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專升本”熱:給掌聲同時需改進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時間: 2020-10-26 | 責編: 徐虹

今年專升本全國擴招人數32.2萬人,這給高職學生拓展了升學空間。近期,不少高職學校公佈了報考比例,有學校報考率超過了40%,錄取率超過了82%。“專升本”熱,這一現象在高職教育界引發了熱烈討論。

作為一所接收專科生的本科學校校長,筆者就“專升本”情況,最近與多所接收學生的本科高校中層管理幹部有一定的交流,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二級學院的院長認為,儘管專升本學生的理論基礎相對薄弱,但他們學習目的明確,珍惜本科學習機會,動手能力和社交能力比較強;學生處處長認為,專升本學生自律能力和環境適應力比較強;招生就業處處長認為,專升本學生定位清晰,能夠沉得下心,有發展的眼光,就業沒有問題。

可見,接收生源的本科高校總體上對專升本學生是肯定和歡迎的。高職院校雖然既有支援的也有反對的,但筆者以為從有利於學生發展和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角度看,應該給予掌聲。再加上,不少專科學生和家長都希望能有更多進一步深造的機會,以及國家産業升級對更高一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漸增多等原因,我們應該對專升本政策的設計及實施給予積極的評價,並擁護和支援。不過,建議相關方面仍然需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和改進。

第一,要注意“度”的把握。任何事情的處理都有一個“度”的把握問題,專升本的政策同樣如此。今年專升本進行了擴招,錄取分數線和往年比下降了不少,招生的本科高校有人開始抱怨,擔心生源素質拉低整個學校的人才培養品質。高職院校擔憂的是,專升本會引導更多學生走這條路,超過一定比例就有可能動搖其辦學方向。今年是特殊情況,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生就業産生了嚴重影響,國家作出擴招的決定是為了關注民生,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大家能夠理解。但如果繼續擴招,就需要充分考慮接收學生的本科院校的擔心和輸出學生的高職專科院校的擔憂。當然,也不能將口子收縮得太小,讓更多想升學發展的學生沒有機會。是不是可以在招生計劃下達前測算一下“度”,讓招生計劃既能夠基本滿足理性選擇升學學生的需要,又不影響本科人才培養品質和高職專科院校的發展。當然,這個“度”的把握有一定的難度。

第二,要根據專升本學生特點進行培養。接受學生的本科高校能夠給專升本學生單獨辦班是最好的選擇,只有單獨辦班才能夠根據專升本學生動手能力強而理論基礎薄弱的情況,制定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有條件的學校儘量給他們單獨辦班。不能單獨辦班的學校,對插班學習的專升本學生也應盡可能考慮其特殊需求,因材施教,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儘管專升本的學生總體上理論基礎相對薄弱,但如果培養得當,少數學生在其理論提升方面也會有很好的發展。據筆者觀察,本科畢業生考研隊伍中,不乏專升本的學生,儘管比例不大,但畢竟有少部分學生能夠經過嚴格的挑選,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甚至還有碩士研究生畢業後考上了博士的情況。因此,只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專升本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的短板也是能夠補上的。

第三,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職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就業教育,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因此限制學生專升本學習。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只要有利於他們成長和發展的,都應該鼓勵和支援。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今年的專升本錄取率達到了82.73%,有人擔心其與職業教育方向有悖。筆者以為,如果這所高職只是為專升本而辦學,即人才培養不按照背離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不積極促進學生技術技能的提升,只開設專升本需要考試的科目,那確實必須制止和反對。但如果他們是在保質保量完成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任務的前提下,對有專升本願望的學生給予適當輔導和幫助,讓這些學生盡可能實現其人生理想,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只要該校是在正常實施高職教育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激勵他們各方面積極向上而取得的高升學率,我們應該給予掌聲!

更何況,專升本選拔考試中設有專業科目考試,這種機制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專科和本科的專業銜接,他們中的大多數未來仍然將在與高職教育相同或相近的行業領域中就業。從這個意義上説,專升本就是高品質的就業。

筆者認為,高職專科學生專升本與中職學生升專科、應用型本科學生考研都是一樣的道理。專升本學生更多進入應用型本科高校深造,應用型本科學生更多是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從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碩士甚至到專業博士,正好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各個層級,這是一個體系內部的正常生源流動,我們應該給予積極向上的孩子們充分的肯定!

第四,學生自己不能盲目跟風。高職學生考不考本科,要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進行選擇。如果人生規劃中有升本的需要,父母又積極支援,專升本無疑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僅僅是為了追求本科學歷,或者回避就業,或者是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選擇專升本,就沒有必要。在就業中成長,或者先就業後考研甚至考博,也是很好的選擇。終身教育更符合人才成長的規律。因此,先就業不等於沒有發展前途,學習是終身的事情,即使就業後不再有機會進行全日制學習深造,在工作中學習也能夠出彩。(作者:侯長林,係銅仁學院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