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從“挂在墻上”到“變成空氣”——漫談如何讓師德建設落地生根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曾海玲 | 時間: 2022-11-07 | 責編: 曾瑞鑫

很久以來,很多學校一直在強調師德,建設師德,但成效往往不盡如人意。如今,一提到師德建設,很多人在情緒上倦怠,在行動上怠慢。還記得不久前,我們三十位來自不同學校的學員參加了一場“教育私董會“。會議伊始,主持人讓我們每個人提出當下最想解決的教育問題,然後,對所提出的三十個問題進行票選,票選出來的問題就是職業倦怠。

由此現象反觀師德建設的現狀,不難發現,目前很多學校的師德建設還是停留在宣傳口號上。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例,很多學校落實的辦法就是把它列印下來裝在鏡框裏,挂在墻壁上,看起來非常重視,實際上無人問津,或者視而不見,最終成為一種擺設;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做法是,完全寄希望於培訓講座,希望用不斷地説教,或者是道德束縛來落實,但往往內容千篇一律,方式毫無新意,結果可想而知。

師德是培訓出來的嗎?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有篇文章名叫《尋找質優價廉的師德》,觀點鮮明地指出:師德不是培訓出來的,也不是道德綁架下誕生的。那麼師德的驅動力在哪呢?希貴校長總結了三個關鍵要素:“被愛”“成就感”“安全感”。如果再進一步歸納凝練,其核心要素在於“被愛”。也就是説,只有當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來自組織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與愛護,他才能自發地、自願地去愛集體和集體中的每一個人,才能進一步去談“愛是教育的前提“。

那麼,如何讓“愛與被愛“成為一種自覺呢?或者説如何建構“愛與被愛”的校園文化呢?北京十一學校的系列舉措值得借鑒,比如:舉辦感恩節、謝師會、校友會,創設校友婚慶廣場,發放永久有效的校友卡等。他們一方面通過這樣的活動或者舉措,營造濃濃的“愛與被愛”的氛圍;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母校留痕,並通過讓學生留痕,帶動教師的價值獲得肯定。無疑,十一學校的師德建設已經從“管形”走向了“聚心”,這一系列舉措,是基於學生成長的,也是基於教師發展的,是引領校園文化價值的。

如果説有效的活動設計是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那麼,如何落實這樣的活動則更為關鍵。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各個學校依據不同的校情可以靈活開展,但如何讓校園文化真正從“墻上”“落到”地上,則需要以人為本的情懷,策劃活動的智慧和清晰的目標認知。

在讓校園文化落地這一環節,香港培僑小學的做法讓我頗有感觸。培僑小學的辦學理念是“人人學習,互相關懷”。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司空見慣的八個漢字,深入其中,你會發現這其內涵非常豐富,而且你會真切地感受到這個理念已經融入到每一個活動中,落實在每一個細節裏,就如同散佈在校園每一個角落的空氣,師生浸潤其中,自由呼吸。

就拿“守護天使”這一活動來説吧。首先,每位教師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小卡片上,然後把寫好名字的卡片集中放在一個紙箱裏,待順序打亂之後,每位教師再從中抽取一張卡片,重點發生在接下來的15天裏,抽取卡片的人成為卡片上所寫名字教師的守護天使。在這15天裏,守護天使每天都要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送去貼心的關懷和慰問。這樣的關懷,可以是寫短信慰藉激勵,可以是送上可心的小禮物以示愛心,還可以默默地幫對方解決一些工作上的小問題以解燃眉之急……如此,被守護者每天都在感受著守護天使所帶來的溫暖和關心,但他並不知道守護人是誰,因為這美好的一切都是在秘密地、悄悄地發生著,待15天結束以後雙方才可以選擇相認。在這樣的一個活動中,每一個人都在悉心地守護著同伴,同時也感受著同伴的愛心和溫情,整個校園都浸泡在一種愛與被愛的氛圍裏。即便活動結束,溫暖也還會繼續,甚至互相關心的兩個人因為這樣一個契機成為了生活中永遠的朋友、知己。長此以往,老師們之間的關係也因此變得親近、親密,生活、工作在這樣的校園裏,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樣一年一年積累。最後,條款要求變成了生動故事,變成了集體人格,最終形成了學校的文化標識。

由北京十一學校的“活動策劃”到香港培僑小學的“文化落地”,我受到了深刻的啟發,進一步想到如何讓“愛與被愛”成為校園的一股暖流,源源不斷地流淌下去,讓更多的師生浸潤在這樣的氛圍裏。於是,我以學生發展為最終目標,牽動教師的發展;以更長的時間為教育週期,關注過程的落地,把“文化”從一個抽象的概念變成一種可視化的、操作性強的實踐。下面我從“分享、感恩、頒獎、傳播、留痕”五個方面提煉出一些具體策略。

一、分享——讓教師在集體中找到自我

所謂分享,就是不斷搭建各種平臺給更多的教師,在他們擅長的領域,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分享他們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搭建分享平臺用意何在?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教師的日常工作就會發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得到學校或者上級表彰的人數和機會畢竟是有限的,很多人每日都在機械地延續著前一日的工作,沒有起色,也沒有波瀾,日復一日默默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得不到關注與激勵。久而久之,思想上就産生懈怠,特別是那些優秀教師,他們在教育教學中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主張。如果沒有獲得展示或者發展機會,往往會覺得懷才不遇,不被認同,心理上的不平衡往往容易滋生較大的負面情緒,甚至成為一股強大的負面力量。

曾經,某所學校就有這樣一段這樣的經歷。這所學校在開辦時引進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優教師。最初幾年,這些名教師忙於各種公開課、研究課題,幹勁兒十足;接下來,隨著學校的發展變化,這些教師獲得的關注慢慢減少了,後來,很多人既沒有成為學校的中層管理幹部,也沒有在專業上獲得進一步肯定和更高水準的專業引領……漸漸的,他們成為了學校最難管理的一個群體。面對學校出臺的各種舉措,他們總有自己的別樣思考,或者説總有自己不接受的理由。客觀上來説,他們的思考也許更深入一些,但他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甚至帶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因此,常常對學校活動頗有微詞,不予支援;更糟糕的是,他們不斷地用他們負面的情緒影響著周圍的老師們,迎合著、推動著一部分人的消極心理,而且因為他們有較強的影響力,帶動很多教師跟隨他們,以各種理由抵制學校的正常工作;最後,這些原本優秀的人才成為了學校管理的難題。慶倖的是,學校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調整了思路,不斷搭建各種平臺,讓老師們能夠發展自己愛好特長,或者展示自己的經驗感悟。事實證明,搭建平臺以後,這些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校園裏也少了很多消極的聲音,而且他們的分享得到了很多老師的認同,在客觀上推進了學校的工作,引領了團隊的專業成長;更重要的是這些教師感受到了個人在群體中的價值,從此有了別樣的精神面貌,有了愉悅的心境,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也變得更加積極、努力。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得知:在師德建設的道路上,需要盡可能地為老師們搭建交流與分享的平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通過這樣的平臺獲得自我價值的認同,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和作用。如此,精神靈魂才得以安放,工作熱情才得以持續,研究氛圍才得以建立。

二、感恩——讓教師在守護中溫暖前行

“羊有跪乳之恩”“鳥有反哺之義”。感恩,是對恩惠心存感激的體現,是不忘他人恩情縈繞在心間的情感。在教師這個群體當中,人與人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競爭關係。如何做到和睦相處,和諧共生?除了制度約束,還要學會尊重,學會欣賞,更要保有一顆感恩的心。因為在感恩的空氣中,大家能對發生的事情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大家能夠做到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大家能夠達成共識……

那麼,如何能讓團隊成員懷揣一顆感恩的心?香港培僑小學在每年年終的時候舉辦的寫 “感恩卡“的活動收效明顯。該校的做法是這樣的:

首先,給每位老師發一張卡片,卡片上寫著:

“回顧這一年,我欣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顧這一年,我感謝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後,學校會把寫了引導語的卡片發給老師們填寫,寫完之後不用署名,學校把它們收集到一起,裝在一個箱子裏,然後找一個專門的時間,召集所有的教師開會。在這個專門的分享會上,校長從箱子裏抽出一張張卡片並把上面的內容逐條朗讀出來。試想,台下的老師聽到從校長的口中念出的自己的名字時,心中是多麼溫暖。如果自己的名字被念了好幾次,一再得到大家的感謝,個人的體會又是多麼深刻,多麼強烈。無疑,活動之後,老師們對待同伴、對待學生的態度一定會有新的體悟和一定程度的改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活動中,誰也不用去擔心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更不用擔心遭遇尷尬的場面,因為活動最後,校長一定會留白——留下一些卡片的內容不念出來,給更多的人留下更多的遐想和成長空間。

這樣溫暖週全的小小細節,這樣落地有聲的小小舉措,令這個看起來小小的活動發揮了極大的價值,那就是讓每個個體感受到自己被集體所溫暖,被他人所惦記,被同事所認可。在這樣一種美好的心境裏,集體便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值得好好珍惜,好好建設。這樣心境下的師德,無需宣講言語。當然,這樣的活動也可以放在學生中去開展。如此,從被認同到被溫暖,良好的校園氛圍得以形成。

三、頒獎——讓教師在肯定中塑造自我

在學校教育中,關心孩子,善待孩子,是大家的共識。相對於學生的受重視程度而言,教師的受重視程度往往相對不足——我們一直強調“兒童觀”,卻很少沉下來研究“教師觀”。2018年8月,深圳市教育局張基宏局長在面向全市校長的會議上做了《學校管理之道:善待教師》的講座,在40分鐘的講話中,張局長20次提到善待教師。然而,如何善待,事關很多方面,我這裡仍然是從“愛與被愛”出發,強調給予教師一些正面的激勵和示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考核和檢查層面的所謂引導。

以深圳市福田區天健小學為例,該校的辦學宗旨是:愛心、信心、責任心。如何把愛心教育落到實處?學校做了有益的嘗試。每學期期末,學校都會非常隆重地進行“愛心獎”頒獎活動。這項活動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顛覆了以往評優的一些習慣定勢,在人選、過程、結果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創新:

首先,在人選上,學校以小組單位,每學期初由各年級組根據具體的情況共同推薦一名候選人;然後,在一學期當中,由同年級組的老師負責收集該候選人的愛心事跡;接下來,在學期末,學校會組織各組上臺宣講候選人的相關事跡,不僅可以自己講,也可以是家長、學生、同事等多個角度去講,形式不限。一年一年延續下來,各組宣講的形式不斷創新,宣講的內容也常常讓全校人感動落淚。

最後,學校還會組織一場非常隆重的頒獎禮,如同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人物”現場一樣,伴著激揚的音樂和優美的頒獎詞,愛心獎獲得者上臺領獎。

這項活動的價值在哪呢?首先,候選人來自最了解情況的年級組,而且是共同推薦出來的,有代表性,有説服力;其次,活動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在整個學期當中,同年級組的老師都要共同蒐集相關事跡,這實際上是一個鞭策過程,鞭策當事人不斷地優化自己的言行,也讓同事們學習這樣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學校並沒有對年級組報上來的候選人評個等級,候選人就是獲獎人。其目的不在於評判,而在於過程中的共同提升;最後,頒獎的場面非常具有儀式感,這樣的場面本身就是一次心靈凈化的過程,活動的意義又一次得到提升。經過一學期又一學期正面示範和積澱激勵,集體的氛圍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在這樣的評比中,沒有一條又一條考評標準,也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優劣之分。大家只看他人的優點,只做正面的示範,浸泡在濃濃的愛的理念中,錯誤得以修正,人格得以修煉,辦學理念得以落實。

四、傳播——讓教師在成果中感受欣慰

英國著名教育家懷特海説:“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然而從班級授課制以來,我們總是用相同的內容,相同的進度,相同的方法來教班上幾十個思維水準、智力背景、知識儲備完全不一樣的孩子。於是學習的進度總是由中等生來決定,學習的效果總是由適合教育的學生來書寫。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人的回歸”成為教育共識的今天,除了構建適合不同學生需要的豐富的課程,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我發現深圳市福田區福南小學的一項舉措比較有引導的價值。

福南小學有一項傳統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定期開展“魅力少年“評比。這項活動不同於評選”三好學生“——設有較高的標準和要求,引導的是全面發展,激勵的是優秀群體;而”魅力少年“的評比是以身邊具有某方面特長,某方面優點,或者是取得某方面進步的同學為宣傳對象,旨在面向全體,面向個性,面向某方面有優勢的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被肯定的機會,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前進的動力,甚至明晰未來發展的方向。正如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的辦學理念所説的那樣”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在這樣的評比面前,人人都有機會,人人都能獲得自信與尊嚴。

如果上文所説的“分享”“感恩”“頒獎”是面向教師設計的活動,“魅力少年”的評比則是直接面向學生的舉措,而且是面向每一個有自己個性特點,或者是某方面有優勢的學生。前者直接獲得鍛鍊與發展的是教師,最終受益的是學生;後者從表面上來看,收穫肯定的是學生,但實際上在宣傳學生的同時,學生背後的教師也收穫了肯定與激勵,而且被肯定的還是範圍很廣的各科教師。儘管兩項活動所參與的人群不同,但背後的理念一致,那就是為每一個個體搭建平臺,讓每一個個體收穫肯定與尊重,最終實現師生共同成長的雙贏。“魅力少年”評比的意義在於它改變了傳統的人才觀,由面向少數人,面向優秀的人,真正走向了面向個性,面向“每一位”的轉變,所謂”發現那棵樹“,發現進步,發現個性,目的是引導每一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在這樣的思想引領之下,教師容易形成包容之心,學生也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從另一個角度講,學生的成就和成長其實是對老師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激勵。

五、留痕——讓教師在回訪中溫暖心靈

母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意味著什麼?是一段不輕不重的過往經歷,還是多年以後驀然回首的燈火闌珊,亦或昨日美好回憶的溫馨港灣?由此,我想到了鄧小平留學德國多年以後,學校為他保留的學生卡;想到在一些學校看到的童真笑臉墻;想到了福南小學的小小校史館……

福南小學是一所人數較多,場地有限的學校,相對於近2600人的學生人數來説,校園佔地面積實在是太小了,但學校仍然在操場邊上建了一座校史館。與很多學校厚重的史跡相比,這所學校的建校史很短,而且歷史上也沒有顯赫的名人要事,但令人吃驚的是,在校史館非常醒目的一面墻上,貼著自建校以來歷屆學生的集體照,這些照片共同組成了“1991”的圖案——1991是學校的建校時間。駐足在這些照片面前,我不由為之動容。動容的原因在於,學校記錄的並不只是所謂優秀學生的豐功偉績,這裡留存的是每一個學生的痕跡,無論優劣,不管成績,大家地位平等,都是校園的一個組成部分,都是學校用心栽培過的每一個個體。我想,不管以後這些學生的發展是否順利,他們都願意常回來看看,因為這裡有他們生活過的痕跡,有他們兒時溫暖的回憶,因此這項舉措看似普通,卻又顯得濃墨重彩,因為這平凡當中蘊含著不平凡的設計初衷,那就是拉長了“愛與被愛“的週期。在這樣的舉措裏,學校關注的不僅僅是當下,更有從前和未來;在這樣的舉措裏,大家能夠體會到“歸屬”的感覺,“被愛”的滋味。在這裡,小學的那段時光被定格,被保留,被延續,愛與被愛“成了學生離開校園後的師生彼此的溫暖回憶。

以上五個舉措,無論是專門為教師設計的活動,還是為學生策劃的活動,都在聯結情感,釋放“愛與被愛”的空氣,給師生裝上無形的發動機。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這樣説道:“人的回歸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的條件。”我正是以“人的回歸”為視角,以一些學校的特色活動為範例,提煉了一些具體的操作策略,並詮釋了舉措背後的價值取向和目標理念。然而,這僅僅只是一些零碎思考,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引發更多的教育人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創新,甚至建構全面的框架模型……從而,將師德建設真正落到實處,落到老師們的心坎兒裏,進而落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成為學校的精神之魂,變成無處不在的溫潤空氣;讓師生自由呼吸,不斷生長,讓校園成為師生們心中的“巴學園”“生長園”。

(文/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 曾海玲,此文原發表于《未來教育家》2019年第7期,有改動)

曾海玲,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文化研究分會理事,中國報刊協會中小學寫作專業委員會理事,省級骨幹教師,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專家,深圳市年度教師,深圳市名教師,深圳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福田區首席教師,福田區優秀園丁,福田區人民政府兼職督學,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曾獲省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深圳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有45篇論文在《人民教育》等期刊發表,32次榮獲區級以上教學獎勵,參與編寫了《新教材小學語文名師同步教學設計》《同步作文名師導寫》等,出版了《從語文素養走向生命成長》《真向真實的寫作教學》《系統化習作進階方略》等專著以及一套(12冊)《項目化習作進階課程》,是《語文教學通訊》和《小學語文教學》等雜誌的封面人物。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