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開幕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5-16 | 責編: 徐虹

中國網北京5月16日訊(記者 徐虹)  5月15日,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天津啟幕。本屆大賽共吸引全國211所高校的497支代表隊參賽,覆蓋國內近91%的醫學院校。經過前期預選賽和分區賽的層層選拔,共有81所高校的142支代表隊晉級全國總決賽,參加4大專業、5條賽道的角逐。

據了解,本屆大賽的參賽選手,全部來自即將畢業的醫學生,是對我國醫學教育培養的醫學生在畢業前的一次集中大考。大賽的賽題也全部來自於臨床實際案例,賽場模擬真實臨床場景,還原實際防控救治過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説,較之以往,本屆大賽以“尚德精術培育卓越人才 中西並重共築健康中國”為主題,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擴容,從原來單一的臨床醫學專業擴展到臨床、中醫、預防、護理四個專業。二是提質,立足“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的定位,全面考察醫學生職業素養、臨床思維和技術技能。三是創新,以新醫科建設為統領,將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打造成為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的最靚“名片”和檢驗我國醫學人才培養成效的最高舞臺。

以賽促改,搭建全新維度的醫學競賽平臺

譚年娣,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2011年參加第二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榮獲特等獎。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她積極響應號召,參加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榮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特別獎”和“中山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據悉,一批類似譚年娣的醫學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與我國醫學教育培養出來的數以百萬計的醫務工作者並肩戰鬥,用優異的表現詮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

沈洪兵院士介紹,經過十年的不斷探索,大賽已經成為推動臨床實踐教學基地更新教學理念、培養教學團隊、落實醫學人才培養改革方案的有力抓手。

本屆大賽是新冠肺炎疫情後舉辦的首次大賽,教育部對賽事結構進行大幅調整,設置了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中醫學專業、預防醫學專業、護理學專業五條賽道,充分體現中西並重、醫護同行和醫防結合的辦賽目標,重新把參賽師生帶回到那場驚心動魄的抗疫戰爭中,打造獨具中國特色的高端醫學教育賽事平臺。

以賽促教,建設教醫相長的優秀教師隊伍

來自北京大學,曾經擔任大賽指導教師的徐智,對大賽有著深刻的體會,他認為,大賽不單純是考慮如何進行各種臨床技能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培養醫學生成為多方面全面發展、各種知識和技能全面提高的應用型人才,在醫學生人文關懷培訓、臨床實際問題模組化培養以及醫醫、醫護、醫患的溝通教育等方面,都必須進行深入研究。

據了解,為激勵更多醫學教師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努力成為醫學教育的“大先生”,本屆大賽邀請了人民英雄、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還有王辰院士,沈洪兵院士,喬傑院士等一批醫學教育大家。此外,裁判員隊伍全部都由臨床一線專家組成,他們中很多是奔赴武漢和在各地一線抗擊疫情的優秀醫務工作者。作為醫學教育的大先生,他們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醫德為廣大醫學生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思政大課。

以賽促學,選拔尚德精術的卓越醫學人才

一屆屆經歷大賽淬煉的醫學生們,對大賽都有著獨特的感情和深刻的感悟,他們在大賽中茁壯成長,在醫路上勇於攀登。 

第二屆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張晶,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她坦言,挽救的生命和對醫學矢志不悔的熱愛是自己送給臨床技能競賽最好的禮物。2018年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公共衛生綜合知識與技能大賽特等獎得主姚強表示,要將知識技能用於實踐,盡己所能服務社會,為國家醫藥衛生事業貢獻青春力量。陳霞,2019年參加護理本科生臨床綜合技能邀請賽榮獲一等獎。她説,參加大賽這一課教會她,面對生命,要懂責任,講人文,守真心;作為白衣護士,在呵護人類健康的事業上,要一直堅定前進。

正如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喬傑院士説,醫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是人才培養工作中的核心環節,大賽這個平臺就綜合考察了醫學生的技能、思維、團隊合作和職業精神,相信會使一批優秀的醫學生脫穎而出。

據了解,本屆大賽的參賽選手,全部來自即將畢業的醫學生,是對我國醫學教育培養的醫學生在畢業前的一次集中大考。大賽的賽題也全部來自於臨床實際案例,賽場模擬真實臨床場景,還原實際防控救治過程。大賽將全面考察醫學生職業素養、臨床思維、醫學技術技能和團隊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綜合素質。

本屆大賽由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聯合承辦,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協助承辦,相關專業教指委擔任學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