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課題研究促發展 砥礪前行共成長——深圳福苑小學年度開題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詩晗 | 時間: 2022-11-08 | 責編: 曹傑

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發展的強力引擎。為了提升教師隊伍的科研水準,提高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品質,2022年7月14日,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召開了2022年度校級課題開題論證會暨2021年度校級課題結題會。

參與本次開題論證的課題共10個,分別是:曾穎萍《新課標“閱讀與創意表達能力”在小學中高年段語文學習中的實踐與運用》;樊京敏《“雙減”背景下,基於小學低段學生學習力的語文學習活動單設計的研究——以福苑小學一年級學生為例》;黎依鷺《〈家庭教育促進法〉背景下的家校合作現狀及對策的探究與運用——以福苑小學為例》;王軼昕《“雙減”背景下數學課外作業分層設計行動研究——以福苑小學中段為例》(梁婉妮代為彙報);邱志河《“雙減”背景下數學生活實踐性作業設計研究——以福苑小學低年段為例》;鄭婉宜《單元整體教育觀下小學英語課後作業設計遞進性實踐研究——以小學低年段為例》;石曉玉《科學史教學對小學生科學本質觀的影響研究》;竇亞晨《基於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小學武術課教學設計——以福苑小學水準三學生為例》;張馨勻《美術作品展示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為例》;時尚《基於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音樂課融入教育戲劇的實踐研究——以福苑小學三四年級為例》(牛佳楠代為彙報)。

參與結題論證的課題共3個:龔映芳《“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研究——以福苑小學中低段英語課堂為例》;蔣黎《小學低段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研究——以福苑小學為例》(王軼昕代為彙報);吳沁妤《三年級語文拓展性作業設計探究》。

本次會議分為三個會場同時進行,出席本次會議的專家有:華富小學高學成校長、教科附小李俊校長以及東海實驗小學譚春蘭主任。福苑小學多數教師均參與了此次會議,觀摩學習,共同研究,聆聽專家的指導性意見,體現了福苑小學濃厚的科研氛圍,展現了教師的專業風采。

13名課題主持人分別對各自課題進行彙報。在聽取報告後,三位專家對老師們提出的課題進行了精彩點評,並讚揚了福苑小學高學歷、高素質的年輕活力的教師團隊,對教師們以研促學、以研促教的精神和高度的探索熱情表示肯定。

專家認為,老師們的選題十分新穎,立足於當下,緊跟時事與先進研究方向,具有較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報告內容具體、方法恰當、思路清晰、框架完整、格式規範,體現了老師們較高的研究能力。

針對曾穎萍老師的課題,高學成校長認為課題題目可更精簡、更有指向性,需進一步區分研究目標和意義的概念,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的聯繫也要更加緊密。

對於黎依鷺老師的課題,高校長認為可以適當縮小研究範圍,爭取將一個問題研究透徹,增加對《家庭教育法》的分析,界定清楚“家校合作”的概念,並引入“責權統一”理論作為依據。

就樊京敏老師的課題,高校長認為可以針對“雙減”落實中出現的相關突出問題研究出各方面的對策,進一步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必要性。

針對龔映芳老師的課題,高校長建議可以拓寬課題研究的角度與層面,增加對學生的關注,結題後也可以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

譚春蘭主任主要點評了王軼昕、邱志河、鄭婉宜、石曉玉、蔣黎幾名老師的課題。

對於王軼昕老師的課題,譚主任指出,可以將“分層作業”改為“分類作業”,並鼓勵學生跨分類挑戰,研究方法中也可以補充加入文獻研究法。

針對邱志河老師的課題,譚主任建議可以參考幼兒園的PBL項目學習思路,研究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以後、面對不同的課程安排、紀律要術、制度管理,通過靈活有趣的作業方式,提高兒童進入小學的適應性。

針對鄭婉宜老師的課題,譚主任認為可以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融合不同學科,合作探究,嘗試跨學科挑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於石曉玉老師的課題,譚主任認為要有課程意識,可以在後續研究中思考如何讓科學史更易被小學生接受。

對於蔣黎老師的課題,譚主任建議可以將課題結果推廣至全校,並在下學期嘗試申報品牌課程。

李俊校長主要點評了竇亞晨、時尚、張馨勻、吳沁妤幾名老師的課題。

針對竇亞晨老師和時尚老師的課題,李校長認為可以適當放大研究範圍,使研究具有更多參考價值,並在預期研究成果中增加教學設計指引。

就張馨勻老師的課題,李校長建議將研究目標更具體和可視化,並在預期成果中加入美術作品展示的展示原則、策略、規劃,包括設計的地點、形式、主題等。

對於吳沁妤老師的課題,李校長提議,可以對研究成果做進一步分析,説明研究成果的創新點和推廣價值,並進一步強化作業設計指引的可操作性。

會議最後,藍劍副校長代表福苑小學對幾位專家表示感謝,並希望老師們根據專家的指導意見,明確研究方向,理順研究思路,讓課題研究真正發揮引領教師成長,推動學校發展的作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要做好教科研,道阻且長,而專家的指導將是老師們求索之路上的一條攀援繩,引領老師不斷探求教育科研的發展方向,用研究成果反哺教學實踐,助推學校發展。

(文/張詩晗 圖/張詩晗 陳穎雁 王鑫彬 來稿/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