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線上教育 >

後疫情時代,在微網志為知識賦能

來源: 中國青年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1-18 | 責編: 徐虹

近日,微網志校園聯合@微網志科普、@微網志讀書共同舉辦的#微網志大學#線下沙龍在北京林業大學落地。本次活動以“後疫情時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與改變”為主題,邀請多位微網志頭部大V走進大學校園,探討後疫情時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和改變。

  名師大V線下授課答疑,200所高校微網志直播互動

此次#微網志大學#活動,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聯合200余所高校發起系列直播課程和專業知識講解視頻,科普博主@邢立達、攝影師@Tea-tia、導演、青年作家@尚龍老師、中國傳媒大學教師@魏曉凡等各領域大V走進大學校園分享知識,開課當天 22萬用戶通過微網志線上學習互動。

知名科普博主、古生物學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邢立達 在活動中分享了自己對於古病理學的研究。他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用恐龍的故事引申出後疫情時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與改變。

因為流星雨圖片四登NASA,獲得央視點讚的95後星空攝影師@Tea-tia ,在此次沙龍中分享了自己通過微網志與火箭發射結緣的故事。她通過微網志記錄了長征5號、天問1號、長征6號等火箭發射的場景,以一名記錄者的身份見證國家航太事業的發展。除此之外,@Tea-tia 還分享了疫情期間參與微網志公益科普——#雲觀自然#話題活動的感受經歷,為學生們講述了古代天文儀器的故事。

導演、青年作家@尚龍老師 以疫情期間烏龜食魚的故事論證“適者生存”的道理。這場疫情不僅改變著對知識的渴望,同時改變著人們的情感。@尚龍老師 呼籲廣大學子抓住當下,不要預判未來,將每一個今天過好。他表示:在21世紀的資訊化社會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更需要不斷地通過學習獲取知識。

中國傳媒大學教師、資深博主@魏曉凡 認為,疫情是對人類的科學技術水準以及科技素養的一次大考。居家條件帶來的低糜影響,最沉重的莫過於旅遊業,然而在大家都接受了居家的獨處環境時,更多的人則打開了科普世界的大門,併發現了隱藏其中的奧秘。在他看來,疫情催生的各種新業態,在合適的時機到來後,會與原有的業態體系融合在一起,引領人們更加淡然地看待生活的波折,涵養出更為自信的心態,開拓新的命運共同體。

  集中全域資源打造雲公開課,微網志探索雲時代服務價值

後疫情時代,萬物皆可“雲”,用戶不僅可以通過參與“雲畢業典禮”、“雲賞博物館”、還能參加“雲發佈會”。作為校園知識的第一品牌IP,#微網志大學#倡導“知識無界,你來分享”的知識共用理念,不斷探索“雲”時代下的平臺服務價值。

在疫情期間,為滿足年輕用戶求知的需求,微網志校園推出“雲公開課”,匯聚平臺全域資源,聯動各領域頭部大V、名師,為學生用戶提供了開放多元的知識環境,加速驅動#微網志大學#品牌孵化進程。

目前微網志註冊大學生賬戶數已突破3500萬,微網志大學生月活躍用戶達2425萬,是95後首選的社交媒體平臺。後疫情時代,微網志將集中全平台資源,以社交為紐帶,以媒體為驅動,通過#微網志大學#線上知識傳播模式,為大學生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內容和教育服務。用微網志的力量,讓知識傳播得更快、更廣,加速成為校園用戶獲取專業知識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