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大興九小:用滿滿的愛與實力,為你們創造最好的未來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程瓊森 | 時間: 2021-05-07 | 責編: 羅天林

“我們接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保護並張揚他們的個性,激發他們的潛能。在這裡,孩子擁有無限可能,我們也會從各個方面把每個孩子培養成一個品德高尚、學識淵博、身心健康、興趣廣泛、熱愛生活的高雅的中國人”。

被閆學英校長和老師們呵護的北京市大興區第九小學,正用她們的包容、善良、責任與擔當溫暖著每一個九小學子,這中間,會有多少故事?

北京市大興區第九小學

春風十里,不如校舍如你

春天的北京,春風和煦,花紅柳綠,在這綠意的點綴下,相對靜謐的北京市南郊似乎也靈動起來。在西晉政治家張華故里、大興區新城清源西裏小區內,一座圍合式的建築靜若處子,正緩緩吐露著芬芳,這正是大興區第九小學。

大興九小是一所生長在大興人民生活中的學校,一所公辦完全學校,是大興區教委直屬小學。學校始建於1992年,現有21個教學班,800名學生,教職員工68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12人、校級骨幹教師10人。

大興九小建校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學校以“續寫輝煌、鑄就品牌、創造歷史”為辦學目標;以“家長滿意度高、教育教學品質高、辦學條件高、辦學特色鮮明”為發展願景;以“四高”,即師生具有追求高貴品質、高尚行為、高雅風度、高端績效的精神與行為為核心內容的九小學校文化——“九鼎文化”。

“做高雅的中國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資力量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據大興九小黨委書記郝濤介紹,大興九小在師資團隊建設上以“五梯隊”為特色,分成卓越教師、骨幹教師、名優教師、青年教師、新星教師進行培養。學校以工作坊模式加強教師隊伍教學能力建設,數學老師楊文亞、語文老師李立、班主任馬小花、孫靜等教師是目前工作坊隊伍中的核心骨幹。思想上和業務上,學校定期組織培訓,確保每位老師都能跟上新時代發展的步伐。

記者在學校採訪期間發現,大興九小無論是在師資團隊建設,還是黨建宣傳、課程設置、家校共育及興趣活動安排等方面,都讓每一位進入校園的學子、家長有一種舒適的感覺,帶著滿滿的欣喜,充滿對未來美好的期盼。像一場美麗的相遇,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在這裡開啟人生起步階段一次愛與責任的旅行;他們互相成就,互相賦能,互相關懷,彼此守望,為了一個夢想,攜手成長。

大興九小黨委書記郝濤介紹黨建工作與辦學特色

最讓學生和家長翹首以盼的是大興九小的特色課程——西洋棋。作為全國五大西洋棋名校之一,大興九小的西洋棋不僅是該校踐行九鼎文化、實現育人目標的重要方式和載體,也實實在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業人才,在西洋棋界聲名顯赫。

爭“棋”鬥艷,榮登冠軍寶座

“我要感謝九小給了我一個這麼好的平臺,讓我接觸、認識並且愛上了西洋棋。我也想過如果沒有西洋棋,也許我會有更多的時間和小朋友嬉笑打鬧,會更加的無憂無慮。可是賽場上那些棋逢對手的焦灼對戰,那些逆風局中的絕地反擊,那些丟子失分的心生遺憾,那些努力過後依然輸棋的不甘淚水,卻是我童年生活的別樣風景。無論是賽場還是生活中,“登九鼎,創九盛”的理念一直影響著我,使我更加堅強,堅韌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奮力前行。

爸爸,你為我驕傲了嗎?”

這是大興九小五年級一班學生馮一涵寫的《我的國象之旅》文章中的一段表述。花兒一樣的臉龐,寫滿了渴望,有些興奮,有些緊張。

馮一涵從一年級進入大興九小後開始系統學習西洋棋。2017年,二年級的她在驚險的比賽中獲勝,之後一直蟬聯年級組棋後。從2018年到2019年,她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從十級棋士一路升到了一級棋士,而且做到了幾乎每次比賽都能跳級或者擁有排名。2020年1月,在山東淄博舉辦的第二屆全國西洋棋棋協大師賽總決賽中,她更是以一級組第六名的成績順利晉級了候補棋協大師。

候補棋協大師、大興九小棋後馮一涵談她與西洋棋的結緣歷程

在大興九小,像馮一涵這般聰慧、好學、熱愛西洋棋的孩子為數眾多。在校園裏,你隨意遇到的一名學生或許就是下西洋棋的高手。他們在黑白棋子與方寸棋盤之間謀篇畫局。

朝陽冉冉升起,廣闊世界簇擁著她光芒萬丈。

大興九小的特色課程——西洋棋聞名遐邇。人們感到好奇的是,一所小學,為什麼會對一種流行于國外、在國內相對小眾的智力競技運動情有獨鍾?大約20年前,大興九小時任校長在觀摩西洋棋比賽時,感到西洋棋每一步走法背後的思維過程對學生邏輯、數學學習會有極大的幫助,於是將西洋棋項目引入學校。一開始,西洋棋是眾多課外活動項目中的一項,在課餘時間安排學生學象棋、下象棋。從2004年開始,學校開發了國象校本課程,創設了國象比賽,使這一年成為大興九小特色發展的里程碑,也為西洋棋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進校園,你會看到,西洋棋的元素被充分地應用到校園的每個角落——校門口精緻的棋子雕塑,墻面上的棋譜,板報上的棋子,地面上的棋盤,宣傳欄上的國象圖案,走廊裏的棋壇名人畫像,獨特的樓體外墻,獨具匠心的棋室,無處不在的西洋棋抽象紋路,等等。它們無聲無息地講述著棋史與棋話,訴説著希望與追求,營造著濃厚的棋類特色教育氛圍,體現著大興九小“以棋怡情,以棋育人”的特色教育理念。

濃厚的西洋棋氛圍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2008年,大興九小的西洋棋運動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學校成立了國象聯盟,將每年的4月30日定為“九小國象節”。每年,學校國象辦會組織全校各班開展西洋棋比賽,通過一輪一輪的競技,選出班級棋王和棋後;接著利用中午集訓的時間對局,決出年級、校級棋王和棋後,在國象節上進行表彰。棋王與棋後的個人展板懸挂在學校主教學樓大廳的顯眼位置,激勵著每位後起之秀的同時,彰顯著學校國象教育的強大實力。

2012年,由西洋棋女子國際特級大師謝軍領銜的課題《國象訓練對青少年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在大興區開題,大興九小積極參與。在此基礎上,學校申報的十二五課題《西洋棋促進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發展的研究》也于2017年12月順利結題。課題的研究為大興九小的特色教育規劃樹立了更加明確的目標。

大興九小在打造西洋棋特色校的過程中,不僅受到了葉江川、謝軍、許昱華、孫旗男、海德新、褚波等西洋棋界權威人士的支援,也獲得了徐家亮、王品璋、王佔華、姚振章等西洋棋前輩的悉心指導。在全體師生不斷努力下,2018年,大興九小被中國西洋棋協會授予了“全國西洋棋特色名校”的稱號。

隨著時間的浸潤、環境的熏陶,今天的大興九小已經獲得“全國西洋棋後備人才基地”和“國象特色學校”稱號,連續17年承辦大興區中小學西洋棋等級賽,成為大興區陽光體育品牌賽事,歷年參加北京市智力運動會均獲得一等獎。國象教育開花結果,大興九小從全國300多所特色校中脫穎而出,成為公認的5所西洋棋特色校之一。

全國五大西洋棋名校之一

驕人戰績

專門負責大興九小西洋棋教學的李小林主任對記者説,如今,“棋理養德,棋藝養智”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大興九小教學育人的方方面面。學校合理安排課程,不僅不影響學生課本知識的學習和成績的提升,還以多年的專業積累,為西洋棋界培養出9名棋協大師、12名候補棋協大師、百餘名一級或二級棋士,特別是培養出了著名棋手陳旭。

大興九小李小林主任介紹學校西洋棋教學與活動情況

榮譽與成績已成過去,國象課程給予孩子們的幫助卻一直持續。“棋理養德,棋藝養智”,通過學習西洋棋,大興九小的學生普遍具有堅定、誠信、守則、擔當、耐心、冷靜、專注、奉獻的可貴品質,生動詮釋了學校文化與辦學理念。

未來,大興九小將為學生搭建更多參與西洋棋活動的平臺。今後一段時間,學校將在北京市範圍內,積極開展跨區、跨校交流,讓學生走出去,了解兄弟學校開展國象運動的經驗,開闊視野。待疫情結束後,學校還將拓寬交流渠道,走向全國,前往位於祖國各地的西洋棋特色校交流訪問,和全國熱愛西洋棋運動的孩子們切磋技藝,聯絡情誼,進一步突出大興九小作為全國西洋棋特色名校的領軍地位。

激活家長,融合別樣姿態

如果教育就是生活本身,那麼學校在很大意義上就是“生活的另一種呈現”。它離不開同伴與課堂,更離不開家庭和社區。

在大興九小,到處都有關於溫暖與真情、愛與被愛、快樂與幸福的動人故事。

“我只希望我的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想看到他們的笑容,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如果有不開心,我想知道是因為什麼,我該怎麼解決”——大興九小一年級的班主任馬小花,拎著裝有學生作業的手提袋走進辦公室,開始忙碌起來。

馬老師在大興九小工作了很多年,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班主任,她已經帶過了好幾輪。她向我們講述了她之前擔任六年級班主任時親歷的一件事,正是由於她的極力説服,通過和家長密切溝通,幫助一位處於困境的學生成功走出了心理陰霾。

那是在2020年,馬老師在和學生交流中,發現一位女同學滿臉憂愁,上課不開心也不認真,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週。看到這種情景,馬老師的直覺告訴她,這個學生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題?於是,馬老師急忙找到同班同學和這名學生的朋友,詢問她近期的狀況;同時聯繫了學生的家長,詢問孩子在家狀態怎麼樣。在反覆溝通與細緻了解情況後,馬老師發現,這名學生與同學發生了爭執,心裏氣憤、鬱悶,但是礙于情面無法為外人道;學生家長平日在外忙事業做生意,經常不在家,即使在家,也把注意力放在兩個小妹妹身上。在學校,這名學生不想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也不知道和誰傾訴,只能自己默默生氣。

得知這個情況後,馬老師立即聯繫家長説明瞭情況,希望家長與學校共同積極干預,幫助學生走出負面心理狀態。但學生家長未能引起充分重視,只詢問孩子在學校成績怎麼樣、錢夠不夠花,對於孩子本身的情況並不關心。教師的職業責任感使馬老師不願放棄,學生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孩子的成長不只關乎成績,身心健康與家人支援一定程度上更加重要。於是她不懈地聯繫家長,對他們進行細緻的分析,還通過家長、班主任、學生三方視頻連線的方式一起尋求對策。最終,馬老師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幫助學生解開了心結。這名學生從大興九小畢業後,還會主動與馬老師聯繫,彙報自己學習與生活的情況,與曾經的老師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優秀班主任馬小花分享關於家校協同的親身經歷

蘇霍姆林斯基説:學校和家庭是兩個教育者,這兩個教育者不僅要一致行動,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大興九小一直高度重視協同育人工作,家校協同、共育成長的舉措從辦學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親歷這一進程的楊喜梅主任聊起這些年大興九小家校協同的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也表現得自信滿滿。

2016年5月,大興九小參加了全國伴隨成長家校協同項目,以“每週一信”的形式對家長分享育人經驗,涉及家教知識、親子交流、人際關係、科學營養等多主題知識。家長通過接收每週一信,可以學習更多的家教知識,能更加有效地指導學生,助力孩子健康發展。

2020年,大興九小參加大興區優化家校協同共育有效策略與機制研究項目,申報《依託家委會構建學校“四方協同”育人有效策略研究》的子課題,希望通過課題研究建立和健全學校、家庭教育體系,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達到“同步”、教師和家長教育達到“同心”、學校和社區教育達到“合力”,努力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

此外,學校還結合實際,以具體的活動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在大興九小,紅領巾廣播站、升旗儀式、主題大隊會、新生入隊儀式、禮儀實踐課程、社會大課堂、大型比賽賽場上都能看到家長的身影。在德育處精心策劃下,學校開展了“家長大講堂”系列活動,讓家長走進課堂,發揮自身職業優勢,為孩子們帶來別具特色的微職業課堂體驗。學校還聯合志願者協會,組建志願者隊伍,開展“班班參與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活動。很多家長自發成立了“護校隊”,在上下學期間主動維護校園周邊秩序,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學校也要積極了解學生在家裏的情況。為此,大興九小建立了網路平臺,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宣傳學校和班級動態,介紹教育方法,聆聽家長需求與建議。為了增進家校情感聯繫,學校定期安排教師家訪,編寫、發放《養成教育家校聯繫手冊》,在每年開學典禮、學生成長節和全校家長會上對表現優異的家長表彰並頒發榮譽證書,樹立家長身邊的榜樣。

大興九小組建的家委會也別具一格。學校將家委會分成“課程部”、“宣傳部”和“後勤部”三個部門,深度參與學校各種活動。家委會成員配合學校推進各項工作,積極向所在班級的其他家長開展宣傳,讓更多家長與社會人士了解學校、支援學校。

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互相交融,這便是教育最好的樣子。遇見大興九小,遇見美好童年。就像大興九小的孩子那樣,在這裡,他們有美好的回憶,心裏有溫暖的陽光,時刻感受著學校的厚度與寬度,他們的笑容更加燦爛。

楊喜梅主任分享大興九小家校協同與德育工作的先進經驗

點亮生命,讓愛爬上教育的枝頭

有一種感動叫師生互助,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匯聚感動、凝聚力量的先鋒叫“黨員”。據大興九小黨委書記郝濤介紹,近年來,學校積極貫徹了“黨建六融合”辦學思想,即在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黨員在教學中發揮作用、在德育中加強黨的建設、結合教研活動、師德師風與黨風廉政建設、黨建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等六個方面融合開展。學校通過黨員講黨史、師生講黨史、黨員講入黨初心、唱紅歌、詩朗誦、繪畫、攝影等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成為弘揚師德師風正氣的重要手段,將黨員意識深深植入每位黨員教師的血液,激蕩廣大黨員教師忠誠于黨、忠心從教的進取精神。

針對學生,大興九小從動態、靜態兩方面開展了“學黨史、唱紅歌、讀紅書、繪藍圖”等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動態方面,學校通過組織唱(師生唱紅歌)、讀(閱讀好書、名著、紅色書籍等)、畫(繪製手抄報、壁報、板報等)、寫(硬筆、軟筆書法)、攝(拍攝正能量照片等)、看(觀看愛國影片)、聽(欣賞紅色歌曲)等主題活動,激發學生對黨和祖國的熱愛之情。靜態方面,學校通過板報、壁報、櫥窗、網站、公眾號等平臺開展宣傳教育,將黨建知識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黨的百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學校將舉辦眾多主題活動慶祝這個偉大、光榮的節日。

黨員學黨史、講黨史,大興九小的少先隊員們也積極向黨員學習,個個能説黨史和黨史人物。學校積極利用公眾號等新型傳播渠道,將學校黨史教育活動深入人心的一面傳播給社會,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大興九小將五育並舉作為培養新時代人才的教育指針,明確人才培養標準與實現路徑,在課程安排上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合理地安排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據大興九小大隊輔導員封雪梅介紹,學校聚集五育發力,用高度實踐化、可操作的課程和活動安排,在密集而有針對性的培訓和評估體系的助力下,做出精心設計,面向所有師生提供廣覆蓋、有內容、重能力、有反饋的教育教學與培訓方案。具體來説:

德育培養方面,大興九小會適時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如:三節三愛、節日課程、社會大課堂等活動;智育方面,持續開展校本課程研修、小課題研究、專家聽評課等活動;體育方面,在月賽、體育節、大課間等多種場合,組織開展類型豐富的體育活動,通過密集課程設置與豐富的內容選擇,讓體育教育常態化、深入化,使學生真正養成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美育方面,積極開展各類社團活動,文、武、動、靜樣樣齊全,在目前管樂、吉他、舞蹈、武術、科技等40多項社團活動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創新,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機會,從更多維度提升審美能力;勞動教育方面,學校除在校內開展種植、大掃除等常規活動外,還會定期帶領學生去校外勞動基地實踐,體驗種植、採摘等農事活動,前往福利機構或公共場所參與公益活動,奉獻愛心。回家後,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幫忙家長清掃、幫廚、做家務,將勞動教育的成果惠及家庭,使家長與社會見證孩子的全方位成長。

大隊輔導員封雪梅介紹學校特色課程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舉措

無論是對日常規範的遵守,還是鼓勵參與以西洋棋為代表的特色活動,大興九小始終把孩子放在教育的最中央,用責任和擔當應對未知,用愛心和懷抱溫暖彼此,陪著孩子行走世界,守護孩子自然成長。團結、堅忍、無私付出的大興九小管理與教學團隊,在不斷傳承與開拓,用全身心的執念澆灌、照耀著新的花朵,用時光和愛銘記每一天的成長。

願我們迎著燦爛的日光,擁抱溫暖,一路前行,始終不捨愛與希望。(記者:程瓊森 攝影:烏磊 錄音:夏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