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央行工作論文稱文科生太多?鄙視鏈沒有贏家

來源: 紅星新聞 | 作者: 葉克飛 | 時間: 2021-04-16 | 責編: 徐虹

        日前,央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工作論文《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對人口轉型、老齡化、少子化、人口紅利等進行論述。不過其中一個“搶眼”的表述受到特別關注,文章提及“要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許多網友稱這簡直是對文科生的“一萬點暴擊”。

因為是論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學術觀點,不代表央行。也因為是工作論文,它並沒有太多嚴謹的數據和資料顯示,更偏重於觀點的傳遞,而且表述較為簡單。也正因此,當“與眾不同”的觀點出現時,看起來確實很難站得住腳。

↑工作論文截圖

  ↑工作論文截圖

不過,若是單純將“文科生太多”當成一個新的網路梗,或認為這純粹是在歧視文科,多少誤解了論文的原意。將“文科生太多”視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其背後的邏輯或許是“在研發和生産製造端創造價值與財富的人不夠多,在流通和消費端製造溢價的人太多”。前者少了,會使得生産率低下,産品供不應求;後者多了,則會在供不應求的狀態下進一步製造溢價,造成收入看起來可觀,錢卻很不經用的生活狀態,國家也會陷入經濟停滯,即“中等收入陷阱”。

但即使這個道理客觀存在,“文科生太多”也是一個不嚴謹的表述,該講的道理沒講清楚,反而在爭議中加劇了文理科本不該有的對立。

一般來説,一個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最主要的幾個誘發因素是錯過經濟轉型期,在低成本優勢隨收入增加而喪失時,無法突破技術創新瓶頸;沒有實現社會公平和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權力尋租現象嚴重和政治格局動蕩等。教育當然也是重要因素,因為它涉及人力資源和創新能力,但具體到文理分科,作用力微乎其微。

而更大的不嚴謹在於,文理分科並不等同於研發生産與流通消費這兩端的分野。文科生可以參與研發和生産製造,理科生也可以投身流通和消費領域,如果簡單將問題歸結于文理分科,無疑忽視了人作為個體的特殊性和選擇權,也忽視了不同國家、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經濟狀態下的教育和就業空間。

所以,因為這樣一篇並不嚴謹的工作論文,一個並不清晰的“文科生太多”表述,就上升到“歧視文科”的高度,其實大可不必。不過網友們的激烈討論,也客觀説明“文理科之爭”有多麼激烈。

當年錢鐘書在《圍城》裏就寫過:“理學院的學生看不起工學院的,工學院的學生看不起文學院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學系的,哲學系的看不起社會學系的,社會學系的看不起教育學系的,教育學系的學生沒有學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裏的先生。”

這可真是一條“經久不衰”的鄙視鏈,後來又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説法,到了網路時代,文理科互相的爭論也從未平息。理科生認為文科生不懂科學,沒有邏輯,只知死記硬背,文科生認為理科生沒有人文修養,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純屬“工具人”……

事實上,這樣的爭論和互相歧視並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問題並不在於文科理科孰優孰劣,而在於你自己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學生。如果你認同文科的優勢是人文修養、審美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你是否具備了這些能力?如果你認同理科的優勢是科學與邏輯,那麼你的知識體系又是否能與之匹配?即使“文科生太多”真的是導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理科生又是不是越多越好?畢竟,我們需要的是合格的理科生,而不是不合格的。

文理分科從來都不是絕對化的割裂,而是相互交融。客觀來説,我們的教育仍不完美,通識教育和邏輯教育就一直是短板。這造成文理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為個體,理應重視並進行自我調整。一個文科生,難道就不應該尊重和了解科學,就不應該擁有邏輯?一個理科生,難道就不應該有人文和藝術修養?

片面區分文理科,強調所謂的“自身優勢”,其實往往是在掩飾自身孱弱的一面。可是,與其掩飾,何不去提高自己?

畢竟,鄙視鏈沒有贏家。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葉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