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獨家 >

北京新英才學校:讓“愛與創造”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梁希理 | 時間: 2020-12-31 | 責編: 羅天林

在現如今的中小學裏,開足、開齊學生社團活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隨便走進一所學校,校長老師們都會對自家如火如荼的社團活動來上一段熱情介紹。

但有這樣一所學校,不僅擁有百餘個學生社團活動,更為重要的是,有不少社團老師大膽“放手”、敢於讓學生自行組織運作。

這所學校,就是北京市新英才學校(以下簡稱“新英才”)。學生們拍腦袋想出的點子創意,都可以進行實踐、推導、試錯,逐步變成可執行落地的方案,並從中創造價值、收穫到愛,體驗和能力提升。

那麼,由學生主導的社團活動意義何在?不再是學生間興趣交流平臺空間,能否真正影響更多的人?社團活動中又如何實現個人價值?

這些問題,或許都能從新英才學校的三支“馬甲”裏找到答案。

綠馬甲:創意“小份菜”激勵就餐光碟

因為用創意方式在校園推進“光碟行動”,北京新英才學校的中學生社團ECHO走紅了。

他們的事例也在近日一檔叫做“大師直播課”的節目中,被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當做典型案例向全國的中國網小記者進行説明,如何從身邊校園發掘新聞故事。

因為ECHO社團“行動”時身穿綠色馬甲,又被同學們親切地叫做“綠馬甲”。

綠馬甲行動的發起,來自於“綠馬甲”發起者曹家銘同學的一次就餐觀察。他發現,由於食堂採用自助式取餐,許多同學對食物份量把握不準。有的同學要麼總有剩餘,甚至有些食物根本沒吃。就餐浪費較為嚴重。

曹家銘與“綠馬甲”的其他社團成員一起,對就餐産生的垃圾進行了一次稱重。稱重結果顯示,在不包括早餐的情況下,每日食堂食物的浪費已達近800公斤。

在定性的觀察和定量的稱重分析之後,“綠馬甲”繼續對浪費動機和節約辦法進行調研。他們發現,浪費糧食並非大多數同學的本意。但要主動節約糧食,許多同學仍需要來自外部的一個推力。

要想告別傳統的説教方式,來鼓勵同學們主動節約糧食、就餐“光碟”,還能怎麼做?

在著力解決這個問題上,“綠馬甲”們開始自主設計了光碟幣和“小份菜”兌換方案。這套激勵機制是這樣的:每一天中午和晚上,食堂倒掉就餐垃圾的地方都會安排“綠馬甲”值守。“光碟”者可獲得一枚光碟幣;如果一週堅持“光碟”三天,就可以換一張特色菜卡;堅持一週四天,就可以兌換兩張。特色菜卡統一在食堂大廚處兌換“小份菜”。

這可是綠馬甲們和食堂大廚們努力達成的“合作成果”:小份菜由五星級大廚師特製,是比食堂日常就餐更有特色、不經常出現但又更受同學們歡迎的菜,比如麻辣小龍蝦、驢肉火燒等等 。

同時,綠馬甲們還發起“小份菜”菜譜徵集,票選最多的菜譜,大廚師都會專門製作。這樣一來,不僅吸引更多同學參與到“光碟行動”中,還讓光碟行動有了長久的持續性。

在如此有趣又有創意的“外部激勵”下,糧食節約、光碟就餐的習慣也在不知不覺裏被逐步鞏固下來。

“綠馬甲”創始人曹家銘告訴記者,他們在近期又對就餐廚余垃圾作了稱重,發現垃圾浪費已經減少到了400公斤。在參與小份菜製作的食堂大廚看來,“這樣的活動不僅有意義,效果也很好。現在已經有200多位學生申請換票了。儘管因為製作小份菜,食材成本有一定提升,但孩子們節約糧食也在無形中節約了成本。”

不僅如此,“綠馬甲”就餐值守的志願者,除了負責分發“光碟幣”,還會提醒同學進行就餐垃圾分類,在身體力行中讓更多同學了解糧食節約的重要性。

“校園光影客”黑馬甲和“護書使者”紅馬甲

除了綠馬甲,還有另外兩支“馬甲”隊伍在校園裏同樣也聲名大噪。

微電影社創辦于2013年9月。這個有著七年曆史的學生社團,也是新英才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身穿黑色馬甲,也讓這個時常行走在偌大校園裏的學生社團組織,有了更強的辨識度。

無論是校園的樹蔭下、運動場,還是小河邊、圖書館、錄音室;不管是活動、演出,還是比賽;只要一支起三腳架,端起錄影機,扛起單眼,大家都會馬上反應過來,“哦!熟悉的‘黑馬甲’來了。”

自詡為傳媒影視“發燒友”的“黑馬甲”們,不是只把社團活動當做愛好興趣的專業交流平臺,在這七年間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義務記錄下校園裏的美好瞬間,為校園的變化發展留下珍貴影像。

除此之外,他們還以學校生活為題材,通過自編、自導、自演、自剪的方式,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創意,製作成富有個性和內涵的微電影,反映青春時代下學生風采。

另一支“紅馬甲”學生社團隊伍,則是新英才愛書護書的志願使者。

在新英才,每一個入學的同學都會對AP國際中心大廳的書籍發出感慨,儘管並非學校的圖書館,但擺滿了整墻書籍的這個空間,是學校的藏書大廳。2017年學校環境改造時,學校圖書館的藏書都放在此處。

許多同學會在此處借書,但並沒有規範的圖書借閱管理制度。新英才李亞君老師告訴中國網記者,學校同學在取閱圖書時常常感到,要找到合適的書籍總要花費一番功夫。而另一方面,每年暑假,學校會為一些公司提供培訓的場所,這個大廳的圖書由於是完全開放式的,每次培訓結束後,這個大廳的許多書籍也會出現丟失的情況。

在2020年因疫情而變得漫長的暑假裏,九年級1班的薄奧開始思考,AP大廳的圖書要怎麼管理起來,才能不讓圖書沉睡,也不讓圖書流離失所。

他和幾位同學一起,組建起了這支專門維護國際中心大廳藏書部的“紅馬甲”圖書管理隊。在學習之餘,這幾位身穿紅馬甲的小志願者們,就負責對圖書,重新分類、歸檔整理,向借閱者們宣傳。在他們的努力下,藏書部依舊受到常來常往借書者的歡迎。

社團活動之外,另一種價值創造

除了“黑馬甲”所在的微電影社團,“綠馬甲”“紅馬甲”所開社團活動,在時間上開啟都不算太早。儘管在活動過程的優化提升上,也還有很大空間。但在短短時間內,社團活動所産生的意義,早已不止于社團內部,逐漸向整個校園輻射。

更為可貴的是,這種自發性進行的公益活動,不是來自學校管理層自上而下的設計和推進。副校長劉煒認為, 相比學校直接設計活動讓學生參與, 這更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真正體現。

那麼,一旦這樣由學生主導的活動被其他學生所認可,那麼它在學生當中也更容易産生影響力。

這一點也被證實了,比如小學部的同學也開始對AP國際部的“綠馬甲”進行模倣,在食堂指導就餐垃圾分類。

又比如,許多的同學願意加入微電影社,以自己的專業所長服務同學和身邊的校園。在對身邊同學和環境的光影記錄中,也留下了個人成功的足跡。

在長年的拍攝、導演、製作中,個人專業技術得也到精進,靈感和素材在實踐中得到反覆驗證和打磨,多位“黑馬甲”成員在國內國際賽事裏斬獲多個大獎。

胡響齊是 AP國際中心 8年級學生,同時也是一名“黑馬甲”,微電影社現任社長。于他而言,單眼、錄影機不單單是一個記錄影像的專業設備,也是探究世界、探求答案的工具。在創作學校課題紀錄片《家住溫榆河》時,他就用自己的鏡頭中發現身邊的環保問題;用調查研究的思維,把問題探尋當成一次項目研究的項目,並從中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是黑馬甲、綠馬甲還是紅馬甲,三支“馬甲”所做的事情,絕不僅僅是小打小鬧的社團活動。

他們所創造的愛與價值,無一不與身邊的校園和同學有關,並通過活動積極去影響同學、改造更良好的學習環境。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為他人、為校園創造了價值的同時,也在成就自我。

或許也正如新英才教育理念“愛與創造”所表達的那樣:用愛創造生活,也在用創造表達愛。

愛與創造,勇於做最好的自己

對於“愛與創造”教育理念,新英才學校董事長藍春曾進行這樣的闡釋:愛心是一切美好品格的基石,是一個社會精英所需具備的基本品格。

一個擁有愛心的人,必定是一個能夠與他人與社會充分融合愉快成長的人;一個在欣賞與被他欣賞,創造快樂與享受快樂之中獲得終身發展的人。

在這種理念的推動下,“愛與創造”教育主張應運而生。

新英才學校建立了以“愛與創造”為核心精神的育人目標體系,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卓越的與世界同步的教育課程及體驗,逐漸形成學校兩大核心文化,即愛心文化和創新文化,旨在培養孩子成為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有創造能力、有國際視野、有民族自信的新英才。

學校為了讓每個孩子擁有一顆“公益”的愛心,擔負起社會責任,經常舉辦愛心義賣、公益植樹、世界糧食日“請你吃光碟”等活動,鼓勵學生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學會關心祖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而在創造力的培養和創新精神的建立上,新英才開設各類學生社團百餘種,旨讓學生們從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勇於創造,做最好的自己。

在“愛與創造”理念的滋養下,“黑馬甲”、“綠馬甲”和“紅馬甲”無疑成為了新英才校園裏靚麗的風景線。相信在未來,還會有更多顏色的“馬甲”隊伍誕生,成為不斷擦亮新英才學校的重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