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兩會超話 | 王素雲端對話劉希婭:家長焦慮的罪魁禍首是“教育評價瓶頸”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3-10 | 責編: 曾瑞鑫

今年兩會,中國網特別推出了《兩會超話》線上對話節目,特別邀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與教育專家對兩會提案或者議案進行交流探討。

《兩會超話》第四期,中國網教育頻道特別邀請了中國教育科學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王素與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就“教育評價”等教育話題進行了對話。以下為《兩會超話》線上對話文字實錄,以饗讀者。

嘉賓簡介

《兩會超話》特邀嘉賓 王素

王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主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涉及實證的國際教育政策比較研究、未來學校研究、中小學STEM教育研究、青少年科學素養監測研究、學校建築與學習空間研究等。

《兩會超話》第四期嘉賓 劉希婭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

劉希婭2021年兩會議案、建議

★ 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議案

★ 關於加大力度治理破壞基礎教育生態行為的建議

★ 關於弱化高校錄取資格和競賽成績掛鉤的建議

★ 關於優化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獎機制的建議

★ 關於基礎教育階段合理使用人工智慧的建議

★ 關於教育投入向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傾斜的建議

★ 關於優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建議

★ 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入職前後培養的建議

★ 關於加快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激發辦學活力的建議

★ 關於合理設置公務員考試學歷條件的建議

《兩會超話》第四期內容

王素: 劉校長,您好!目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網合作,聯合在中國網教育頻道開設了《未來學校》欄目。我們也希望,借兩會的機會和相關的代表、委員們探討一下關於未來學校以及未來教育發展的相關話題。

話題一:

教育內卷日趨嚴重,因由何在?

王素: 您今年的關注點主要聚焦在基礎教育領域,提出了1份議案9份相關建議。

當前,教育面臨著很多特別重要的問題,其中包含“教育評價”問題。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您在建議中也提到,教育評價體系應該更注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我非常認同您的觀點,今天想和您就“教育評價”相關話題進行交流。

“評價”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包含對學校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以及大眾最關注的對學生的評價。過去無論是日常考核,還是中考、高考等考試,對學生的評價基本都以分數為重。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評價,則主要為培養人的教育目標服務。因此,教育評價也要改革,要從“唯分數論”轉向“綜合素質評價”,轉向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評價。當前,雖然政策已經提出,但是改革需要過程。

就目前情況而言,中考、高考仍需進行,以往的教育評價也會持續。雖然家長、高校焦慮的內容不一樣,但兩者都非常焦慮。

家長焦慮孩子能否考上好學校。尤其在教育內卷日趨嚴重的今天,家長不得不讓孩子從小就參加各種補習、培訓;高校焦慮合適的學生評價方式。高校通過什麼評價方式能夠篩選出想要的、合適的學生?這都與教育評價關聯緊密。

您在建議中談到了家長焦慮的原因:高校選拔標準與奧賽成績過度相關,這會誘導家長讓孩子參加奧賽,並刻意追逐奧賽成績,導致父母忽略對孩子個性與興趣發展的關注。

我想請您談一談,對於這樣的現實問題,您有什麼具體的改進建議?

劉希婭: 我們看到了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家長很焦慮、孩子很辛苦、學校很無奈。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每一個人都感覺自己被裹挾。但是,教育目前呈現的狀態,存在一些問題或者説沒有達到大眾的期待。

這是因為教育教學受制于教育評價瓶頸。過去,大家對“人”的發展不像當下一樣追求高品質發展,讀中專、職高便已滿足,對“唯分數論”的評價方式並不抵觸;現在,大家都渴望高品質的教育、追求更好的發展,因而導致了教育內卷的出現。

總體上,教育現象背後的教育評價需要改變。當下,孩子們追求多元化發展,國家也倡導多元化發展,特別需要評價多元化。並非這樣的評價有多麼糟糕,而是該評價發揮的作用與新時代教育發展不相適應。因此,調整評價十分必要。

我非常振奮的是,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改革的文件。關於評價,文件對各方主體責任以及師德師風等內容進行了規定。但是,現實操作還需要大家共同探討、長期努力,才可能有有所突破。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討論,提出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總書記一談便談到了當下教育現狀的核心關鍵。以教育評價改革作為總體核心牽引,能夠牽一髮而動全身,引領教育的發展走向與進程。

話題二:

謝家灣小學如何對學生開展全面評價 

王素: 評價有不同的主體、不同的層次。從學生切身感受出發,評價大部分發生在學校內部。除升學評價外,學校對學生的日常評價也非常重要,過去包含考試、成績單、評語等多種形式。

謝家灣小學以“六年影響一生”為辦學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施“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主題學校文化。“朵朵放光彩”應當是指關注、促進每一個孩子性化發展。

您曾談到,全面發展不是全科優秀,也不是教育者主觀給予性發展,校長應成為課程的引路人和課堂的好夥伴。那麼,謝家灣小學如何對學生全面發展進行評價?

劉希婭: 為什麼很多學校完全依據分數選拔學生?因為升學環節中,政府部門對學校的考評、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的考評等一系列問題牽制著學校評價方式。

開展“評價”,需要考慮幾個最核心的環節。

第一,升學評價,在教育發展中起到最強的牽制性作用。

以小升初為例,全國各省市升學評價標準不一,各學校也不同。部分初中學校採用奧數考核,部分初中學校考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較為全面。

以高中升學為例,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高校特別是名牌高校,十分依賴奧賽競賽成績,並將奧賽成績與高考分數深度關聯起來,導致全民學奧數、奧數低齡化的情況。

有的區域抓分數,校長完成考取北大清華的學生指標,就被提拔、重用,或收到高額獎金,這會促使學校追逐比較功利的評價、追逐一部分孩子發展的評價。

校長必須面對現實的教育現狀並作出回應,我所在的謝家灣小學做得比較好。謝家灣小學的學生評價依然要回應升學評價。

如果學生成績很差,中學階段反饋不好,學校的學生評價同樣很難讓家長信服、讓社會信服。無論是在教育部的監測中,在重慶市評估院的監測中,還是在九龍坡區每一學年的監測中,謝家灣小學學生的學業成績表現突出,這是學生評價的重要前提。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實施素質教育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也降低了教育品質。實際上,真正的素質教育反而會提升學生成績。迄今為止,謝家灣小學學生的監測成績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國家、市、區各級的義務教育品質監測,是學生評價的重要途徑。這種評價途徑並非單一的考試,而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考察學生的全面素質。

以九龍坡區義務教育品質監測為例,它採用“2+X”抽籤的方式,隨時抽學科、抽學生,考察學生學習情況。這影響到學校對學生的日常評價,要求學校為學生提供全面性的教育,認真落實每一個教育教學環節,以此應對區監測評價。

第二,謝家灣小學尤其注重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不依據考試、分數給學生下結論或發放教師獎金,而是通過考察學生過程中的參與度、表現性、對團隊及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度等因素進行評價。

過程性的學生評價有三種:

一為,基於學科的過程性評價。每位學科老師需首先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品質,比如學習專注度、主動性、自製力程度、思考獨立性與團隊貢獻度等,以此作為學科考量的重要方面。

二為,階段性學習評價。每一位教師在一週或兩周時間內,對學生進行練習型或考察型的觀察,均非統一考試的形式。

這種過程性的評價,重在將自主權交給老師、信任老師。由此,老師理解到評價的重要意義,將慎重地、充滿敬畏地對待評價過程,思考評價結果。

三為,平臺交流性評價。以六一兒童節為例,學校不會組織最能唱、最能跳的學生表演一台節目,而是讓學生自主申報。

學生認為自己能夠同大家展示交流什麼,就申報參與相應地舞臺;學生認為需要什麼樣的舞臺,學校便為其搭建。這個過程,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

學生會進行自我思考,思考自己的興趣、特長,思考在六一舞臺上如何憑藉自己的特點帶給大家或快樂或藝術欣賞或問題思考,這是非常好的自我評價及對自己與社會關聯的思考。

過程性評價最大的特點是,結合學段期末與平時考察的情況綜合評估。

我舉一個案例。很多教師可能會以滿分學生多為光榮,家長、孩子都開心。但是,當謝家灣小學的一名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考了卷面滿分,其負責教師卻沒有打上滿分。

我問學生,老師只是因為你的平時學習而沒有給滿分,你能接受嗎?你覺得公平嗎?這個學生精準地告訴我,自己之所以沒有得到滿分,是因為某一次作業提交態度與品質均不佳。學生能夠很快地進行反思與自評,找到自己在學科發展中的不足或缺憾之處。

過程性評價對學生起到積極導向作用,讓學生明白每次考試很重要,每天日常學習也很重要,真正促進學生發展。這在謝家灣小學體現得比較充分。

第三,教師在評價的價值觀上即品質觀上,持“朵朵放光彩”的穩定認知。

所有教師都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基於學生不同的特點與優勢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不為排名,不為功利的比較,也不為給學生終結性的答案,而是基於每個學生自身所需要的發展,為其提供描述型的、討論型的或對話商量性型的記錄、建議,甚至約束。

這種評價觀念站在學生角度,將基於橫向排名的評價轉換為基於縱向發展的評價,為學生思考自己如何能變得更好、如何能積極調試提供幫助。

教師要建立上述評價觀,前提是建立科學的學生觀,即認識到每個不同的孩子都有平等發展的基本權利,都應被給予支援與肯定。從升學評價、績效評價出發,這種觀念的轉變是最難突破的。

王素: 評價的主要作用不在選拔。結果性評價只是評價的一方面,比如中考、高考這樣的選拔性考試,需要關注結果。然而,在平常的學校生活中,評價更大的作用是通過及時反饋,引導教學工作或學生學習改進。

話題三:

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教育要慎重?

王素: 目前,中考、高考都是選拔性的考試。以初升高為例,並非所有孩子都能升入普通高中,進而意味著無法考取大學,家長因此焦慮。所以,家長讓孩子在小學、初中階段就拼命努力。

可見,中考是學生人生中的一道重要關卡,甚至有人認為中考的利害關係比高考更甚。這樣的選拔性考試是不可少的,但學業水準的評價只是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向之一。

國際上,評價人的方式在不斷變化。美國過去也有類似高考的考試,即ACT考試,前幾年提出了評價人的新模式——“New Modle”。相比學生成績,該模式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非認知的能力,比如創造力、合作精神等。這種模式不像學業考試,無法量化評價。

未來教育中的評價,將特別關注學生的關鍵能力,即國際上所謂的“4C”、“7C”核心素養。

但是,具體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障礙。比如,如何用合適的方式評價?“學生自評+教師評價”的方式是否不足夠客觀?觀念、技術上的各種限制,導致我國選拔人的方式暫未真正轉變。

欣喜的是,部分地區已開始運用資訊化手段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利用網路空間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完整記錄,這可能也是未來評價的發展方向。

但是,不像一次期末考試,過程性評價需要記錄學生的全部日常行為。無論記錄形式是評語還是填表,教師最終該如何歸結記錄?怎樣為學生提供建議?當下,技術支援為教師觀察學生、簡便記錄及自動生成報告提供可能。

技術對評價也會産生很大的影響。善用技術能夠促進教育發展,運用不妥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您在兩會建議中談到了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不當而産生的一系列問題。請問您認為,技術將如何賦能教育?您如何看待技術對教育的促進作用?

劉希婭: 未來,我國評價改革要走的路還很長。雖然我們一直探討學校對學生的日常評價,但眾所週知,真正牽制中國教育走向、真正影響大眾正常學習生活狀態的是升學評價。十四五期間,應在升學評價瓶頸方面有所突破。

學校怎樣評價每一科學科?怎樣過程性評價每一名學生?實現升學評價全國統一併不是好方案,這本身是一個個性化的過程,不可能全國統一。

從國家層面出發,解決升學評價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升學評價解決好了,過程性評價自然會受到導向影響。

比如,高考考試內容曾以知識為主,現在考知識的運用、思維方式,及結合具體情境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的主要考察內容一變,中小學的日常課堂、教學方式、學生評價等內容自然會出現調整。

因此,學校對學生的日常評價,不能忽略大背景或者脫離牽制教育的前提,否則評價改革的方向就走偏了。

我認為,評價改革的總體方向應從升學評價入手,其中會涉及中考、高考評價的環節。以高考評價為例,大學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考察學生的真正潛質與全面能力,並讓學生找到最適合的學校。

我們要注意,升學評價不解決,校內評價也沒有意義。如果校內評價與升學評價不能順暢銜接,家長、孩子無法滿意,老師也會對校內評價的價值産生質疑。

關於技術賦能教育、影響評價的問題,我認為運用技術要慎重。

據我了解,我國在評價中應用技術的情況並不理想。技術公司或技術手段相對處在初級階段,學習過程中生物跡象的提取,即關於舉手次數、微笑次數、回答問題的次數及正確率等的監測,較易實現。

目前,部分學校在數學等學科上已能夠較好地應用,但在語文等學科中卻不能,其中存在作文、閱讀分析等描述性的、主觀性的內容,技術手段還無法跟上。

因此,我認為當下人工智慧在教育評價方面作用微弱,它只起到了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功能。

真正的教育評價,缺乏的不是數據的收集與分析,而是該怎麼考、怎麼評的思考。比如什麼樣的內容和指標應該進入升學評價範疇?這些指標應以什麼樣的形態呈現?以死記硬背的方式還是以運用的方式?這才是教育評價改革的研究重點。

此外,為什麼在教育中應用人工智慧要慎重?我走訪了很多運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學校,部分教師會感到負擔。教師原來只需要批改學生的作業,現在還得完成大量的作業拍照與數據上傳工作。

我認為,教師不能為數據所累,不能因為尋求“數字”而增加負擔。現有的評價、目前研發的技術工具都沒有解決上述問題。實際上,這只是將應試教育轉換成了電子應試的形態,甚至可能加重應試教育。

要讓智慧技術在評價改革中發揮積極作用,首先要以升學評價改革為核心,研究我國對學生到底需要怎樣的觀察向度、內容渠道。這是目前比較空缺或薄弱的。

然而,芬蘭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恰恰較少使用數字化的方式,而更多地採用人文方式。正如在國外大學求學時,推薦信十分重要。很多人認為,推薦信沒有可信度與價值,教師撰寫推薦信時才沒有敬畏感。當推薦信真正具有評價功能時,教師撰寫推薦信就會充滿敬畏感,這是觀念轉變的過程。

結合教育學內容來看,技術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性以及學習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必不可少的互動性?很多人認為,隔屏教學就是線上教育,這是一個誤區。

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許多原本想要報考歐美高校的學生放棄報考。因為如果不能體驗人文,報考外國高校就失去了很多意義。這説明,線上教育並沒有解決這些問題。

因此,人工智慧賦能評價任重而道遠。

王素: 國際上經常談論,“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其實,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教育希望帶給每一個人幸福與希望。人的幸福感的獲得,不僅僅來源於知識,而且來源於人的情感的傳遞,這也是教育目標更加多元化的原因。

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之後,教師職業被稱為“最不容易失業的職業”。學生學習是好是壞,他的內在動機很重要。這種內在動機並非通過精準分析成績所産生的,而是通過老師溫暖的話語與激勵所産生的。因此,在教育中,教師的作用永遠不會被技術取代。

話題四:

升學評價中的“推薦制”不能因咽廢食 

王素: 您一直在強調,評價改革的核心關鍵在於升學評價改革。芬蘭可能會採用推薦或間隔性抽查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而非每天不間斷地採集學生數據。

事實上,中國在升學評價方面也曾推行過“推薦制”,校長有權力向高校推薦學生。但因為“推薦制”利害關係較高,失信、造假等非專業問題頻頻出現,所以實施時效果不太理想。

當下,中考、高考的內容均從考核學生的知識轉向考核學生的能力。比如,高考中數學建模的分數佔比會被提高,這是因為高考要將簡單的計算考核替換為綜合性的項目式考核。其他學科同理。

為什麼項目式學習、大概念的學習、思維性課堂熱度愈發高漲?正是因為大考的內容已經發生轉變,引導課堂教學與日常評價隨之改變。

但是,我們不可能脫離整個社會談教育。很多困擾、焦慮出現的原因並非教育本身的原因,而是社會其他方面的原因,就像您剛剛提到的“推薦制”。

劉希婭: 我認為,我們應該堅持“推薦制”。

不能因為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我們就把“推薦制”完全廢除。沒有“推薦制”,高考依舊出現了冒名頂替的問題,説明並非“推薦制”的制度問題,而是人的問題。面對失信、造假等情況,應加大問責力度,但不應因噎廢食。

王素: 那您心目中比較理想的中、高考方式是怎麼樣的?

劉希婭: 從可行的角度出發,我認為要在考察點上做出調整。

第一,思考基於什麼樣的學科組合方式衡量學生最合適。

第二,思考每科學科所考察的知識點如何構成。

過去,高考的考察以記憶性知識為主,現在已轉向考察運用性知識。它並非考察死記硬背,而是考察知識的運用、遷移與創造性使用。這種調整的方向是非常好的導向。

近幾年,部分省份雖然沒有進入新高考,但依舊受到新高考趨勢的影響。使用全國卷尤其是使用全國二卷或三卷的部分省份,能感受到高考出題的變化,甚至考完也不知道是數學試卷還是物理試卷。

在當下階段,教師也需要做出較大調整,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調整即可。目前,我們還未達到針對每一名學生每一個環節制定一套評價方案的階段。

我們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評價改革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非常強的艱巨工程,與學生一生的走向發展緊密關聯。如果我國到了2035年能夠進入上述階段,是很不錯的。

在十四五期間,首先要讓升學評價改革有好的導向,基於每個孩子的發展可能性、科學性考慮,穩定教育價值觀。我認為,這在十四五期間可以局部實現,對我國教育評價整體改革也有積極影響。

因此,我們要先找準教育評價改革的突破點,實現牽一髮而動全身。

現在,部分學校引進了一些資訊技術手段,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提取生物特徵嗎?僅僅是為了得到“數字”嗎?實際上,專注教學的老師“掃一眼”就能看出學生的學習狀態,課後分析數據、評估課堂效率的意義不大。我們要考慮付出這些成本的性價比問題。

我始終呼籲,評價改革的重心,首要是解決升學評價,解決升學評價的價值導向性,讓升學評價的過程與方法更為開放、靈活,更能夠適應個性化。其中也包括推薦制。

怎麼樣解決實施推薦制可能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公示推薦人與被推薦人。社會評價産生的巨大壓力,會督促推薦人承擔責任。此時,推薦人腦袋裏匯集的關於該學生的“大數據”,有哪一台人工智慧機器能夠比得上呢?

近年來,很多智慧技術領域的大公司來和謝家灣小學談合作,但是其中沒有任何公司能夠滿足我提出的要求。他們回復了我兩點:

第一,資本等不了過長的研發時間;第二,“您對我們的專業性要求太高”,無法擔當。

雖然大數據時代為大眾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教育不能完全數字化。教育評價並非“缺”在技術上,而是“缺”在觀念上。

大考到底怎麼考最科學?

我們這代人不能因為曾經運用這種方法促進學習,就視野局限、阻礙評價改革的進程。我們要更加開放、多元地吸納、借鑒外國經驗,同時還要吸納80後、90後教師,甚至學生的建議,共同研討如何高考更科學。

謝家灣小學正在籌辦初中學校。如果我們有機會自由選擇學生,將不會選擇奧數考核的方式。

我們會這樣評估:首先,考察學生小學六年的學習投入度與態度穩定性。其次,觀察學生興趣發展的廣度以及對學科的敏感度。

因此,這所初中要招收的學生,可能考取了全A,可能有些學科只考取了B甚至C,但我們更看重學生的潛力。

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永遠屬於前三分之一,搶著回答問題,有的學生則始終是最後三分之一,需要老師反覆輔導,這就能看出學生的學習力。

該過程沒有經過統考與奧數,是我們在研究的一種升學評價方式。當然,如果我們要從兜底的角度、社會責任感的角度出發,學校可以全部招收上述“最後三分之一”的學生,研究他們的發展路徑該怎麼走。當前的升學評價方式需要進一步與時俱進。

現在有一個狀況,不同的教學輔導APP關於同一道問題的答案不一樣。有的家長因此更加焦慮。

前幾天,我和一位專門開發教學輔導APP的核心成員聊了聊。他説,自己有兩個孩子,對此也很焦慮。這種“能‘幫’天下卻不能幫自己”的狀況足以説明,這類APP只停留在課本及課本試題層面,遠遠沒有觸及教育的真正內涵。

可見,人工智慧技術賦能評價,任重而道遠。人工智慧研發領域的人員,首先需要了解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教育規律。

王素: 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財力物力之下,教育評價改革要先抓住重點,解決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您認為,升學評價改革是教育評價改革的“牛鼻子”。解決好這個問題,學校對學生的日常評價等其他評價自然會發生改變。

關於教育評價改革,首先要改“選什麼人”的問題,隨後要改“評價的價值觀”,接下來應嘗試用更加多元的方式改變評價的內容與方法,比如推薦制或其他更好的方式。這樣的評價改革,對基礎教育會起到更好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