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唐場小學:博愛博學,暈染鄉村孩子的生命底色

發佈時間:2023-03-17 16:48:4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治昊 | 責任編輯:閆景臻

中國網3月17日訊(辛治昊)成都市大邑縣唐場小學始建於清光緒34年,至今已有114年辦學歷史,是一所義務教育階段六年制的小微學校。基於“博愛潤澤生命,博學提升內涵”的辦學理念,學校堅持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近年來,唐場小學辦學水準逐年提升,並於2022年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新優質學校”驗收評估。

以愛滋養,博愛博學育人成長

“小愛之於己,大愛之於人,博愛之於自然、社會、國家、生命及一切美好事物。”唐場小學校長牟兵表示,縱觀百年辦學歷程,是一代代唐小教育人的心血,凝聚出“博愛潤澤生命,博學提升內涵”的辦學理念。博愛之意倡導師生用愛開啟心靈的窗戶,架起溝通的橋梁,愛國愛鄉,愛人愛己,共同建設有溫度的唐小校園;博學之意鼓勵學生不斷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為成長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育博愛博學之人,彰美麗溫度之情。”牟兵提到,學校的育人目標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教師乃興教之源,傳道授業解惑,優秀教師助力學生健康成長,高品質的教學成果推動學校進步發展,這是積極且正向的迴圈。

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共建、共治、共用”的管理模式,唐場小學以搭建交流平臺,設立溝通渠道;改革決策機制,形成共治格局;建設監督體系,實現共用生態,多措並舉打造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教育新樣態學校。

以農興人,“三讀”課程助推學子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學校通過構建“三讀”特色課程體系,以此促進辦學目標的達成。“讀書明智、讀人修身、讀事明理。”牟兵介紹,“讀”是一個廣義的概念,讀小草知堅韌,讀果實知汗水,讀時間知速度,讀古跡知滄桑,從而引導師生通過三讀課程的教育不斷進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未來。

“讀書”課程重在夯實、優化國家課程,督促學生完成基礎課程的同時,去觀察社會現象,認識生活事物,從“無字之書”中學習人文底蘊,了解鄉土人情,認識地方文化。“讀人”課程則是紮根本土辦教育,強調以人為鏡知榮辱,鼓勵學生去主動發現身邊人的優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教學樓走廊上一面面的傑出校友墻便是學生隨處可見的榜樣。

“讀事”課程側重特色課程的開發實施,學校以地方鄉村的農事教育作為抓手,在校園內建立了農事博物館,收藏近代歷史中出現的農耕用具進行展覽,引導學生感受從事傳統農業生産的先輩們所擁有的大智慧,了解我國的農耕文化,學習勞動者的責任與擔當。牟兵表示,小農事大生活,學校利用社團和延時服務項目,組織學生手工製作農具模型、農家生活場景以及對未來農業生産的暢想,農耕創作寄託濃厚鄉情,種下“思鄉”的種子,涵養唐小少年的愛國情懷,打造農事特色課程,促使學科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機結合,讓唐小學子在實踐中磨煉、成長。

狠抓隊伍,三尺講臺上的“精兵強將”

教師乃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孩子全面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唐場小學以“三讀”課程的開發實施為路徑,厚植教師鄉村教育情懷,為教師提供成長平臺,開展“新五項基本功”練兵活動,著力打造一支“善戰”的優秀教師隊伍。

“量身打造壓擔子,實事求是給方子,積極爭取搭臺子。”牟兵表示,學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為教師建立了交流研討、學習培訓的平臺,開展校內師徒結對,夯實教學基本功;區域優秀骨幹進校,優化教育教學方式;區縣名師線上指導,汲取先進育人經驗,“三級”培訓共促教師成長,凝心聚力提高教師育人的“內功”。 

此外,學校以“新五項基本功”練兵活動為契機,優化管理模式,設置考核制度,積極開展學校評比活動,組織教師研讀課標與教材,精心編寫教案,參與市縣級專項比賽,以賽代培,讓教師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紮實提升專業技能,不斷磨練課堂教學的“外功”,促使教學品質有效提高。

“讓教師有所成長,讓學子學有所得,這便是唐場小學的育人初心。”牟兵提到,希望學校對建設優秀教師隊伍的持之以恒,能夠培養出真正懂鄉村教育、喜鄉村學校、愛鄉村孩子的唐小教師,孕育出書寫新時代青春華章的唐小少年,真正辦成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