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妙墨中國心》走進篆之“迷宮” 溯源文字最初之美

發佈時間:2021-12-05 13:54:38.0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曾勝玉

  《妙墨中國心》中國文字的演變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而篆書正是一種來自歷史深處的古老文字。今晚21:10,由浙江衛視原創打造的全國首檔書法美育互動式電視文藝節目《妙墨中國心》將播出第三期篆書篇。

  節目中,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副院長、書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西泠印社社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社員沈樂平,中國美術學院教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馮立,教育部語言文學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張一清,著名文化學者、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將通過李斯《嶧山石刻》、李陽冰《城隍廟碑》、吳昌碩《石鼓文》 三幅名家名帖,帶領觀眾一起走進篆書的“迷宮”,了解它的跌宕起伏,探尋它的文化傳承,也感受文字最初的美。

  國家一級文物曾被當作“廢品”?

  “解墨團”講述漢字演變過程

  “線條好看”、“長得好像一個小妖怪”、“長得恐龍”、“寫字跟畫圖一樣”……在妙墨賞習屋中,來往行人如是評價篆書。作為最古老的字體之一,篆書篇的節目將帶領我們追溯漢字的起源。“解墨團”成員張一清將以“中”、“國”二字為例,講解文字的演變過程,並與馮立一起通過一人講解一人書寫的方式,為大家講述漢字是如何造字和用字的。那“中國”一詞最早又是在哪兒出現的呢?收購站30元買回的“廢品”又是如何變成“國寶”的?

  與中國各地的方言一樣,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漢字也出現了簡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況。節目中,沈樂平、馮立將分別書寫齊、秦、燕、楚四國的“馬”字,究竟它們有何不同?而作為秦國宰相李斯的書法精品,也是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實施“書同文”採用的字體,小篆在我國歷史上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統一的文字在中國歷史的分化與統一中又具有什麼作用?

  沒有李陽冰就沒有《唐詩三百首》?

  方文山篆書版《東風破》驚艷全場

  古老的小篆,穿越千年出現在我們面前。本期節目將以視頻短片形式“活化”篆書發展過程,生動展現李斯創小篆、李陽冰復興小篆、吳昌碩與西泠印社發揚金石篆刻文化等重要時刻。究竟李陽冰的《城隍廟碑》背後蘊藏著怎樣的故事?李陽冰與李白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淵源?為何説“沒有李陽冰可能就沒有《唐詩三百首》”?此外,“妙墨體驗官”林傑妮也將帶大家去到縉雲,感受李陽冰與縉雲的翰墨之緣。

  提到篆書,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藝術大師,那就是吳昌碩。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為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師,他的“取經”之路卻並不平坦。究竟吳昌碩有著怎樣跌宕起伏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吳昌碩還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位社長,他在篆刻上也有著極高的造詣。節目中,“妙墨體驗官”朱戩將帶大家去到西湖孤山南麓,看一看這“天下第一名社”。演播廳內,沈樂平也將現場演示吳昌碩的刀法,並與“解墨團”其他老師一起講述這一方小小印章背後的故事。

  令人驚喜的是,本期節目還將現場連線著名作詞人方文山。從“天青色等煙雨”到“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他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把國風和音樂相結合的?如今,方文山還致力於讓篆書離開紙張和印章,變成一個立體的裝置藝術。究竟他做了哪些有趣的“跨界”呈現?

  筆下五千年,妙墨中國心。本週日21:10,跟隨浙江衛視《妙墨中國心》,一起展卷讀帖、提筆揮墨,走進古老神秘的篆書!



免責聲明: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