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教育資訊化 >

騰訊教育推出光合計劃2.0,將培養1萬名人工智慧教師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4-21 | 責編: 徐虹

騰訊教育推出光合計劃2.0,將培養1萬名人工智慧教師

中國網北京4月21日  近日,由騰訊教育主辦的第二屆MEET教育科技創新峰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的近百位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近千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共議“科技助力教育智慧化升級 共建教學新生態”主題。在峰會現場,騰訊教育也宣佈,將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與各級院校、教育機構、合作夥伴,攜手推出“光合計劃2.0”:騰訊教育將與行業共建100個職業的體系化課程、助力行業開發1000款數字化教育應用、助力培養10000名人工智慧教師。

升級光合計劃2.0,推進智慧教學生態建設

2012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十年來,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技術助力教育的公平化和智慧化,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湯道生會上表示,疫情也加速了教育行業的“線上實驗”,資訊技術成為這場實驗順利開展的“穩定器”和“加速器”。

“在這個過程中,騰訊教育始終堅持做好‘數字化助手’的角色,”湯道生説,在教學這個核心場景,騰訊教育通過“雲+AI+大數據”的方式,把”結果評價”升級到”過程優化”,把刷題這種靠量的積累,轉化成更有針對性、更高效的學習方式,培養更多元的興趣。

湯道生發表主題演講

在基礎教育中,騰訊教育以新場景拉近講臺與課桌的距離,以精準教學找到最佳學習路徑;在高等教育中,以新內容拉近校園與社會距離,讓人才培養跟上時代步伐;在職業教育階段,通過新連接拉近技能與職業的距離,讓勞動者的知識更新,跟上職業發展需求。

他同時披露,截至目前,騰訊教育在全國落地10多萬所標桿院校,服務1000多個教育主管部門,助力30多萬家教育機構快速成長,服務用戶超過4億人。

數據增長的背後是科技與教育資訊化融合程度的不斷加深。但在這個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核心的教學環節仍缺乏有用、好用的智慧教學工具;人工智慧等新興教學科目上依舊缺乏師資力量;優質終身教育資源缺乏、課程體系也不夠完善。為進一步助力技術與教育行業的深入融合,進一步推進智慧教學的生態建設,在本次峰會上,騰訊教育與各級院校、教育機構、合作夥伴攜手推出“光合計劃2.0”,設定新的“百千萬”目標。

“光合計劃2.0”啟動儀式

具體來説,騰訊教育將與行業共建100個職業的體系化課程,與行業協會、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梳理相關職業成長路徑,以系統化課程體系,助力新職業新工種的開發培訓;助力行業開發1000款數字化教育應用,開放騰訊教育的技術能力、連接能力、渠道能力,聯動合作夥伴,通過騰訊教育運營平臺,推動教學應用和硬體開放,並以SaaS中臺能力,推動彼此互聯互通,為教育管理者、使用者提供一體化的智慧教育能力;助力培養10000名人工智慧教師,利用騰訊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與騰訊雲大學的能力,幫助基礎教育和高校教師掌握AI教學的能力,助推實現各年齡段AI教學的普及。

此外,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婁晶,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還在峰會現場共同啟動了“中華經典誦讀工程:2021全國校園節慶日誦讀”活動。

“中華經典誦讀工程:2021全國校園節慶日誦讀”活動啟動儀式

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也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在現場發起聯合倡議,併發布2020年國際網路教育學院(IIOE)年度會議成果文件——《新冠疫情下加速全球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建議》,希望以此激勵和引領全球高等院校,努力實現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李銘,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竇瑞剛,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付曼青等參與儀式。李銘在發言中強調了未來教育發展中科技企業的重要性。他指出,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建將更加依賴科技企業的技術支援,為需求最多的國家、院校和人群適配軟硬體設施與開放教育資源。

《新冠疫情下加速全球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建議》發佈儀式

專家熱議科技教育變革,為高品質公平化教育尋路

在本屆峰會上,來自教育行業的權威專家與學者,也就科技與教育結合的未來趨勢、教學實踐的延伸等進行了前沿思辨,為推動高品質公平化的教育尋找可行路徑。

大會現場,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聯合騰訊研究院發佈《邁向更好的教育:未來教育的技術發展空間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近八成的教師群體對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數字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強烈培訓需求。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院長于京天強調,未來教育應該是人與技術相融合、相協調的教育,技術介入教育必須充分考慮與人的“相關性”。

《邁向更好的教育:未來教育的技術發展空間報告》發佈儀式

“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其實就是數據化,”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傲英認為,數據是新的power,可以塑造新的教育,塑造未來的教育,催生數字經濟,回歸到解決應用的問題。

周傲英發表主題演講

在高等教育層面,中山大學校長助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帆講述了未來中大數字化發展新征程。未來中山大學將通過構建智慧學習環境,創造全新的智慧教學新空間。在教學資源環節,未來中山大學將基於“網際網路+”思維和資訊技術手段,完善現有網路教學平臺,建設全面開放的課程中心,增進師生教學體驗;在教學過程環節,智慧教學新空間將以學生與教師為核心,支援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資訊的銜接,以及日常課堂教學互動,並將其整合至教學品質監控管理系統。

王帆發表主題演講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殿軍講述了智慧時代中小學面臨的挑戰與選擇。在他看來,科技發展與人才成長存在螺旋上升關係,要以學生為中心,做好創新人才的培養。當前教育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統一,輕個性等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評價,要通過過程記錄大數據促進成長,功夫在“評”外,同時多場景設計,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等方式,從而進行貫通式銜接培養,發起企業、大學、基礎教育等單位聯動,創新人才培養的個性化需求。

王殿軍發表主題演講

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太城學校校長周建華進一步闡釋了人工智慧為教學帶來的助推作用。在周建華看來,在人工智慧背景下,未來學校將擁有技術賦能、思想智化和管理創新的機遇。“未來學校的形態可能是智慧學校,可能是智慧學校,也可能是智聯學校。”

周建華發表主題演講

“教育是靈魂的工程,熱愛與敬畏,是騰訊對於這項事業的態度。教育也是精妙的工程,持續的探索和耐心,是騰訊涉足這個領域時,就擁有的心態。”湯道生表示,騰訊教育始終以科技為基礎,以連接、內容、社會責任作為出發點,助力實現教育的公平化、個性化與智慧化發展。騰訊教育的探索,始終離不開行業夥伴的共建。未來,騰訊教育也希望與行業夥伴繼續攜手,一起激發教學新活力,推動教育新發展,打造智慧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