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光明時評:幫報志願三千元一次,是噱頭嗎?

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 作者: | 時間: 2020-07-13 | 責編: 徐虹

作者:朱曉帆

高考結束後,要説最重要的事情,非填報高考志願莫屬。

7月8日,在黑龍江望奎縣,一男子在考點前擺攤,稱能幫助考生報考想學的專業,收費是每人3000元。對於這筆錢,不少家長表示:為了孩子願意花。

而值得思考的是,願意花之餘,這筆錢到底值不值得花?

如今,高考被形容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寒窗十多年的結果,除了考生自己的努力,還體現在高考志願的選報上。隨著資訊化、大數據的普及,不少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網路獲取相關的資訊,但也要看到,不少家長也是頭回面對這樣的“大場面”,更有的家長自身的學歷經歷無法為孩子提供較好的指導。

從現實情況看,“志願填報指導”這項服務確有必要。如果能夠得到專業的分析和精準的定位,不但可以給一些沒有經驗的家長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也能夠指導學生更準確地找到報考的定位。同時,做出一份好的高校專業調查分析報告並不簡單,費時費力,也很考驗資訊的獲取能力,這3000元的諮詢費也並非噱頭。

“填報志願相當於第二次高考”。可以説,不論從心理需求還是市場需求,這樣有品質、有內容、有價值的志願填報的指導服務其實是有益的。

但像此類擺攤諮詢的服務,其水準如何、是否有專業資質,還有待可查,3000-9000元不等的諮詢費用,收費是否合理,真假難辨。家長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不假思索地慷慨解囊,難免“掉坑”,走進誤區。

而面對家長的疑問,教育部門已表態“這個擺攤諮詢的行為並非學校組織”,但“填報志願屬於個人意向,屬於考生自己家裏的事,不歸學校管”的態度卻稍顯不妥——家長們會對一位地攤老闆提出的報考建議照單全收、深信不疑,難道不正是因為相關解讀的不及時甚至缺失導致的?

學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雖然不能夠幫學生選擇人生,但在高考填報志願這樣的關鍵時候及時給予相關的指導和幫助,也應是校方及教育部門的責任所在。

據了解,不少學校都會在報考志願前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指導,但如此寥寥的指導多是關乎填報的注意事項,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依舊是“杯水車薪”,依舊要摸索前進。在多開展報考志願的指導活動的同時,以教育部門和校方的名義邀請相關高校的招生負責人進行解讀也未嘗不是更好的幫輔途徑。

高考關係著考生的未來,志願的報考更關乎著成長。填報志願也是人生的重要一程,並非單純是“考生自己的事”,相信更專業更精準的報考指導,家長們會更加“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