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天文自然博物館”搬進校園 北京學校探索院校合作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徐虹 劉佳 | 時間: 2021-04-09 | 責編: 徐虹

“天文自然博物館”搬進校園 北京學校探索院校合作

中國網北京4月9日訊(記者徐虹 劉佳) 麋鹿角、孔雀標本、天文望遠鏡……“天文自然博物館”不用到處找,北京學校裏全都有。今天(4月9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與北京學校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北京學校小學部舉行。未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將與北京學校全方位合作,統籌院屬博物館和科研院所資源,在北京學校率先打造科技創新教育基地,培育創新人才。

博物館進校園 聯合培養科學小達人

活動現場,北科院書記方力和北京學校校長劉小惠共同為“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創新教育基地”揭牌,北京學校正式成為北科院基礎教育實踐基地,雙方還共同簽署了正式協議。

據悉,未來雙方將利用北科院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和北京學校設施資源,將展覽展示、科普大篷車、球幕影片、科技講壇等引入校園,為師生帶去精彩的科學教育活動;聯合組織師生到北科院科普單位開展實踐活動,組織開展研究性學習;聯合開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北京學校“興趣小組”“科普劇”等相關特色社團及夏令營活動提供支援;聯合開展教師培訓活動,提升教師和科技輔導員的科學素養;共同舉辦面向副中心的特色科普活動或展覽展示等,發揮社會教育協同作用,傳播創新發展理念。

北科院所屬的天文館、自然館、麋鹿中心及出版社等為北京學校帶來了天文望遠鏡5台、隕石標本3件、生物標本26件、古代天文觀測儀器6件、孔雀4隻等教育教學設備、展品以及各類圖書資料500余冊。

全市推進“科創基地” 院校融合成常態

健全院校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加強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工作之一。北科院與北京學校的合作,成為全市院校合作的首個試點案例,今後也將在全市輻射。

北科院將更好發揮公益科研院所職能,大力加強科學普及與創新文化傳播,深入開展校外理論與實踐教育,基於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特別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積極推進科技與教育融合,聚焦學校需求課程化開發、綜合實踐活動開展、自然教育體驗等內容,打造“科普進校園”活動,助力北京市、區兩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開展相關工作,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未來,北科院將與市教委緊密合作,進一步拓展院校結合的深度和廣度,積極探索形成科普研學有效模式,策劃體系完備、內容豐富的科普課程,持續推進在全市中小學建設“科技創新教育基地”,樹立行業典範,促進科學事業的傳播與發展,為北京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實現首都教育現代化、首都素質教育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北科院黨組書記方力,北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立,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峰成,市科技協會副主席劉曉勘,市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翠傑等領導出席會議。北京學校黨委書記劉錦震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