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經濟薄弱村和農村貧困戶為主要幫扶對象,創新思路強化扶貧,廣開農民增收渠道,紮實推進“千村萬戶幫扶”工程。去年,全市219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八有”目標取得明顯進展,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幅達15%,脫貧貧困戶6021戶,完成全部脫貧任務的24.5%。3月28日,市委、市政府在全省實施“千村萬戶幫扶”工程經驗交流會上介紹經驗。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扶貧開發工作擺上突出位置,切實加強領導。我市將扶貧工作列入全市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考核,並將經濟薄弱村“八有”建設目標進行分解量化,明確到縣(市、區)和市各相關部門,確定責任主體,加強督查考核。在省安排36家幫扶單位和30名工作隊員的基礎上,我市又落實327家幫扶單位掛鉤到村,327名責任領導聯繫到村,220名工作隊員駐鎮到村。各幫扶單位認真落實責任,把扶貧任務分解到村,資金投入安排到村,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到戶,項目覆蓋到戶。全年共啟動實施幫扶項目1318個,落實幫扶資金3.78億元,為經濟薄弱村的發展和貧困戶的脫貧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我市不斷增加扶貧資金投入,去年市財政安排的扶貧專項資金在原來2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到300萬元。同時,明確要求各縣(市、區)要按不少於70萬元的標準列入財政預算,市幫扶單位每年幫扶資金不得少於5萬元。農業、林業、交通、水利、教育、衛生、廣電、勞動保障等部門為農興辦的各項實事和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優先落實到經濟薄弱村。去年市、縣(市、區)財政投入扶貧專項資金870萬元,後方幫扶單位落實各類幫扶資金3100萬元。
圍繞農民增收目標,幫助農民廣開致富門路,這是我市落實“千村萬戶”工程的成功舉措。一是實施産業化扶貧帶動增收。大力實施龍頭帶動工程、高效農業規模化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做大做強經濟薄弱地區的優勢産業。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合同收購、利潤返還、制定保護價和提供服務等措施,加強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形成了“企業營利、農民得利”的雙贏格局。二是積極開展轉移培訓擴大增收。我市把回鄉的初高中畢業生和大齡勞動力作為轉移培訓的重點,大力實施農民轉移培訓工程,對貧困農戶勞動力實行全額免費培訓,確保做到每個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轉移就業。去年,全市落實扶貧技能培訓經費615萬元,舉辦培訓班382期,培訓勞動力1.83萬人,實現轉移就業1.71萬人,就業率達93.5%,就業人員月工資平均在千元以上,基本實現了“培訓一人,就業一人,穩定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三是用足用活小額貸款促進增收。扶貧小額貸款是幫助貧困農戶通過發展小型生産經營項目,實現增效增收的重要舉措。去年,我市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18億元,主要用於支援經濟薄弱村的貧困農戶發展短、平、快增收項目,扶持更多的低收入農戶發展生産、致富家庭。在工作中,採取駐村指導員、縣(市、區)扶貧辦、縣(市、區)信用聯社、各扶貧鎮“四方配合”,千方百計提高扶貧小額貸款的到村到戶率。全市219個經濟薄弱村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890萬元,受益農戶1.3萬戶,戶均增收在9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