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高考 >

專家點評2020全國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0-07-10 | 責編: 徐虹

全國Ⅰ卷:

今年全國Ⅰ卷作文以歷史故事的形式承載人物的思想精神,延續了“立德樹人”的高考命題理念,很好地體現了“文化的理解和傳承”這一素養。

材料要求在齊桓公、管仲、鮑叔三人中選擇一人,寫出自身的感觸。考生在寫作時要明確自己的寫作對象,這也是在完成材料交給我們的“任務”。審題時要理清歷史人物關係,針對人物的具體事跡進行形象分析。如齊桓公,他志向遠大、胸懷寬廣、任人唯賢,所以終成霸業,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再如管仲,他才能出眾、鞠躬盡瘁,是一位有力的輔佐功臣,後世的賢臣也用他自比;鮑叔也體現出了他的特點:不計私利、唯才是舉、謙虛禮讓,能“知其賢而下之”。三人中無論是哪一位,我們都可以聚焦于他們的品行、家國情懷以及個人境界的層面來提煉作文立意。

還需注意將提煉出來的人物精神放到現代的背景下觀照,指出他們的思想價值和現實意義,從中獲得啟發並激勵我們學習。

最後要明確“發言稿”的格式要求及寫作特點,利用好“發言稿”本身的文體優勢,賦予語言以“情感”,與聽眾産生共鳴。這樣一來,一篇情辭兼勝的高考優秀作文就出爐了。

全國Ⅱ卷:

2020年全國Ⅱ卷作文題延續情境化寫作風格,同時明確了“演講稿”這一文體。“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這一話題,可聯想的素材很多,從材料本身所給的名人名言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綜合材料中提到的名句,可知題目要求考生討論的主題跟一直以來的熱點話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相關,充分考查學生在大時代背景之下,對青年身份的認知。考生可以從思考個體之間、家庭之間和各國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切入,尤其要注意青年人在其中能夠發揮的作用和價值。考生需要將自身行為、個人價值追求、未來發展與國家甚至世界的發展進程關聯起來寫作,在“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這個具體的情境中,通過演講稿的形式,表現自己心目中所認同的,青年人應該如何與世界同呼吸、共命運的價值觀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可以説全國Ⅱ卷今年的作文題充分體現了高考作文題引導學生感知新時代青年曆史使命與責任的任務。

全國Ⅲ卷:

全國Ⅲ卷的題目為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給高一新生寫信,考生需要在寫作過程中注意文體的實用性要求。

從寫作內容上來説,圍繞“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這個主題,材料所給提示比較充分,考生可以從回答“我是怎麼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使生活更有意義”等角度切入。簡而言之,在“認識你自己”這個話題之下,考生可以聚焦于如何確立個人目標,如何為實現目標而不懈追求;也可以將個人的角色與他人或集體相關聯,聚焦于如何發揮個人價值,如何成就更優秀的自己。

全國Ⅲ卷作文題通過情境拉近了與考生的距離,引導考生思考個人發展與人生價值,相信考生們能夠寫出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

全國新高考Ⅰ卷:

備受矚目的新高考改革卷終於出爐。

今年的新高考全國I卷作文題目不偏不倚,比較“方正”。材料充滿了疫情期間嚴格防控之下的正能量,符合國家“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材料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進行解讀:首先是提出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採取了防控措施;其次是詳細解讀了防控的方式——人們居家隔離,熱鬧的、聚集性的活動也紛紛取消,舉國上下開啟了“雲生活”。這在表面上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開了。最後是一段充滿溫情的材料,細化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社區幹部、志願者,到醫護人員、快遞員、司機、教師、新聞工作者等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用另一種方式堅守崗位,維繫社會運轉,傳遞溫情和力量。從心理層面看,又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了。縱觀整體,不難發現作文立意要聚焦這種距離的遠近關係,由表及裏,闡述我們的思考,彰顯社會溫情、中國精神。

新高考全國Ⅰ卷的作文總體而言較為平穩,要求考生更加關注家國熱點事件。考生平時應注意對相關話題的關注,用聯繫、發展以及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不僅要讀“聖賢書”,還要知“天下事”。

全國新高考Ⅱ卷:

新高考Ⅱ卷作文題目採取半命題作文的考查形式,輔以任務驅動型作文的要求,形式較為新穎。考生需補充地名,並進行進一步介紹。在介紹的過程中,可以兼顧地方自然特徵、風土人情、著名人物等;也可以選取與考生個人相關的記憶與情感,賦予所選地名特殊的意義。總之,寫作時要注重人文情懷的傳達。

此外,全國新高考Ⅱ卷首次出現新的文體要求——主持詞。考生應始終將自己“主持人”的視角應用於行文過程中。這也提醒廣大考生要十分關注應用類文體的寫作要求,比如書信、演講稿、倡議書等。

北京卷:

1、總評

大作文依舊採用二選一的模式,議論文命題緊扣時代脈搏,富有時代氣息。這也就意味著考生要關注年初到考前的時政熱點和新聞。整個文題能夠激活考生思辨能力,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2、議論文審題立意

考生應該看清今年的作文命題者的意圖,通過材料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這一關鍵句,可以分析出以下三個角度,考生可做參考。

(1)個人價值

(2)責任擔當

(3)命運共同體

考生們要注重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尋求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或對集體和社會所做的貢獻、承擔的責任。此外,個人、社會、國家成為命運共同體,社會才能和諧進步。

3、記敘文審題立意

記敘文部分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對現實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引導語給出的思維導向包括“引發感悟”“影響生活”“振奮”“愧疚”“辨別真偽”。其中,我們應該重點關注“辨別真偽”。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資訊,要學會辨別和思考,綜合分析。

此外,寫作過程中要善於聯繫實際,展現生活場景、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等。也可通過合理想像,故事緊扣“資訊”,體現寫作意圖。

天津卷:

今年的天津卷很好地體現了作文與時代緊密結合的特徵,同時也延續了去年“家國情懷”的命題思路。

材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分析:首先是提出“中國面孔”是怎樣的,後面跟隨而來的幾個事例我們可以分類理解。全球熱播紀錄片中的杜甫和用中醫藥造福人類的屠呦呦,他們的故事都是近年的熱點新聞素材,而這兩個例子也是站在家國、社會的大層面來闡述的;接下來是醫務工作者、快遞小哥,這兩類是人物群像,就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它是站在微觀的、個體的角度來闡述的。由此可見,“中國面孔”不僅可以用“大人物”作注解,還可以是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人物”。正是這兩類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為我們詮釋了“時代精神”“中國精神”以及“家國情懷”。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末尾還為我們標注了具體時間。考生在寫作時要扣住“2020年春天”這個大的時代背景,同時放眼過去與現代、中國與世界,將“中國面孔”在當代的“模樣”描繪出來,凸顯其現實意義及精神價值。

浙江卷: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材料關注人生選擇,強調每個人在有著自己人生定位和期望的同時,也肩負著家庭、社會賦予自身的責任與使命,體現了探討“個人與家庭”“個人與社會”兩種關係的命題思路。

具體來説,材料聯繫生活實際,提出的關鍵問題在於,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自己的定位和家庭、社會對我們的期待産生錯位時該如何解決。考生既可以從堅持自己的選擇和期望這一點來闡述,也可以探討我們作為社會集體(或家庭)中的一員,如何在張揚個性的同時,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或家庭責任),找到平衡。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展開討論,可以使用的素材都有很多,例如,疫情中的“逆行者”如何在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二者之間平衡;背負家庭社會厚望的名校碩士毅然決然地選擇從事家政行業等等。寫作時應注意結合實際,融入自己的思考,不要空談。

江蘇卷:

2020年江蘇卷高考作文材料中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一句出自《易經》,意在説明同類事物、志趣相投的人容易産生共鳴、互相吸引。整段材料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討論,最後落腳在今天的資訊時代,每個人的樣子都被自己喜愛和關注的資訊環繞和塑造。

材料揭示了一種現象,即在智慧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的形象都被身邊所環繞的資訊塑造,而這一塑造在未來將會更加可感。考生在寫作時,可以聚焦于在此時代背景下,人們是如何通過同類資訊尋找“同好”,在群體中找到歸屬感,從而更好地悅納自我、塑造自我。

另外,考生也可以從“資訊繭房”的角度來思考解讀這段材料,我們在享受著“志同道合”所塑造的和諧溫情氛圍時,不應該忽略甚至拒絕其他的資訊。總體來説,今年江蘇卷的高考作文充分體現了貼近時代脈搏、注重思辨能力的命題特點。

(學而思培優高考研究中心 劉靜、楊榕、張茵、方一灣、高海莉、陳妤菁、莫瀟瀟、申書芳、梁麗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