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人大代表李孝軒:建議形成多元參與的紅色教育評價機制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3-05 | 責編: 劉佳

紅色教育是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全球化、資訊化、知識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存在價值多元、理想遊移、思想多變等特點,提升青少年紅色教育的實效性,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相關調查及研究顯示,當前青少年90%以上的學習時間用於知識內容掌握或考試準備,對紅色教育課外讀物興趣普遍偏低,紅色教育基地體驗缺失或感受不明顯;校內校外紅色教育資源整合沒有明確的理念與機制,教育方法仍以説教為主、教育內容脫離學生現實經驗、資訊化手段利用不夠、過程性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方式沒有落到實處。

因此,全國人大代表李孝軒認為,很有必要採取相關措施,大力提升青少年紅色教育的實效,增強紅色教育的影響力、主導力、感染力和發展力,具體建議如下:

建議一:深挖紅色教育資源,增強紅色教育的影響力。一是堅持地域特色,指導各地各校挖掘地方紅色教育資源。依託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戰略,深入挖掘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將紅色經典、革命故事作為紅色教育的生動教材,充分利用地方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著名抗戰遺址、博物館、紀念館等,努力挖掘地域紅色文化資源,讓紅色教育更具活力、更接地氣。二是堅持共建共用,統籌建設紅色教育資源庫。加大經費投入,有效運用資訊化手段,推動紅色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打造紅色教育資源共用平臺,促進紅色教育資源的收集、處理和整合,實現資源的共建共用。三是堅持研用結合,促進紅色教育研究成果轉化。加大研究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成立紅色教育研究中心,加強紅色教育資源的研發,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

建議二:整合紅色教育內容,強化紅色教育的主導力。一是聚焦革命傳統教育,圍繞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共産主義理想信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革命鬥爭精神、愛國主義情懷、艱苦奮鬥傳統等七個主題,為青少年植入紅色基因。二是注重紅色教育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合,推進紅色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交融,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是探索紅色教育內容的學科嵌入性,促進紅色教育內容與學科知識點的結合,實現紅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

建議三:創新紅色教育手段,提高紅色教育的感染力。一是借助多媒體、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推進紅色教育資訊化進程,依託線上教育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紅色教育模式。二是拓展紅色教育空間,打破傳統紅色教育遠離學生生活經驗的局限,創建協同育人環境,建立校地合作的工作機制,構建校內校外相結合的紅色教育生態,增強紅色教育合力。三是豐富紅色教育方法,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對象的特徵,採取主題學習積分制、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紅色志願服務、講述紅色故事、撰寫學習心得等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有序建設紅色教育實踐基地,打造紅色教育實踐平臺,發揮實踐育人作用,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紅色教育路徑。

建議四:改革紅色教育評價,提升紅色教育的發展力。一是推動評價內容改革。著力青少年思想信念、興趣動機、意志態度的激發,將紅色教育過程及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同時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品質的重要指標。二是探索多樣化的評價形式。針對紅色教育的特殊性,靈活採用自我反省、學習報告、集體討論等形式評估學生思想、信念、行為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堅持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形成多元參與的紅色教育評價機制。三是推進評價方法創新。借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化紅色教育的過程性評價,提高對青少年思想情感和價值觀預測的準確性,加強紅色教育效果的實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