧開發的目標和重點是:著力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努力完成貧困村整村推進的任務,基本實現行政村通廣播電視、有條件的地方通公路,自然村通電,進一步改善人畜飲水和醫療條件,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此基礎上,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新的扶貧規劃,實施新的政策措施。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相關文章:
中國扶貧開發新戰略:資金捆綁 整村推進
擴大中等收入階層成為中國扶貧新策略
中國扶貧開發報告:中國成功減貧加速世界減貧進程
國際農發基金成為中國外資扶貧重要外資來源
甘肅積石山縣對貧困戶異地扶貧搬遷 三年解決溫飽
廣西淩雲成國家扶貧試點縣 安排財政扶貧資金950萬元
圖片新聞:
北京首現“養老房屋銀行” 租房入住養老院
中國"人造太陽"試驗裝置建造成功 有望30至50年後為中國發電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共十七大報告解讀/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國反壟斷法出臺 向壟斷説“不”
· 直擊中國各地房價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路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