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誠信教育從娃娃抓起,必須讓學術造假寸步難行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熊丙奇 | 時間: 2020-07-14 | 責編: 徐虹

近日,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項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有網友質疑,這項研究工作的水準已經達到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準,但該項目競賽組別是小學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

對此,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7月13日回應稱,此獲獎項目學生係該所研究員之子,研究所目前已成立調查組。此外,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位工作人員稱,針對該情況,他們正在進行調查,會根據情況發佈調查結果。

從目前曝光的資訊看,“小學生通過網路了解何為‘基因’後,5天之內既可以操作‘高大上’的課題,並獲得全國大獎”顯然不符合邏輯。而其從事的分子實驗也被美國一位神經生物學博士後證實,“相關專業研究的本科生需要經過大半年的訓練才能操作,很難相信一個小學生會有如此精準的手法。”再者,三位指導老師均就職于學生所就讀的小學,同樣難以令人信服。種種“不合邏輯”的因素疊加,外界質疑其獲獎過程也就不足為奇。

綜上分析,很可能是作為研究員的父母給孩子鋪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包裝為孩子的成果去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如果調查確認這一事實,那麼,不但要撤銷獎項,而且要追究研究員的責任,這一行為屬於嚴重的學術不端。

小學生這麼小就捲入學術不端,令人心痛。有人為此提出,學術誠信要從娃娃抓起。那麼,該怎麼抓呢?現實是,他們不是主動弄虛作假,而是在父母、親朋的運作下,參與弄虛作假。也就是説,父母、親朋根本沒有意識到讓孩子參與弄虛作假的危害,而是身體力行地對孩子進行“造假教育”。

這暴露出為獲得功利目的,不擇手段的扭曲價值觀。對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是誠信教育、規則教育。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長給孩子的教育,則是不回避“潛規則”的現實教育。家長不是教育孩子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而是從小就對孩子進行“灰色技能”教育。

去年,為治理自主招生中出現的論文買賣、專利買賣弄虛作假現象,國家教育部明確自主招生從嚴,僅有科技創新大賽獲獎,或者發表論文、申請專利,將不能直接獲得入圍自主招生的資格。這一規定發佈後,有家長找到培訓機構,要求退錢。家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機構當初承諾給孩子發表論文,然後以論文申請自主招生,保證入圍學校自主招生的復試環節。並稱,孩子根本沒有參與什麼研究,就給機構幾萬元錢,現在機構説有論文也不能入圍自主招生,這不是詐騙嗎?

家長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可是當初機構承諾交幾萬元,就能搞定論文,進而搞定自主招生,這不就是弄虛作假嗎?為何家長那時沒有舉報,而是爭相給機構交錢呢?這就是為了利益可不擇手段。

而高校之前對申請材料的處理,進一步助長了這種風氣。按理説,把在中學期間發表論文,作為申請自主招生的條件,是為了鼓勵學生在中學參加科研創新活動,這一齣發點沒錯。但遺憾的是,高校把提交已發表的論文就等同於學生有學術潛能,而不是對論文內容進行審閱,並組織相關的答辯,考察學生是否真正參與科研,對科研活動有怎樣的體會和感想。這一隻看論文發表的做法就導向學生家長為學生包裝成果。

重論文發表,不重論文本身的創新價值,是我國學術評價的普遍問題。這一評價方式,催生了論文抄襲、造假與論文代寫、買賣交易。在重視論文發表的評價體系中,一個人花錢請人寫論文、發表之後,只要代寫的論文是“原創”,不是抄襲,就不必擔心被發現。因為,鮮有人會去看論文本身有什麼創新價值,單位也不會組織答辯,針對論文的內容詢問怎麼開展的研究。而在重視論文本身價值的評價體系中,代寫論文、買賣論文,就根本走不通。

因此,要提高學術研究人員的誠信意識,關鍵在於建立科學、嚴謹的學術評價體系,不給弄虛作假可乘之機。

實事求是地説,此次曝光的事件,給人的感覺是“很容易”,父母搞科研,順帶給孩子弄一個成果,然後就評上了大獎,“就這麼簡單”。如果研究項目不那麼高大上,以及父母給孩子搞的研究不是自己正在進行的,而是專門搞一個,很可能根本不會被發現。因此,對孩子們的學術誠信教育,應該是現實的、嚴謹的學術評價,教育他們弄虛作假寸步難行,而不是如此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