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説到專業成長,很多人馬上會聯想到職業倦怠。
2018年12月,我在北京參加學習,期間參加了一場教育私董會。會上,主持人讓我們與會的30個人寫下自己當下認為最想解決的具體問題,提交之後,大家對這些問題進行票選,高票的選項是“職業倦怠”。交流時,大家列舉了種種現象:不願意參加學習,不願意講公開課,區裏比賽都不報名,學習時喜歡坐在後面玩手機,自己班上的教學工作以外其他工作都不願接受,畢業以後幾乎不讀跟專業相關的書,也很少有人寫論文,只要按部就班地教好自己那門課,或者做好班主任的常規工作就夠了,其餘的事與自己無關……由此可見,職業倦怠的問題已經不是個性的問題,而是共性的問題,而且是教師專業成長道路上的根本問題。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教師職業倦怠,相關因素一定很複雜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來,我們在教師專業成長的問題上走了彎路。比如,把《中小學職業道德規範》挂在墻上當擺設,大會小會強調灌輸道德綁架;又比如把教師專業成長等同於請幾個專家來開講座,用一刀切的簡單評價來衡量教師的工作等等。
那麼,老師專業成長的路徑到底應該是怎樣的?著名教育家李希貴曾經和同事就優秀教師的成長之路做過一個較大規模的調查,在國內選了一批公認的優秀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匯總的結果,讓人很意外——絕大部分教師將“關鍵事件”,“關鍵人物”,“關鍵書籍”列為自己成長的三要素。對此,我回顧了一下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也比較認同這樣的觀點。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談一談這其中的過程與體會。
一、關鍵的人
為我播下理想種子的啟蒙老師
時隔30多年,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小學時候的一節語文課上,我的語文老師在聽我朗讀課文之後,這樣對我説:“你讀書很有感情,發音也很標準,將來長大了,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正是這番激勵,在我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了理想的種子。從那以後,我愛上了朗讀,愛上了語文,以至於後來讀師範學校時,為了糾正自己的發音,我給自己規定每天讀10頁,直到把1021頁新華詞典全部讀完。此外,每天早晚我堅持讀報,空余時間,深入琢磨朗誦的藝術。
走上工作崗位後,我兩次參加普通話測試均達到了壹級乙等,三次帶領學生參加區經典詩文大賽都獲得了特等獎。直到現在,對朗誦的熱愛仍然深入我的骨髓,2015年我和我的學生合誦的詩歌《中國話》獲得福田區第一名。我把自己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實踐與思考寫成論文《以音樂的形式行走于朗讀天地》,發表在《教育科研論壇》上。回想起來,正是啟蒙老師的這番激勵,讓我找到了發展的方向,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夯實了我的專業基礎。這段經歷也讓我懂得了,在幼小的心靈,播下理想和希望的種子是何等重要。
帶我走上科研之路的專家導師
在深圳福田,影響我專業行走方向的是在陳金才特級教師工作室的那幾年,到現在我還保留著當時陳校長讓我們制定的個人成長規劃。那段時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每週四工作室都準時聚集,或學習,或研討,每一次都有明確的專題,每一次都有具體的收穫。在陳校長的指導下,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課題研究,比如《小學生專題習作研究》,《在普通班級培養超常學生的研究》,《轉變教與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品質研究》等等,陳校長的專業高度和他做學問的態度,對我後來的學習和研究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他讓我真正懂得了課題不是憑空想出來的,也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做出來的。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名師工作室,成員來自17所學校,共有40多個人。我也像當年陳校長帶領我們一樣,帶領著這群小夥伴,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我用項目化學習的方式,給他們具體的問題驅動,以小組為單位,構建學習共同體。對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員,我都要求他們去用SWORT等工具來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從而進一步了解自己,明確發展方向,然後根據各自的特點制定自己的成長規劃。
分享這些故事,一方面是感恩,是傳承,更重要的是,我想告訴大家:正因為我的身邊有一些像陳校長這樣有智慧、有擔當、有情懷、有底蘊的老師予以引領,才讓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有幸遇到或主動找到前行的引路人,我們的成長速度、專業高度一定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速度和風景。
二、關鍵的事
在公開教學中磨礪專業功底
參加工作以來,我曾面向全校各科教師、面向所有教學班上現場直播課,在“福田區語文備課會”上課,在“轉變教與學方式現場會”上課,給來自全國各地的訪問交流團上課,在全國“差異教學”課題組、“全國著名小學辦學成果展”上課……
儘管當前不少人詬病公開課有作秀的成分,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我正是在一堂堂公開課中磨練出來的。1999年,為了備戰省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我每天晚上都會從頭開始,仔細地去琢磨每一個教學環節,認真地去揣摩學生的學情,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修改教學設計。從學校語文組聽課打磨,到請專家來校指導,以及後來參加比賽,以及獲獎後到各地上展示課。《畫雞蛋》這堂課我一共上了17遍,然而每一遍都有不同改動,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最後寫下的稿紙足有半尺多厚。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塊吸水海綿,課堂教學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也因為在製作課件時意識到自己在資訊化水準方面的不足,那一年的暑假我購買了厚厚一摞書籍,Authware、Photoshop、 3dmax、Flash……當別人都在享受假期時,我把自己關在學校一學就是兩個月。後來我製作的課件《小猴子下山》獲得了市級的特等獎,我整合資訊技術的課例也多次獲得省級一、二等獎。更重要的是,那一段經歷讓我意識到了專業成長的緊迫感和危機感,讓我懂得了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這些都是教育教學生涯中寶貴的經歷和財富。
2019年4月在江蘇有一個全國性的活動,最初我只答應他們去做評委,在論壇上發言,但是做出決定幾天后,我主動跟會務組聯繫,我決定再上一節公開課。原因是關於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服務於我們的課堂教學,我看到不少的課還是停留在非常淺的層次上,到底該如何整合?很多人是茫然的。要想獲得最真切的感受,自己必須要親自去探究,而且我自己研究的習作課程,我也必須要不斷實踐。不脫離公開課,不脫離課堂這是我對自己的一貫要求,因為在我看來,脫離了這些,也就脫離了一線教學,失去了思考和研究的土壤。
我經常跟我工作室的老師説,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虧,你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你所遇到的每一次糾結和徬徨,都是你的財富。就像我工作室的余曉玲老師曾跟我説,“你讓我承擔區裏展示課的那段時間,我真的很焦慮,但你一次次的指導,一次次讓我修改,一次次讓我試教,這一番磨課下來,現在面對作文課時我再也不怕了。”當初我是這樣一遍一遍地被學校領導和老教師們磨出來的,如今,我也用這個途徑繼續磨練著工作室的老師們。因為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沒有止境的藝術。唯有在不斷實踐中才能逐步提升。
在不斷學習中找到行走方向
在福田的這十年,我參加了福田區特級教師後備班,成為福田區語文核心教研組成員,做福田區教科院的兼職研究員,福田區春暉家長學校講師,主持福田區特級教師論壇等各種活動、全國的語文教學展示活動等。福田教育、深圳教育提供的一個個契機,創設的一個個平臺,夯實了我專業成長的根基,給予了我鍛鍊的機會和勇氣,讓我踏上了成長的快車道。
但在成長的道路上,學習只是基礎,平臺也只能提供成長契機,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個性特點,找到自己的行走方向,不斷地去發現、去挖掘、去提升,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才是專業成熟的標誌和境界。我從2010年開始在導師的指導下研究小學生專題習作,到現在已經10多年了。當年跟我一起做課題的老師好多都放下了,但我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進行課堂實踐,出版了100多萬字的《項目化習作進階課程》叢書。過程很辛苦,但我沉浸其中,感覺特別充實、踏實,特別是看到我編寫的叢書給一線的老師們、孩子們帶來幫助時,備感欣慰與鼓舞。
在不斷寫作中鍛鍊自己的思維
我是90年代畢業的中師生,在師範的時候什麼科目都學,但樣樣都不精。回憶起來,我當時參加了大量的活動,練過書法,當過美術興趣組的組長,舞蹈隊的隊長,做了幾年的節目主持人、播音員,唯獨作為語文老師,我沒有讀多少書,更不會寫什麼文章。雖然我知道寫作對一個人來説是多麼重要,但是以前的我多少有點望而生畏。我知道很多一線的老師也是這樣,工作了好多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也不知道從何寫起,從根本上來説首先缺乏了寫的勇氣。
俗話説:萬事開頭難,但如果我們一直不開始,這一方面的能力就永遠得不到鍛鍊。2017年我的24萬字的個人專著出版了,我記得當時不少人問我,你怎麼有時間寫書呢?當時我擔任著學校的教務主任兼大隊輔導員,還帶著一個班的語文課,工作確實繁忙。但是關於出版專著,我幾乎沒花什麼時間,當我得知有機會可以出版自己的專著時,我把自己以前上公開課時寫下的教學設計,做課題積攢下的論文,做班主任時寫的教育故事,按一定的線索編輯下來,一本書的內容足夠了。這本書的出版某種程度來説帶給了我一些信心和勇氣。後來,漸漸地養成了有思考就動筆的習慣,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比如2019年5月,我應邀參加了一個同課異構活動,當時我的工作是評課。評完課回來,我覺得我有好多好的內容想寫,於是當天完成了兩篇文章,其中《課堂教學:改進“教”,促進“學”》發給了《教師月刊》,還有一篇《在真實的問題中真實地生長》發給了《新課程評論》……僅2019年下半年,我發表了10篇文章,其中《項目化學習和遊戲化思維下的習作進階課程》發表在《人民教育》,《從挂在墻上到變成空氣——漫談師德建設如何落地生根》發表在《未來教育家》,《從教給到習得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發表在《語文教學通訊》、《通過經典動畫落實觀察和想像要素》發表在《小學語文教學》……
其實我們每一個老師每一天都面對著鮮活的一手素材和資源,而且很多事情、很多教學過程,我們都有自己的思考。如果我們只是想想而已,隨便放下,最後什麼也不會留下。但是如果我們在第一時間把它寫下來,哪怕是個小小的豆腐塊兒,也會有一定的價值。
我知道在不少一線教師的認知中,教師的工作就是教書,寫作是一件沽名釣譽的事情。近年來,甚至一些教育主管部門也認為,不應該用論文來考核一個老師的業績和能力。對此,我持不同的觀點。我在一次次寫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寫作能夠帶給我更加理性和深刻的思考,能夠鍛鍊我們的思維,形成一定的邏輯結構,深化我們的認識,促進我們的學習。經常寫作能夠促進我們的思考,而一個教師需要在一種思考的狀態,而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昨天的工作。
三、關鍵的書
在上一個關鍵因素裏,我講到了寫作,其實寫作是輸出,閱讀是輸入。要想自己寫的東西有點價值,不讀書就盲目地寫肯定是不行的,但現實是很多人自從離開學校早已經不讀書了。
我記得去年的10月,我參加一個面向年輕後備幹部的選拔考試,其中有一道題是:結合你最近看的一本書,講一講它有哪些主要觀點,帶給你什麼啟發。考試結束,我身邊幾個人的聊天內容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平時沒看過書,不知道怎麼寫”,“這幾年我主要在帶孩子,只跟著孩子一起看過一些繪本,我寫了一個繪本的內容”……都説“教師是成長世界派往兒童世界的文化史者”,不讀書,何來文化?
閱讀,是我們專業成長的一條重要途徑。2017年1月,我的名師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我的研究項目是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生習作課程,目標任務是編寫小學一至六年級一共12冊習作能力進階教程。為了達成預期目標,我先後閱讀了杜威的《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王榮生的《寫作教學教什麼》《語文科課程論基礎》,鄧彤的《寫作教學密碼》《微型化寫作教學研究》等二十多本相關著作文獻。閱讀給了我的勇氣、方向和力量。
這幾年,從肖川《成為有思想的教師》,到佐騰學的《靜悄悄的革命》;從李鎮西《我的教育思考》到李希貴《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部編語文教材總負責人溫儒敏的《論語文教育》……我越讀越覺得自己所學甚少,我非常喜歡薩敦《教師的心靈》中的幾句話:
“我,曾歷經滄海桑田,
戴著別人的面具,
不斷迷失自己,失去自己,
……
如今,我終於變回我自己!”
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豐盈,在閱讀中,我覺得我終於做回了自己。
當然,無論是遇到關鍵的人,還是經歷關鍵的事,邂逅關鍵的書,最關鍵的成長因素還是我們自己。尼采曾説過: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當我們把所有的熱情,所有的憧憬,所有的感觸,都化作具體的行動,我們的靈魂才能靜謐、安歇。(文/曾海玲 來稿/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
曾海玲,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文化研究分會理事,中國報刊協會中小學寫作專業委員會理事,省級骨幹教師,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專家,深圳市年度教師,深圳市名教師,深圳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福田區首席教師,福田區優秀園丁,福田區人民政府兼職督學,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曾獲省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深圳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有45篇論文在《人民教育》等期刊發表,32次榮獲區級以上教學獎勵,參與編寫了《新教材小學語文名師同步教學設計》《同步作文名師導寫》等,出版了《從語文素養走向生命成長》《真向真實的寫作教學》《系統化習作進階方略》等專著以及一套(12冊)《項目化習作進階課程》,是《語文教學通訊》和《小學語文教學》等雜誌的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