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莫默來説,這個假期是割裂的,這段時間裏他的日常就是穿梭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極端世界。一方面是焦慮的、無措的,充滿未可知變數的混亂失序生活,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閉門不出、居家防疫成為他生活的基色。另一方面是積極的、充滿鮮活希望的未來,他和他的團隊行動起來,在無數濃稠得看不清五指的深夜裏奔跑著,在那些眼淚與風雪中看見了民族凝聚的脊梁。
突擊
根本坐不住。年關剛至,窗外炮仗劇烈燃燒過後的火藥味還殘留在空氣中,新紀元的章節尚未展開,甚至於家中飯桌上大年三十年夜飯的殘炙都未全部撤下,一夜之間“疫情”卻已經成為關注度的代名詞。晚飯過後,李莫默在微網志上關注著新冠疫情的最新消息,此前兩天是1月23日,己亥年臘月廿九,湖北武漢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看著網路上鋪天蓋地的新聞資訊和現實中民眾前所未有恐慌的恐慌情緒,這失控的一切讓他覺得自己或許應該做些什麼。
庚子年正月十二,午夜的鐘聲即將敲響,瀋陽工作室裏燈光卻依舊亮如白晝。李莫默在朋友圈裏發了一句,“抗疫戰鬥中…”,但很快淹沒在各種動態裏,目不暇接的消息中人們飛速地分享著或真或假的疫情動態,瘋狂囤積醫用酒精、N95口罩和一切看上去能夠保全自身的醫療用品,“看著手機螢幕,你能感覺到事情在滑向極端邊緣,未知太讓人恐慌了。”,他這條字數不多的朋友圈悄然預示著一場戰役的打響。他很難説清楚當他和他的團隊鄭重地在請戰書上按下手印的那瞬間,有什麼東西凝聚了起來,或許是青年學子的責任和擔當,亦又或許是媒體工作者的情懷與使命,總之有些不一樣了。
瓶頸
“步步都是艱難的”。
30天,300條短視頻,這是李莫默和他的團隊從1月25日至2月25日在瀋陽的抗“疫”成果,日均10條視頻,最終匯成一部10分41秒的短片。在為期一個月的拍攝中,他們用鏡頭記錄人間大愛,成為這場戰“疫”的生動注腳。影片裏的戰役殘酷卻真實,病毒面前有死亡有威脅,有絕望有哭泣,但更多的是不辱使命的堅守與眾志成城的希望。
“未來總會來的”。願景雖簡單,做到共情傳遞卻並不容易。一切都和以往不同,在疫情的重壓之下,眼見著城市扭曲成巨大的風暴眼,不得已根據碎片消息拼湊出成的疫情現狀讓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敏感而疏離,失去至親的痛苦和病毒的威脅讓生活著的部分人自我隔離成了一座孤島,活在“平靜的絕望”之中。生活折疊之下,過去被忙碌生活碎石掩埋下的敏感情緒,就在此時生根發芽。李莫默和他的團隊想要通過影片傳遞些東西,情感表達倒不拘泥于固定的方面,可以是必勝的決心,也可以是無限的憧憬,“哪怕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至少我也應該做些什麼”。
在確定與《我不是藥神》影片中摘口罩的創意共聯之前,李莫默對於以怎樣的表達形式來傳遞他的美好願景毫無頭緒。和團隊整夜的討論讓他無比焦慮,他明白結尾對於整部作品意義的重要性,就在他們要採取其他的創作形式的時候,專業課上所學的藝術互通給了他靈感。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是他最喜歡的電影,其中有個片段是病人站在路邊目送程勇進監獄時,紛紛摘下口罩的鏡頭。於是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提議,用家鄉人民自己錄製的摘口罩的鏡頭組成一面人墻,借此形式來表達廣大百姓對疫情的重視與希望,也能表達出百姓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募集超過三百位志願者,視頻採集歷時三天,最終凝縮成影片結尾短短的二十秒的,是“希望”。
眼淚
在李莫默的鏡頭下,當疫情侵入矗立於邊陲之地的瀋陽時,為了保衛這座大城,一場場“巷戰”打響,每一個人都變成了戰士:不幸中招並與病毒搏鬥的患者、每天進入污染險地的醫護人員、轉運和服務患者的工作人員、日夜趕工建造醫院的一線工人、挺身而出奉獻力量的志願者,他們參加了這場保衛戰,共同見證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千千萬萬勞動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埋頭苦幹、默默奉獻,匯聚起了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一個個細節,涓滴匯集,成就共和國長子的一段戰疫史。
疫情發生以來,來自社會各界的千千萬萬逆行者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這場抗“疫”大戰之中,在疫情期間,全國範圍內僅僅是公安部門就有九十五名警務人員犧牲在抗疫一線,多是因為勞累過度。堅守在抗疫一線,警務人員任務劇增,儘管多地採取“強制休息令”等措施保障一線工作者身心健康,但一線人員的超負荷工作早已漸成常態。在採訪過程中我們問李莫默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畫面是什麼,就有一名在工作崗位從大年三十連續20天沒有與家人見面的人民警察在接受李莫默團隊採訪時,落下了眼淚。“疫情過去之後,我最想見到我的父母,見到我的妻兒孩兒”,話還説完便哽咽地擺擺手,這個鐵骨錚錚的北方男兒的眼淚包含了太多東西。
普通人
“普通人,照亮普通人”。
突如其來的疫情如好似一場颶風,席捲了數以百萬計的普通人。人群迅速垮塌的安全感之下,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人在奮力地掙扎,點亮自己,用身體溫暖的火光照亮腳下這片土地。在這裡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在疫情密不透風的高壓下,努力發掘生的希望。採訪過程中,李莫默和他的團隊所選擇的對象身份迥異,大多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一線抗疫普通工作者。在不計其數的一線工作者中,特殊職業的防疫工作者是其中能夠統計的一部分,更多的志願者隱藏在新聞龐大數據的背後,而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擁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父母。為人父母最擔心的或許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他們身後的孩子。在這期間社區卡點站崗的志願者裏有個人很特殊,初中生,十四歲。這個年紀本該像同齡人一樣,被要求減少外出避免傳染,但他不願意待在家裏,主動要求和父親一起來到防疫一線,父親卻也很支援,小朋友給的理由很簡單,只因為“我父親是黨員,他可以,我也沒問題”。
採訪結束回家的路上,天霧濛濛的,安靜,空無一人,只有幾輛疾行的車輛和李莫默擦肩而過,但他始終記得小朋友的那雙眼睛,“很亮很堅定”。
他們就是這樣你我身邊的普通人,或許身份不同,是學生是兒子,是黨員是父親,可此刻樸素的善意與執著的勇氣讓他們如此閃光又高貴。滿含希望,當每個人都懷抱火光連成燈塔,相助守望,絕望的孤島也將連成大陸。
蛻變
一個月的時間讓李莫默離他心裏的那個媒體工作者的標準樣板更近了一點。
在剛接觸這行的時候,責任、擔當、正能量就被李莫默認為是一個傳媒人應該具備的素養,這三個素養在李莫默團隊拍攝、製作抗疫視頻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明白傳媒人要識大勢,即國家是否在經歷什麼困難,從而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進行宣傳等一系列工作,讓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攻克難關。一個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結束拍攝的時候,和他合作政府宣傳部門對他的團隊提出了高度的讚賞,讚揚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傳媒人的責任與擔當。李莫默很驚喜,在這個過程裏他能清楚的感覺到自己在爬升,雖然保不齊接下來會遇到什麼樣的變化,但是在他用媒體人的擔當送去一份防控阻擊戰的希望的那個瞬間裏,他有了一種信念,能夠更有力量地去進行內容輸出,不斷嘗試新東西。比起用漫長的時間等待一次具有挑戰性的機會,更重要的也許是持續産出,“也許不會是最矚目的那個人,但是我爭取每一次出現,都會有一些進步吧”。
這次疫情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特殊的經歷,對於李莫默而言,更是一次成長,他對於傳媒人的擔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第一次以媒體工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其中,感受到了媒體人的精神與力量,在政府領導對他們團隊提出了高度讚賞的時候,誇讚看到了傳媒人的責任與擔當。”敬業、博學、求真、創新,傳媒學子都將這八個字牢牢記在心中,李莫默同學更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對這八個字作出了的詮釋,體現出來作為一名青年傳媒人應有的擔當。
“這次能成為瀋陽戰‘疫’實況媒體團隊中的一員,是我的榮幸,也是作為一名準傳媒人應該做的”。我只是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忘記這一個春天。(作者: 嚴歆怡 浙江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