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淺談非中心區域初中辦學的思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0-08-10 | 責編: 李穎

近年來,我市教育事業飛速發展,各學校(尤其是中心城區和城市新區學校)充分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積極推進學校工作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

城鎮非中心區域是指受到了國家政策、體制變革、城市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的區域。海拉爾區鐵路第三中學作為一所建校20餘年的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正處於這樣的區域。

學校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2018年9月我服從組織安排任海鐵三中校長,上任伊始就面對著海鐵三中由於地處非中心區域等多種原因,造成的錯失發展機遇,群眾、家長滿意度低,優質生源逐年流失,學校發展阻力增加等諸多棘手問題。這種狀態既給我們帶來了生存壓力,也給學校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一、非中心區域學校存在的問題

痛定思痛,經過與教職工近兩年的通力合作、摸爬滾打,我逐漸摸清了制約學校發展的幾個突出問題:

(一)校園周邊環境差,家長不重視,導致教育教學品質不高

1.家長重視不夠。海鐵三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家長是外來務工人員,整天忙於生計,對子女的教育和學習不夠重視,無時間也無能力管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加之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自身素質不高,即使想關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教育子女的方法大多無力或者偏激。學生缺少學習的主動性,甚至沒有養成按時完成作業、搞好個人衛生、遵規守紀的習慣,致使學校德育教育效果極不理想。

2.家校聯繫困難。現代教育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我校部分學生父母長期外出打工,往往不能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和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甚至有時干擾學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種種不應有的思想障礙和工作阻力,從而影響了教學品質的提高。我們發現非中心城區學生,整體上看學習目標不高或不明確,需要教師不斷的督促與跟進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意識很不夠,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賴心理,習慣了課堂灌輸知識,課堂失去了活力。不少非中心城區學生來自周邊鄉鎮,甚至是外來務工子弟,這樣的孩子自小學以來接觸的生活環境、文化熏陶、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課外實踐認知與中心城區學校學生還有較大差距,導致學生在課堂表現、課後跟蹤反饋、表達思想、解答問題、實驗探究等諸多方面明顯能力不足。

3.忽視家庭教育。部分家長只關注知識教育,忽視對學生品德習慣的教育,家長對學生怎樣做人的教育弱化。部分學生因為是獨生子女,家長過分溺愛,不思家庭教育;“留守兒童”缺少家長的管教,失去約束,自由發展,無所顧及,造就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膽子,出現不尊重老師、做事不負責任甚至傷害他人的行為,這個時候家長往往不是出於管教孩子的目的配合學校的管理,而是想盡辦法為孩子逃避責任,甚至對抗學校的管理,造成學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學校師資隊伍年齡老化,水準弱化

1.師資水準不高。海鐵三中原屬鐵路辦學,2003年移交海拉爾區管理。學校有部分教師是站段調入,教師教學水準參差不齊。而且學校長期處於超員狀態,年輕教師無法得到補充,學校教師趨於老齡化。一些年老教師勤學業務的自覺性、主動性較差,存在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思想,知識蛻化、觀念保守,以“抄教案、搬教參”來維持現狀,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致使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能力差,知識面狹窄,加之大多數教師的職稱待遇得到兌現,教師沒有了晉級的需要,造成多數教師安於現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熱情亟待提高。非中心城區學校教師相比而言,整體綜合素質不高,而且缺編情況非常突出,綜合素質的差距,主要表現在高學歷人才,如果選擇教師職業,往往將中心城區學校作為考編應聘的首選,退而求其次,才會考慮非中心區域學校,這樣在教師資源配備初始就已經存在了一定差距,45歲以上教師總體學歷結構相對偏低,直接導致部分教師在接觸新課改時的思想觀念轉變費力,主動探究與改革教法的積極性不高,傳統的説教式授課方式仍在主導,一部分教師對資訊化技術了解不夠,主動參與培訓的力度、積極性不高,導致不少教師不願也不會將資訊化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特別是實驗探究中。

2. 教師隊伍不穩。海鐵三中近幾年有十幾位中青年骨幹教師因各種原因調到了城區中心的學校工作,使我校師資水準結構和年齡結構更加不平衡,教師隊伍發展相對滯後:一是名優教師數量與兄弟學校相比明顯偏少,在全市甚至在海區能稱得上名師的則少之又少;二是工作動力還不夠強,對教師職業存有消極思想和倦怠情緒;三是對自己的教學反思不夠,發生歸因偏差。四是很多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技術落後,跟不上發展需求。非中心城區學校教師缺編情況相對更嚴重,突出表現:不少應聘教師,一旦考上就會想盡辦法短期內離開,導致教師隊伍不穩定,不少課程的教師結構性缺編,部分學科教師配置吃力、不合理。非中心城區學生整體學業水準素質不高,成績是衡量學校教學量的重要指標,通過對比近三年海區中考成績,總結發現,非中心城區學校與處於中心城區的學校相比較。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的。長此以往,我校與兄弟學校辦學水準和教學品質差距拉大,從而導致學生擇校現象的發生,我校教學品質逐步走向了低谷。

3.環節幹部工作態度和管理水準存在一定問題。學校現有部分環節幹部是學校硬性任命的,有的任職時間不長,學習培訓少,工作經驗不豐富,思路不清晰、管理水準不高,缺乏品質意識,僅以維持代替管理。對學校的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只求相安無事。對提高學校教學品質信心不足,教學常規全程管理的力度不夠,平時檢查注重教師常規資料是否詳細完整,忽視了對教師教學全過程的深入了解和監控,不能指導和督促教師為提高教育品質而自覺完成教學常規工作。

(三)學校管理理念出現偏差,管理不到位。

1.制度建設重在迎接檢查。學校管理在完善制度的過程中,制定的制度缺乏科學性,沒有適用性和針對性,並不能解決管理工作中的新問題。有的制度制定得比較詳實週密,但執行不力,沒有起到規範行為的作用,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和功效,制度的執行缺乏長效性,只重眼前,對未來沒有前瞻性,出現新問題往往措手不及。

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不在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而在於制定貫徹落實制度的管理層面,人是最關鍵的因素。所以,培養和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水準比完善制度更為重要。

2.學校管理鬆散。一段時間以來學校存在對教師思想教育不力,遷就迎合一些教師中的不良傾向,導致校風不正、教風不佳、學風不濃。一是學校對教學常規管理鬆散,對教科研重視不夠,教師成長得不到引領,缺乏成長的意識與成長的動力,新的教學經驗得不到有效推廣;二是教學品質低,教師工作沒有激情,工作上得過且過,甘於平庸,不求上進,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遇事講條件。工作儘量最小化,待遇追求最大化。敬業精神挂在嘴上,進取精神寫本上,競爭意識淡漠;三是學生成績不好不作深層的分析與反思,總是為自己找理由開脫責任,理由比困難多。抱怨之聲不絕於耳,一味埋怨學生,一味責備領導。四是社會聲譽差,家長、學生對學校及教師的信賴感缺失,遇事胡攪蠻纏,以發泄對學校、對教師的不滿情緒。

3.注重物質文明建設,輕視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在學校建設中出現重視物質文化建設,輕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的現象。到任時,我看到的現象是:學校條件好了,有形的物質基礎得到了加強,而師生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優良文化傳統卻淡化了。其結果是教師不思進取,學生不愛學習。

4.注重形式不講實。

近幾年,學校迎接各種檢查督導十分頻繁。往往這項工作還沒落實好,那個檢查又來了。管理者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檔案建設上,應付各種檢查,這樣就逐漸出現了適應症。以前學校拼命地準備各種檔案材料,有的實實在在做了工作,也有什麼也沒做的虛假資料。這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管理者交差了,老師也學壞了,同時學聰明瞭,平時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要緊,只要在檔案材料上下功夫就行了。

這種應付形式的搞法,逐漸滲透于原來學校管理的諸多的方面。在學校行政工作中的計劃總結管理,教學工作中的教研活動管理,德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著重檔案材料,忽視了過程的執行和落實,到頭來成了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義。

這些形式化的問題,表面上看是上級各種檢查帶來的負面影響,實質上是學校管理上的問題,也就是環節工作沒有落到實處,究其原因還是責任意識問題。在學校管理中,有很多的問題不是不可為的,而是我們不去為之罷了,説到底是主觀上的輕視,工作作風不紮實。

二、釆取的應對措施

面對這樣的辦學狀況,筆者認為應當及時要解決糾正這些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首先要正視這些問題,提高管理水準,端正辦學思想,明確辦學宗旨,解決實際問題,學校才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對於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加強幹部隊伍的建設。

牢固樹立“領導就是服務”的管理理念,切實提高自身管理質。學校領導從思想上和教育理念上當好引領者,用服務文化來凝聚教師隊伍,管理上要以“情”來帶動隊伍,用“愛”來關心隊伍,引領教師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工作價值觀。

一是學校領導樹立危機感,加強自身思想政治和業務學習,防止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成為外行,在教育法規政策方面認識落伍。二是學校領導在人格魅力上發揮示範作用,為教職工樹起道德標桿,促使全校形成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濃郁氣氛。三是提高學校領導班子戰鬥力。校長作為班子的主心骨,在班子中起到領頭羊作用。把民主管理滲透到班子成員中,整合資源,聚集力量,形成有戰鬥力的班子集體,開展紮實而富有創新性的管理工作,讓學校秩序井然,教職工步調一致,最大限度釋放管理效應,推動學校發展。

(二)加強學校管理,端正辦學方向

管理是一們科學,是一門藝術。管理有法但無定法,我們要用心管理,用智慧管理,去創造性的管理。領導幹部具備勤勉的形象,過硬的工作作風,學校管理才能夠高效推動。

我們實行務實的工作作風,把管理行為滲透到第一線,落實到主陣地。學校領導的第一身份是教師,必須深入課堂教學和教研教改第一線,集中精力抓教學。只有從自身做起,做好樣子,帶好路子,才能及時發現並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才能真正有教學指揮權、發言權和管理主動權,才能鼓舞士氣。所有學校領導幹部深入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避免遙控指揮;必須走進教職工群眾和學生中間,掌握實情,避免形式主義;執行制度必須將自己與教職工一樣較真,避免人不正已和先正人後正已。

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上,加強理性的思考,處理好現在與將來、規模與效益、和諧與發展的關係;在具體教育教學工作中,轉變單純重視教學內容、輕視教育過程的現象,處理好形式與內容、過程與結果的關係;在教研教改工作中,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實驗結果,處理好良好願望和現實差距的關係;在建立健全教師和學生的培養、考核和獎懲機制同時,加強過程的管理和人文的關懷,處理好考核與獎懲、評價與激勵的關係。

(三)注重人文關懷,促進教師發展

提高教育教學品質,關鍵在教師。好學校必須要有好的教師隊伍,教師的敬業精神和業務能力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品質的高低。上任以來,我重視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真正地關心教職工,想教職工所想,努力為教職工排憂解難,把每一位職工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切實加以解決,激發其工作積極性;二是要真正落實民主治校,動員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廣泛吸納他們的智慧,激發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理解教職工工作的艱辛,公正公平地評價他們的勞動成績,尊重他們在教育教學中的正確選擇,建立融治的幹群關係;三是重視教職工的管理和培養。對職工隊伍堅持嚴格管理,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規範教職工的師德行為和教育教學行為責任心不能下降,工作步驟要到位;並努力為教師創設平臺,鼓勵教師成長,指導他們進步,提高專業水準,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四)大力倡導逆境前行、校興我榮的精神

在教師隊伍中形成正確的榮辱觀,我們在學校一是破除悲觀失望、怨天尤人思想,樹立發憤圖強、勵精圖治的發展意識。目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有的來自外部環境,有的是我們自身的因素。在困難面前,我們沒有束縛手腳,喪失信心,泯滅鬥志;而是穩住陣腳、挺起脊梁、活出精神。二是破除與己無關,置身世外思想,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我與學校共進退的責任意識。很多教師對前幾年學校班子是失望的,對學校發展是冷漠的,對學校的“負能量”是無視的。我們抓住學校利益與職工利益息息相關這一現實,告訴教師們只有學校發展了,教育教學品質提升了,家長和社會對我們的認可度就會越來越高。只有所有教師共同努力,都有一種以校為家的精神,學校才會不斷發展社大。三是破除個人及小團體利益思想,樹立全校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全校教職工都能站在學校的角度,站在大局的角度去想事兒,做事兒,就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坦誠,共同謀劃學校未來,共同為學校建設出力流汗,增光添彩,我們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四是破除比落後,不比先進的比差思想,樹立先進光榮、落後可恥,奉獻光榮、不負責任可恥意識。有個別同志,思想消沉,不向做得好的同志學習,卻專挑差的比,分不清美與醜、善與惡、對與錯。結果姿態比沒了,覺悟比丟了,個人得不償失,事業蒙受損失!我們爭取樹立一種意識,讓有正義感、有責任感,愛崗敬業,為學校做出貢獻的同志得到應有的尊重,應有的獎勵。要抓住向先進學習這個永恒的主題,去比思想、比業務、比能力、比政績、比貢獻、比品格。這樣比,才能比出幹勁、比出風格、比出成績、比出一個美好的明天。

當前我校正處於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也是學校從困難期走向快速發展的轉折時期。我們遇到許多新的課題,只有主動應對新的形勢,調整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勇於實施創新,才能不斷克服阻力,化解矛盾,開拓工作新局面,推進事業新的發展。在義務教育大發展、快發展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樹立起強烈的發展意識,團結一心,凝心聚力,努力創造團結和諧、生動活潑的氛圍,才能眾志成城,無往而不勝。只要我們緊緊抓住發展這個主題,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團結一心,群策群力,真抓實幹,就一定能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就一定能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就一定能取得更突出的業績。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破釜沉舟,激流勇進,用壯士斷腕的勇氣,去弊革新,主動迎接挑戰,在挑戰中求生存促發展,用事實和成績重拾家長、群眾、師生的信心和熱情,促進學校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我們深信: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海鐵三中會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鐵路第三中學  黨支部書記、校長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