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打破“罐裝知識” 在真實的問題中真實地生長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曾海玲 | 時間: 2022-11-07 | 責編: 曾瑞鑫

新課程改革以來,“人的回歸”成為共識,課程不再是學科教材的代名詞,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掌控者……從師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到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再到課程的開發和建設,新課程理念得以廣泛普及,課堂教學的樣態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比如:更加注重課前的預習,更加注重團隊的合作,更加注重用一些開放型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更加強調自主探究等等。理念是全新的,變化也是有的,但深入到每一節課中,走進每一個細節裏,你會發現:很多時候,為了盡可能地提高所謂的效率,為了不讓學生走所謂的彎路,或者説基於固有的教學定勢,很多人仍然習慣於用“告訴”來代替“教育”,重視“知識本身”,忽略或者“形式化”探究的過程。從現狀來看,傳授“罐裝知識”、“為教而教”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從根本意義上來説,新課程的理念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行為,或者説,轉變得還不夠徹底充分,這也是我在一個命題中兩次提到“真實”的原因所在。

下面我以四年級的一堂語文課《鄉下人家》為例,具體來談一談什麼是“真實的問題”,什麼是“真實的生長”。

一、什麼是真實的問題?

課堂回放:

(一)回顧五個畫面,談談對鄉下人家的感受

師:“昨天我們讀了鄉下人家一文,文中描寫了哪五個畫面?”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出示:“屋前搭瓜架”,“雨後春筍冒”,“院裏雞覓食”,“院落吃晚餐”,“月夜聽眠曲”,然後讓學生説説對鄉下人家的感受。

(二)抓住中心句,了解作者對鄉下人家的感受

師:作者喜歡鄉下人家嗎?從哪些詞語可以體現鄉下風景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文結尾的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抓住“獨特”、“迷人”等關鍵詞語和“不論……不論……都……”等關聯詞,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研討其中一處景點,總結學習方法

師:“下面我們跟著作者的足跡去看看吧!”

教師以“雨後春筍圖”描寫為例,引導學生讀關鍵句子,品味重點詞語,並引導讀出春筍的淘氣、可愛。接下來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找句子——劃詞語——批註感受——讀出感情。

(四)遷移學習方法,研讀其他景點

分小組合作學習,用上面總結到的學法繼續學習其他景點的內容,然後展示彙報學習結果。

(五)讀寫結合,完成小練筆

教師出示校園風景圖,引導學生抓住校園景物的特點,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給出具體引導,讓學生寫一寫《我的校園》:

我們學校的小花壇有            ,有             ,有           。春天             ,夏天         。

啊!          !

流程分析:

這是一節常見的語文課,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下足了功夫。資源的整合,學法的指導,語言文字的訓練……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教師的良苦用心。

然而,這樣的學習“真實”嗎?我眼中的“真實”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尊重客觀事實,或者説,尊重真實的學情;二是與實際生活相聯繫。就這節課而言,我以為至少在三個環節上是不夠真實的。

(一)課堂伊始,讓學生説出文中描寫的五個畫面

這節課的第一個環節——教師讓學生説出文中描寫的五個畫面:“屋前搭瓜架”,“雨後春筍冒”,“院裏雞覓食”,“院落吃晚餐”,“月夜聽眠曲”。就時機而言,這一節課還沒有真正開始;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概括能力也還在逐步形成當中。在沒有充分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如此凝練地概括,只能是環節上的一個表演,沒有尊重真正的學情,學生也無從得到思維的鍛鍊。

(二)學習過程中,對於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文時,教師先引導學生研讀一個景點的內容,然後總結提煉出具體的學習方法,用以指導後面的自學。“找句子——劃詞語——批註感受——讀出感情”,所謂的“四步法”,看起來簡單明確,實則粗放模糊,以“讀出感情”為例,讀什麼?怎麼讀?如此學法指導之下,學生經過一番所謂的探究過後,所得往往仍然停留在先前的層面上。可見,教師心中有學法指導意識,但並沒有夯到實處。這樣的流程不是建立在真正的“學”的基礎之上的。

(三)課堂結束時,進行小練筆

用“讀”指導“寫”,想法是好的,但細看內容設計,是讓學生寫學校的小花壇,先是用“有的……有的……”來寫,後面用“春天……夏天……”來接,這樣的表達,指導意義何在?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遠不止這樣的思維水準。因此,練不練沒什麼實際的意義,反而還固化了思維的伸展。

如果説以上三個環節沒有尊重學生的真實學情,從整節課的設計來看,也沒有從客觀上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更談不上服務於交流與交際。

課堂重構:

根據這節課的具體內容,我對教學流程進行了重新設計。

(一)明確本節課的探究任務——學校來了一個參觀團,作為學校的小主人,要向客人介紹我們的校園環境。

(二)小組合作探究——如何介紹我們的校園。在小組討論形成初步探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還有沒有更好的策略?然後帶著問題,來到《鄉下人家》中去發現作者的寫作方法,比如:在介紹景點時按照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順序,在描寫景物時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再比如,選取了一些有特色景點進行介紹;在字裏行間融入了自己深厚的情感等等。

(三)畫出思維導圖或者參觀路線圖——選取校園中幾個景點,討論每個景點的特別之處,畫出思維導圖或者參觀路線圖。

(四)産生可以發表的作品——根據思維導圖或者參觀路線圖,在小組內逐一進行講解,在講解的基礎上,完成練筆《我的校園》,最後請同學、老師、家長進行多角度評價,提出修改意見,進而産生可以公開發表的作品。

葉聖陶老先生説,“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重構後的第一個環節,學生作為學校的小主人,面臨向客人介紹校園的真實任務。這樣的切入,瞬間就能把學生帶入一種主人翁的角色感、一種參與的責任感,進而産生學習的動機;接下來,兩個梯次的策略探究,思維導圖、參觀路線圖的製作,直到最後多維度的評價,無一不是來自於真實的實踐和實際的需要。

無數案例研究告訴我們:當我們把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問題面前時,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産生參與的驅動,並獲得具體的成就感。

對比前後不同的教學設計,看似還是那些內容,只不過顛倒了一下先後順序,

其價值取向卻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其核心區別在於:前者立足於完成教學任務——“教授內容”,而後者立足於學生的生活需要——“解決問題”;前者傳授的是二手,甚至是三手、四手資訊;後者收穫的是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的直接經驗。顯然,後者的價值更具實際意義!

二、什麼是真實的生長

懷特海説,“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通俗地説,衡量教育教學是否成功,其標準不在於教師傳授的藝術有多麼高超,而在於學生是否獲得了奠基一生泉源和力量,即,在原有基礎之上獲得了“真實的生長”。

具體而言,何為真實的生長呢?

(一)學習過程當有思維的含量

在《葉聖陶教育演講》一書中,葉老先生在跟北師大女附中語文教師講話的提綱中這樣説到:“説與寫均是一種技能,是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能,可是究到根底,卻是思考的技能。思考不是憑空的,必須憑藉語言文字才能思考。思考放在腦子裏,拿不出來,必須成為定型的語言才拿得出來(就是説出來或寫下來),這種思考的技能誰都要練好,否則交際與交流經驗以及實際工作都會有所妨礙。咱們教語文,必須認清此要點。”從葉老先生的文字裏可以清楚地知道,語文教學首先要訓練學生的思維。

重構的流程中,教師特別注重思維的訓練,比如在練筆環節,先讓學生選取校園中的幾處景點,然後在討論景點特色的基礎上,畫出思維導圖,或者參觀路線圖。這樣的設計從表面來看,是在引導學生有序地表達,其實更重要的是,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演繹思維,併為形成思維的結構化奠定基礎。

(二)合作的價值在於人人參與

時下,幾乎每節課上都能看到小組合作的影子,然而不少的合作是為合作而合作,或者説是低效的合作。

重構的流程中,有兩次合作學習:

1.討論如何介紹我們的校園。這顯然是一個開放問題,學生既可以從內容上進行選擇,也可以從方法上予以考量,每個學生因為觀察不同,喜好不同,會有一定的側重性,而合作的目的就在於多元思考,整合聚焦。

2.在小組內逐一進行講解。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往往容易變成優秀者的學習過程,大多數同學輪為“看客”旁聽。讓學生小組內逐一講解,一方面夯實了言語表達訓練,另一方面體現了每位成員的參與性,並且讓成員之間,互提修改意見,取長補短,共同提升。

這樣的合作,人人都有機會,人人都是學習的小主人,人人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

(三)衡量的標準在於習得多少

先前的課例,如果從解讀教材的角度看,或者從教師教的角度看,無疑是優秀的,但從新課程強調的“自主、合作、探究”角度看,這樣的學習只是走了一個過場。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例,看起來有章有法,但進入到小組中一看,你會覺得這樣的指導不具有真實的意義:如何找句子?劃什麼樣的詞語?怎樣做批註?又如何讀出感情?令人無從下手。

反觀重構後的流程,學生從真實的問題出發,有明確的探究目標和清晰的方法指引,還有具體的支架搭建,學習的過程是解決問題,習得方法,形成能力的過程,提升和習得顯而易見。

(五)內驅力的産生比習得更重要

知識獲得的渠道是多樣的,比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學習的內驅力。要想獲得真正的、持久的學習動力,依靠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或者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收效都是有限的。真正觸及內心的舉措,是“把旅客放在駕駛員的座位上”,讓學生真實地參與,用心地體驗,並收穫成功的信心。

重構的流程,四個探究任務之間,有一定的梯度,不斷深入的任務,猶如不斷晉級的遊戲,容易激發學生挑戰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練筆之後,再經多角度評價,産生了可以公開發表的作品,這種實實在在的收穫感、成功感能夠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

重構後的學習活動,把學生放在了一個真實問題所産生的項目驅動中,讓學生用類似于專家解決問題的方式,像認知學學徒一樣,經歷了一個真正的探究過程,一個完整的習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他們主動發現,主動生長,不僅收穫了新的知識經驗,收穫了帶得走的方法、能力,還收穫了成功的價值體驗,並從根本上收穫了持久的學習內驅力。

“教育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借助樹木來認識樹林”,重讀英國著名教育家懷特海的《教育的目的》,這句話再次令我反思、反省:從“教”到“學”的轉變,絕不是一個口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的路途也絕不只是發生在課堂!把學生置於一個真實的學習環境,讓生長實實在在地發生——這只是邁出了“人的回歸”的第一步!(文/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 曾海玲,此文發表于《新課程評論2019年第11期》)

曾海玲,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文化研究分會理事,中國報刊協會中小學寫作專業委員會理事,省級骨幹教師,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專家,深圳市年度教師,深圳市名教師,深圳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福田區首席教師,福田區優秀園丁,福田區人民政府兼職督學,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曾獲省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深圳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有45篇論文在《人民教育》等期刊發表,32次榮獲區級以上教學獎勵,參與編寫了《新教材小學語文名師同步教學設計》《同步作文名師導寫》等,出版了《從語文素養走向生命成長》《真向真實的寫作教學》《系統化習作進階方略》等專著以及一套(12冊)《項目化習作進階課程》,是《語文教學通訊》和《小學語文教學》等雜誌的封面人物。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