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啟明教育,構築四個品牌

發佈時間:2023-01-12 15:49:2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曾黎 | 責任編輯:閆景臻

中國網1月12日訊(曾黎)“啟明之明”在於使之自明,象徵著生命的自我覺醒,美德的自我彰顯,智慧的自主生長。相合而成的“啟明”,引申義為“開悟人的天然稟賦,使生命本原的潛能明亮顯現”。成都市新都區北星小學校長曾祥瓊説:“創辦一所現代治理有活力,立德樹人高品質的明亮學堂。一直是北星小學的辦學目標。”因為對啟明教育的執著追求,北星小學始終堅持培養方向明、意志堅、行動實的明亮少年思想,從多方面入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北星小學這方沃土裏,“啟明教育”的思想就如一顆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秘,慢慢的生根發芽。

思想鑄魂,構築紅色北星

師德是知識內涵和文化品味的體現。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既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讓老師和孩子們在學校裏就能感受到紅色文化,並將紅色文化深深紮根在心裏。”是曾祥瓊始終奉行的育人思想。為此學校開啟了黨建帶團建的主題活動,從“先鋒業務大比武”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水準提升,到“思想政治大講堂”促進青年教師的政治素養提升,再到搭建“傳統經典大論壇”,以促進青年教師為學為政、道德修養的提升。

“立己達人、兼濟天下”,曾祥瓊介紹到,“學校從教育孩子,當好自己的小明星,當好家庭的小幫手,當好學校的小管家和當好社會的小主人入手構建德育一體化工作體系。”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老師們自主編撰了《七禮修身》《七禮養正》《星娃當家》等校本德育課程讀本,利用每日20分鐘的行知小課堂供孩子們閱讀學習;研發了學科內、跨學科、超學科的德育項目化學習,這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增強了學生的道德體驗,促進了學生的自主道德建構;還以“成長中的我”為線索,從進學儀式、入隊儀式、成長儀式、志學儀式四個方面來促進孩子的自我覺知,喚醒孩子的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

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前進的動力,只有“思想正”才能帶來“行為端”,紅色文化思想溢滿校園,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紅色少年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

放權賦能,構築大家北星

“大家北星大家管,大家北星大家愛”,學校充分發揮現代學校的制度優勢,從結構賦能,機制賦能、文化賦能三大路徑著手實施現代治理路徑。

“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遠,科研之路任重而道遠。初來北星小學,我就感覺這裡很溫暖,學校不管大小事都會廣泛聽取師生的意見,讓師生有話語權、決定權。”二年級5班張青老師説道。為促進每個北星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學校高度重視團隊建設,工作安排時團隊作戰,教師績效考核時也採取團隊捆綁評價,極大促進了教師間抱團生長,共建共贏的積極性。

“感動北星故事匯、點亮北星智慧享、積澱北星悅讀吧、激揚北星風雲榜、豐盈北星生活秀、溫暖北星校長約”在“大家北星”的文化浸潤下,學校形成了共生共長、共贏共建、共治共用的和諧生態。

科研興教,構築學術北星

每年面對大量新教師的涌入,如何讓這群高學歷、高期待的新教師快速步入專業發展之路?學校率先開啟明亮教師培育工程,採用學術的思維、專業的視角、科研的方式,從系統規劃,為教師量身定制發展道路開始,帶領新教師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讓每位教師享受一種具有職業尊嚴和專業高度的教育生活。”是北星教師發展的理念,圍繞這個理念,學校從感召力、學習力、行動力三個維度來規劃教師發展,明亮教師要有正確的政治素養和高尚的師德修養、明亮教師要有超強的科研能力和教研輻射能力、明亮教師要有在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的勝任力。

曾祥瓊介紹,學校根據教師成長的規律確定了明亮教師的四個發展水準:新星教師、星光教師、明星教師、星斗教師,根據教師個性化的發展訴求確定了六個發展方向:德育育人、管理服務、課程開發、課堂駕馭、課題研究、專技指導。同時,還根據每位老師的不同發展水準和發展方向,從感召力、學習力、行動力為其匹配相應的任務清單。

“工學矛盾始終是教師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我遇到的最大障礙。因為教書育人的規範性和複雜性,使教學工作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需要擠時間才能參與繼續教育學習。”四年級2班高袁姍老師説道。為切實解決這個問題,學校聚焦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確立了以《大概念統整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作為學校龍頭課題,並以此帶動各學科子課題、教師小專題的研究。同時,還為老師匹配了大量的學習培訓資源,購買大量的課程與教學類書籍、送老師上北京下廣州,系統學習大單元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持續跟隨教育部課程與教材中心開闢的教研網、長期聘請專家入駐北星,成立U-S課題研究聯盟等由此來增強學校和教師持續走學術研究之路的信心與決心。

堅持課程融合育人理念,構築融合北星

課程是學生成長的跑道,是落實立德樹人,實施五育並舉的重要載體。曾祥瓊説:“北星小學堅持課程融合育人的教育理念,從育人內容、育人方式、育人主體、育人效果四個維度來構築融合北星。”

“請進來+送出去”北星小學採用育人主體融合的方式,拓展育人邊界,打造家校社共同體。“我非常喜歡北星小學,從孩子初入北星,我就感覺這是一所有溫度有愛的學校。還記得去年開校第一課上,學校給我們佈置了一道特殊的暑假作業,拉上爸爸媽媽一起自編加油操,剛開始我很抗拒,因為每天上班就很忙,下班還要做這些。但是在排練的過程中,我慢慢找到了少女時代的感覺,跟孩子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而不是僅限于檢查作業、陪孩子閱讀。也讓我發現了孩子原來在學校不僅學到了課本知識,還增強了她對藝術的興趣。”五年級方禦臣媽媽説道。學校作為一個專門的教育機構,不僅要發揮好教育主陣地的作用,還要讓孩子們在解決問題中學,在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中學。學校的這些舉措高度符合本次新課標修訂的精神,走在了新課標頒布的前面。

一入雅致精巧北星園,從此勞動魅力入人心。走進校園,我們總能看見校園裏上演著別開生面的“勞動成果現場展示會”。一個個“小廚師”介紹著一盤盤四川泡菜、一碗碗彩虹飯的製作,熱情地招呼著老師們嘗嘗鮮;一雙雙“精巧手”指尖飛舞,展示著精美圍巾的編織、針線縫補衣物、曬疊收生活常見衣物;遠處,還有一名名“小能匠”,專注製作、教授著傳統工藝——陶藝品、手工皂……繽紛的“勞動小攤”,嫺熟的勞動身姿,初露北星小學連續5年的勞動教育探索之鋒芒。“我愛北星小學,因為這裡有很多有趣的課程,特別是勞動課,讓我們在文化知識學習之餘,還解鎖了很多生活技能,能自己動手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了家人的讚揚,也收穫了成長。”五年級汪尚鈺同學説道。

“剛進學校時,我非常挑食,後來老師為我們講了《鋤禾》這首詩,我知道了粒粒皆辛苦,也明白了農民伯伯的艱辛,慢慢學會了珍惜糧食,每一餐都吃得很香。”“因為自己沒有才藝,我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都比較內向,從二年級開始,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陶藝社團,在社團活動中不僅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還提升了思維能力。比如我學到了‘如何廢物利用,變廢為寶?’我們先是用泥土變出花瓶、煙缸、瓷器娃娃等模具,然後再把廢舊的紙、布料作為裝飾,讓它們更漂亮。”二年級阮子欣同學和五年級張曦燦同學分別訴説著在北星小學最大的感受和變化。

建校五年,學校的辦學品質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學校高品質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能還有哪些?這將是未來北星持續探索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