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朱永新2021兩會手記(五):載入史冊的“答卷”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朱永新 | 時間: 2021-03-06 | 責編: 曾瑞鑫

3月5日,北京霧霾,星期五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驚蟄,古稱“啟蟄”。此前,部分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滾滾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這個時候天氣轉暖,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春耕季節。

早晨5點15分起床。寫新父母晨誦專欄稿。每天早晨為父母寫點文字,介紹杜威、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葉聖陶等教育家的觀點,已經堅持7年多了,積累了百餘萬字。這個專欄僅僅在新浪微網志的閱讀量就超過了1.2億,討論人次超過了4.3萬。

早晨7點45分,乘車前往人民大會堂,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會。

人大開幕-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上午9點,全國人大開幕式在代表委員的國歌聲中開啟。栗戰書委員長主持開幕式。按照慣例,第一項議程就是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政府工作報告。這是每年兩會的重頭戲。

對於政府工作報告並不陌生,已經先後在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和中南海參加過三次徵求意見的會議。報告的文本改動的地方很多,許多修改意見得到了採納。報告的篇幅與以往差不多,但是總理用的是簡本,只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講完。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過去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戰略成果,國內生産總值增長2.3%,實現了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的經濟正增長。剩餘的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作為一名教育學者和“教育黨”的民主黨派成員,我還是比較關注總理報告中關於教育的資訊。其實,2020年中國教育的“答卷”也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國家中小學網路雲平臺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開通,上線了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主要學科春季學期課程學習資源4649課時,秋季學期課程學習資源3803課時,實現了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年級和各主要學科全覆蓋,還在雲平臺上提供了各種優質專題教育資源,包含防疫教育、品德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經典閱讀、研學教育、影視教育、電子教材等,為億萬中小學生的線上學習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這場世界規模最大的“停課不停學”網際網路教育實驗中,我們新教育同仁也進行了很好的探索。新教育發起的“雲伴讀”課程累計觀看近50萬人次。新閱讀研究所開設的CBBY“新閱讀 喜説寫”抗疫聯合兒童説寫公益課程,共有26.7萬學員參加,提交作業225.9萬份;新教育種子計劃主辦的“颶風的新教育教室12講”教師培訓,共有教師60.2萬人次參加,提交感言共計2000多萬字;暑期大型公益培訓“新教育螢火蟲之夏(2020)暨種子教師峰會”的參會教師達到109.3萬人次。新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的“新時代 新德育”全國新教育實驗線上開放周,八個專場的參與人次達到了31.05萬;7、8月份基於新教育十大行動設計的通識培訓與提高培訓,近10萬人次參與研訓。江蘇海門等新教育實驗區在疫情期間的中考、高考成績,都達到了歷史較高水準。

在“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中,總理提到了“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發展取得新成就,教育公平和品質較大提升”;在“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中,報告提出了“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我們知道,勞動年齡人口是社會總人口中處於勞動年齡範圍(一般在18-60歲左右,其中男女也有差異)內的人口,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年,與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很有一定差距,但是新增勞動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7年,與發達國家基本持平。所以,十四五期間每年增加0.1個百分點,應該是可以實現的目標。前幾年兩會上,我提出要加大農民工的在職教育,通過獎勵學分、購買公益機構、企業和高中、高校的培訓服務等方法,就近就便提高農民工素養,其實也是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重要路徑。但是,要建設一個高品質的教育體系,則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關於2021年的教育工作,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總目標,是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品質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公平和品質,是教育發展的兩個關鍵詞。從報告的總基調來看,是公平與品質並重的。但是相對來説,公平講得更加具體,操作性強,品質講得相對原則,比較宏觀。在教育公平方面,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在教育公平上邁出更大步伐,努力讓廣大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強調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加快補齊農村辦學條件補短板,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改善鄉村教師待遇。同時要求更好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高校招生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等,這些都是就發展更加公平的教育而言的。

此外,報告對於補齊各級各類教育的短板,發展更高品質的教育也做了比較全面的部署。如要求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的入園率,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支援社會力量辦園。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深化産學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支援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力度。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特別高興的是,這一次“全民閱讀”連續8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總理在講述文化建設時專門談到,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前兩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文本中一開始沒有“全民閱讀”的表述,我們民進界別組和新聞出版界別組的委員都非常焦急,通過各種渠道反映呼籲,最後有驚無險,每次都寫進了定稿的《政府工作報告》。

總理報告結束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全國人大組織法修正草案的説明》《關於全國人大議事規則修正草案的説明》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的説明》。王晨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不用謝和重要性、總體要求、重要原則、基本思路和推進方式以及主要內容的説明,引起了在場代表委員的強烈共鳴,報以熱烈的掌聲。

上午10點半,會議結束。這次兩會,全體會議原則上控制在一個半小時,小組討論原則上控制在兩個半小時。實施中會議時間控制得很精確。


11點20分左右回到駐地。瀏覽今天的報刊。《人民政協報》發表了我的兩會手記《“新風貌”與“新成績”》,《新京報》發表了《在政協提案辦理中增進共識也是成效》,《中國青年報》發表了《每個提案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教育報》則發表了《全國政協常委朱永新、全國人大代表張志勇接受中國教育報社融媒體訪談:家庭教育是影響國家未來的大事》。《未來網》發表的《朱永新委員談教育培訓廣告滿天飛:如此“燒錢”行銷不可取》則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許多網友深表贊同。

下午3時,主持民進界別小組會議,討論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石愛中、左定超、潘碧靈、張顯友、史貽雲、朱曉進、李瑪琳、董玉海、嚴可仕、楊靜華、雷鳴強、鄭福田、湯建人、羅永章、張妹芝、張金英、陳貴雲、胡衛等18位委員先後發言。

大家認為,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展現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鮮明特色和大團結大聯合的強勁正能量,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賦予了全新內涵和使命,唱響了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好聲音。人民政協在非常之年擔起了非常之責,特殊年份交出了特殊的答卷。全國政協的各項工作和基層同志、基層政協都靠得很近,各級政協委員在抗“疫”鬥爭和脫貧攻堅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政協開展的讀書活動,為夯實政協委員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起到了積極作用,提升了委員的能力素質。大家真切感受到,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人民政協正在集眾智、匯眾力。

劉新成副主席也作為普通委員談了自己對於兩個報告的體會和對政協工作的建議。他在發言中指出,本屆政協一直圍繞專門協商機構這樣一個新定位,本著使政協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原則,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在繼承、學習、探索和履職四個方面全面推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疫情期間推出的讀書活動,2000多名政協委員參加,促進了委員履職和政協自身建設,推動協商文化進入社會。當今世界,競爭是長期性的,我們的立足點是包容性的競爭,尊重各國自己的選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議我們在加強完善民主制度的同時,要加強對政協制度和政協運作機制的對外宣傳,要讓世界了解我們的民主制度是怎麼運作的,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

在發言中,委員們也提了改進政協工作的建議,如希望中共中央制定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希望能快速便捷地看到讀書活動的精華讀後感,政協的讀書活動要防止形式主義走過場,要與改善政協的學風、文風和作風結合起來等。

兩個多小時的討論,中間沒有休息,發言爭先恐後,依然是我們小組的討論常態。會後,中央電視臺記者對我説,這是她看到的發言最踴躍,討論最認真,內容水準高的一場小組會。


晚上7點,在駐地的兩會直播間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和新華社記者的採訪,就教師親自批改作業、“教育內卷”、家庭教育、線上教育等問題談了自己的意見。新華社的採訪很有意思,通過虛擬空間的對話,實現了在同一個場地採訪的效果。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葉雨亭的電話採訪,就《政府工作報告》中勞動人口接受教育年限的問題談自己的觀點。

晚上8點,繼續寫兩會手記。

晚上9點,對正在推進中的家庭教育研究項目,進行了簡短討論。

晚上9點15,跑步30分鐘。

晚上10點洗漱之後,突然想起今天手記中缺的一段,繼續補充完善。

晚上10點40分,讀黃燈的著作《我的二本學生》。這是去年在很多非虛構圖書榜榜上有名的圖書,是一位二本院校的老師的教育手記,為我們記錄了這個時代的一個特殊群體的成長歷程與生存狀態。正如作者所説,二本學生是中國最普通的一群年輕人,他們是和腳下的大地黏附得最緊的生命,是最能傾聽到祖國大地呼吸的年輕群體,“他們的信念、理想、精神狀態,他們的生存、命運、前景,社會給他們提供的機遇和條件,以及他們實現人生願望的可能性,是中國最基本的底色,也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

晚上11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