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山裏走出來,又回歸大山的翁姑則勒是山區教育扶貧的受益者之一。
由於沒有教師資格證,又迫於生計她無法安心做老師,曾在外漂泊數年。隨著家鄉的變好,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不想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於是,在2015年得知“一村一幼”招輔導員的消息,她欣然報名,2016年,她正式上崗。
成為輔導員之後,翁姑則勒就想著考一個正式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而這也正是她當時的攔路虎。但命運並沒有給她開玩笑,伴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貫徹落實,政企聯動幫助全國所有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振興鄉村,她抓住了這次機遇。
2018年,尚德機構先後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昭覺縣簽訂對口幫扶協議,通過“網際網路+教育”公益項目的“尚進生計劃”為喜德縣和昭覺縣“一村一幼”輔導員免費提供價值200萬元的教師資格證考前培訓課程,共覆蓋兩個縣259人。翁姑則勒就是其中之一。
翁姑則勒和她的學生們
“非常感謝尚德機構給我這次機會,沒有老師們的付出,我再盲目看書也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沒有老師們辛苦付出哪有我的成績?”成為尚進生的她拿到了教師資格證後如此説到。如今,她已經在這個崗位工作三年多,享受著之前沒有的五險一金,也同時成為當地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的一位貢獻者。
網際網路教育改變了貧困山區人們的命運,也振興了當地經濟。
以涼山為起點,網際網路教育扶貧走向全國
翁姑則勒只是四川涼山改變的一個側影。鋻於“尚進生計劃”在喜德和昭覺縣所取得的成績,2019年,涼山州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函,將這種“網際網路+教育”的扶貧模式推廣覆蓋到涼山州全部17個縣(市),由各地扶貧、教育、宣傳等相關部門共同配合項目落地實施。
如今,尚德機構在四川的星星之火,已經燎原至全國。2020年,“尚進生計劃”覆蓋範圍繼續擴展,貴州省凱里市、黑龍江省湯原縣、陜西省佛坪縣、青海省同仁市等貧困地區的基層扶貧幹部、鄉村教師、致富帶頭人、婦聯幹部等群體陸續成為“尚進生”。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自2016年推出“尚進生計劃”以來,截至2020年11月底,尚德機構的線上教育扶貧模式已從四川涼山州的兩個縣,複製擴展到30個省級行政區,為包括3286名鄉村教師、支教老師、鄉村基層幹部、婦聯幹部、脫貧致富帶頭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富餘勞動力等群體總計4960人免費提供多種類別的學習機會。
“網際網路+教育”扶貧模式讓教育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讓貧困山區人民也能享受到大山外面優秀老師教授的優質課程。尚德機構通過4年多公益助學項目的成效落地,已經形成了一套以“網路扶智,扶智先強師”為核心、以提升貧困地區各類群體人員就業能力為基礎的“網路扶智”的項目模式。而這一教育扶貧模式也正逐步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
未來10年,尚德機構計劃為“尚進生計劃”投入1億元資金,組建100個定制化服務的“尚進生”班級,招募並組建一支由1000名志願者組成的“尚心”志願者服務隊,為全國10000名“尚進生”學員提供免費學習機會,幫助更多的人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命運的主宰者。
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續寫公益新篇章
2020年,“脫貧攻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但作為一家通過線上直播平臺為全國數百萬成年人提供職業教育培訓、學歷教育培訓等線上課程的企業,尚德機構仍將繼續探索“網際網路+教育”公益的新模式,並將繼續在鄉村振興、數字鄉村建設等方面貢獻力量。
對於尚德機構公益模式的探索,尚德機構黨委書記、公益中心主任袁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了尚德機構 “三步走” 公益策略:
第一步“調研”,調研真實的需求,就像2018年尚德調研鄉村教師有考取教師資格證的需求一樣,深入田間地頭,與鄉親們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包括鄉鎮基層領導幹部、返鄉青年、待就業青年等各個群體的培訓需求。
第二步“打造能夠讓鄉親們更便捷、更高效獲取所需知識的線上培訓平臺”,開發全新的更有針對性,定制化的線上培訓課程。
第三步“由點及面”,打磨好項目落地試點之後,借助政府以及基金會等各方力量進行推廣複製。
在袁濤看來,振興鄉村經濟,助力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實現“數字鄉村”全面建設,僅憑一家企業之力遠遠不夠。他希望通過網路公益扶貧聯盟的機制,把那些願意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集結在一起,發動各自企業的資源優勢,讓當下“大家並排齊步走”的狀態,變成“大家抱團接力跑”的狀態。
“‘獨行快,眾行遠’,只有政、企協力構建 ‘數字鄉村’,才能共同改變貧困地區人民的命運,點亮無數人的幸福生活。”袁濤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