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淺談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下青年教師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0-06-08 | 責編: 李穎

作者簡介

image.png

(圖為校長謝芳青)

謝芳青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副校長兼外國語學校校長。中學歷史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榮獲江西省優秀教師、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主持和參與國家、省級教育教學課題15個,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主持的《基於積極教育的新辦學校發展路徑研究——以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為例》課題獲2019年廣東省省級課題立項。

周澤珊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教學處副主任,小學三年級年級主任,數學教師。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在幸福2.0的概念中,專門提出了幸福五元素,包括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及A:成就(accomplishment)等五項,簡稱PERMA。怎樣將積極心理學的幸福五元素相關理論和學校“育人為本 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相結合,這是筆者申報2019年廣東省省級課題《基於積極教育的新辦學校發展路徑研究》的出發點,目的就是要用開放、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老師和學生的潛能、動機和能力,通過具體的實踐去打造一個“教師幸福地教,學生幸福地學,家長幸福地陪伴”的幸福學校。

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新中外”)是一所區政府重點打造的公辦新校,也是新安中學集團下屬的一個校區。學校目前有專任教師138名,教師平均年齡29歲,青年教師培養責任重大且任務艱巨,為此,學校以積極理念為指導,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年輕教師喜聞樂見的校本培訓,培養積極新力量,構建教師學習成長共同體,不斷激發新教師內在動力,讓每一位新教師把責任當自覺,視職業為幸福之源,打造了一支積極幸福的學習型教師團隊,許多青年教師在短期內迅速成長。現將學校的實踐與探索總結如下:

積極理念,開啟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之路

積極心理學倡導以人為本的積極的價值取向,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詮釋心理學,以積極品質的培養目標替代疾病的預防目標,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怎樣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理解人才培養的觀念,形成積極理念,豐富人才培養的內涵,昇華人才培養的目標,這是我校經常研討的話題。學校從積極心理學的五大美德24項積極人格品質中的“精神卓越”(這是最高層次的美德)塑造入手,讓師德師風建設成為內在的需要,讓積極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和內化,從而學會在教育中育人育己,立德樹人,感受到教育的價值和幸福,做卓越幸福教師。在具體措施上,則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立足於構建一種開放的教師成長共同體。

新中外開辦三年以來,每個新學期大約50名左右老師新入職,其中應屆畢業生40人,應屆畢業生學歷高、專業功底強,但教師職業的綜合能力相對較低。此類處於“早期求生階段”的新教師,由於角色轉換、自身綜合素質不足等各種主客觀原因,往往對巨大的職業壓力無所適從。一般而言,適應這種重要轉變所需時間越短,今後教育事業的發展就會越順。

為了幫助教師適應角色、崗位的轉變,適應新的環境,學校在教育局舉辦“雛鷹計劃”之外,為青年教師“私人定制”系統專業培訓,設計崗前培訓,幫助新入職教師全面、真實、清晰認識教師職業,樹立迅速站穩講臺、站好講臺的信心。例如,新教師崗前培訓內容包括學校辦學理念學習,學校制度文化學習,教室設備使用培訓、怎樣備好第一節課、上課、批改作業等教學常規培訓、怎樣上好第一節班會課、怎樣與學生以及家長的溝通交流等等。半個月的適應期之後,學校特邀請優秀青年教師圍繞新教師遇到的問題,多角度分享個人成長體會,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升,使新入職的教師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走進校園、走進教室,走近學生、走近家長。

積極關係,為構建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提供支撐

建立有利於學校發展的高素質名優教師隊伍,推動優秀教師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為青年教師建立積極關係,名師引領,智者同行,促進青年教師儘快熟悉工作,擔當起教育教學的重任,形成教師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學校是這樣做的:

設立學科名師工作室

學校目前成立了7席學科名師工作室,主要培養、培訓青年教師,立足做到“五個一”:幫助工作室教師完成校級或以上重點研究課題一個並取得相應成果;撰寫一篇高品質論文或教學課例或教學反思;每週定期發送工作室推文一篇,推文有讀書分享、線上教研、學科特色、主題研討等主題;每學期開設校級公開課一節;每學期主持開設一門校本課程;主持人帶領工作室成員促進學科教學的建設,並在開發、整合教育教學優質資源方面,加強經驗總結和成果轉化,鼓勵學員通過網路媒介交流學習體會、實踐隨想,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推廣工作室的鮮活經驗和成果,營造開放共用的良好氛圍,形成示範輻射效應。

設立名班主任工作室

工作室主要採取專家講座、沙龍、帶頭人課堂、互動研討等形式,培養造就中青年骨幹班主任隊伍,發揮名班主任工作室引領、示範和輻射作用。以項目為抓手,以工作任務為驅動,由主持人和學員共同確定有針對性的實訓任務,開展互動參與式的團隊實訓。綜合利用培訓資源開展培訓活動,將主題研討中的教育故事做成推文,做到定時、定點、定內容,有要求、有檢查、有考核,提升學員的反思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員由經驗型向研究型班主任轉型。

“青藍工程”,師徒結對促成長

為快速提高新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育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校骨幹教師的引領、輻射、示範作用,學校指定優秀骨幹教師作為新教師的導師。學校有教齡的老師包括校長全部都當“師傅”,新教師當徒弟,有時師徒互相聽課並課後交流,有時雙師同堂手把手提高新教師能力。用骨幹教師的經歷啟迪和感悟新教師,增強其敬業、樂業的職業意識,樹立其勤業、精業的師德風範。同時,不忘讚揚老教師勇於承擔、樂於奉獻的精神,在師徒結對儀式上特別為每一位師傅頒發聘書。

學習借鑒“走出去”,先進經驗“請進來”

教師隊伍在不斷打磨和實踐中會更強大,在培訓總結中會更成熟。學校支援教師參加“大師育名師”活動,鼓勵參與教師分享先進經驗,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東南教科院舉辦的“同上一節課”活動,邀請區教科院的專家、名師到校指導,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愈加優秀。

積極投入,為構建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搭建平臺

學校通過全員化、過程化和常態化的培訓方式不斷挖掘青年教師的潛能,並及時給予肯定,促進教師積極情緒的産生,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在培訓中,減少了形式化的活動,強化了教學常規的落實,引導青年教師在基礎課程、拓展課程與自選課程上尋找關係、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在專業成長中獲得職業的幸福感。學校正是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推進教師隊伍建設,逐漸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訓的實踐課程體系。

“三筆一畫”基本功大賽,夯實基礎

為強化教師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推動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水準的穩步提高。學校定期舉行“三筆一畫” 教師基本功比賽。比賽分為毛筆字、硬筆字、粉筆字、簡筆畫四個項目。既展示了教師個人風采,又為大家搭建了互相觀摩學習的平臺,推動教師加強基本功的練習,更好的服務課堂教學。

推門聽課,展示常態課,促進高效率

著眼常態課,加大隨堂課的督促力度是學校創建“高效優質課堂”、提升教育教學品質的又一重要手段。學校組織聽新教師的“推門課”,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流、研究,肯定執教教師的閃光點,指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依據隨堂聽課所了解的常態課教學情況,分析判斷教師日常課堂教學的現狀,指導教師改變教育理念、改進教學行為,促進“高效優質課堂”的形成,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品質打下基礎。

公開課展示,以研促教打造高效精品課堂

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準,搭建互相交流、探討、展示的平臺,學校要求從教五年以內的青年教師每學期上校級公開課。上課前,教師獨立備課與學科組內集體備課相結合,群策群力完成備課後,先在組內試講,最後再在學校中展示。下課後,開展自評、他評等課程評價,形成良性閉環。此外還開展“同課異構”聯合教研活動,聯動各校區教師代表開展課堂教學評議,為青年教師“結對子、搭梯子”,引發校區之間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碰撞,搭建面對面互動與學習的優秀平臺,幫助青年教師站穩課堂主陣地,學校教師在集團、區級、省市級乃至國家級等各級比賽中屢屢獲獎,不斷成長。

期末述職,分享幸福職業生涯

人並非為了獲取而給予,因為給予本身即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學校開展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系列活動——期末述職活動。在每學期期末安排教師述職。第一年因教師人數少,則所有老師在全體教職工會議上述職,隨著老師的增多,則分年級或者分科組進行述職。教師根據述職內容涉及集體備課、聽評課、公開課、作業批改、日常工作、獲獎情況等等,如“做四有教師 享教育幸福” 述職報告會。全體教師圍繞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總結一個學期的工作,展望和規劃未來。在述職活動中,每一個教師依次登上主席臺的述職席,一個深深地鞠躬、一張張真實記錄自己教育教學感悟的PPT的播放,大家用文字、聲音、圖片記錄一段成長的歲月,在回顧中看到成績、反思不足,更好的面向未來,同時從他人的分享中也能獲得啟發。更用情感和智慧沉澱一段幸福的時光,大家在述説和傾聽的互動中傳達彼此之間的感情和友誼,凝聚集團的辦學理念與精神,形成關於新安外國語創校的集體記憶。在分享中傾訴,在學習中感受幸福,每個教師幸福感和素質得到提升,進一步感到了“我很重要、我很努力、我很幸福”。

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秘密武器

學校辦學兩年來,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開展教師專業發展教研,堅持認為教科研是教師成長的引航者,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途徑。教師主持課題近30個,其中省、市、區級課題14個,應屆畢業生主持的青年課題4個,此外,校級課題11個。

人文關懷激發積極情緒,營造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的積極氛圍

“在新中外,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體現了“尊重”的積極人際關係理念,學校以活動凝聚人心,傾力營造幸福氛圍。

主題分享,以專業為主感悟幸福

每學期初,學校組織新教師進行以“做一名有溫度、有情懷、有遠見的幸福教師”為主題的新教師故事分享會,以“追夢青春,建功教育”為主題的新教師演講比賽等等,一方面為教師搭自我展示平臺,增進教師的互相了解和支援,另一方面重新詮釋教育與幸福的涵義,激發新教師工作熱情和潛力,為新教師營造幸福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圍,增強教師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識,享受立德樹人的快樂,享受積極教育的神奇力量,推動建設成長共同體。

儀式感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是儀式感。讓教師收穫專業成長的同時,還注重培養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學校每年的教師節,學校都會為老師送上一束鮮花,鼓勵學生尊重和祝福老師,讓每位教師在濃濃的愛中做最亮的“星星”。另外,學校每個月組織一次教師集體生日會,提前準備好蛋糕,佈置好場地,為同月生日的老師一起慶祝,讓教師在甜甜的生日蛋糕和歡快的生日歌中體會甜蜜的幸福。

教師春晚,我們幸福的家園

學校教師春晚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屆,這也將成為我校一項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活動。在學校教職工迎春晚會的快樂幸福大舞臺上,教師展現出課堂外的激情飛揚、多才多藝的另一面,在富有創意的小品、唱歌、跳舞、配樂詩歌朗誦、舞臺劇、服裝走秀等等節目表演中,台下的老師、家屬、學生不斷送來一陣陣掌聲,整個晚會現場充滿著溫情與幸福,充滿著欣賞和感動,這既增進了教師感情,又為教師積蓄力量,以更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新一年的教育工作中奠定了基礎。

學校除了舉行以上活動,還定期舉辦教師節座談會、三八婦女節朗讀者、教師團隊拓展等豐富多彩活動,極力提升教職工職業幸福感、榮譽感、成就感,堅持以教師為“立校之本”,注重人文關懷,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為教師搭建寬鬆、和諧的工作平臺,讓教師擁有充分發展自我的空間,讓教師成為學校事業的支柱!

作為校長,我始終相信:“別人的成長期是三年,我們的成長期是一年,年輕並不代表沒有實力。”在信仰與使命中逐漸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一定能滿懷激情,乘風破浪,開拓創新!近三年來的有關調查和招生情況顯示,家長與學生對教師的滿意率對學校的滿意度逐年攀升,學校正進入一個積極發展快速提升的軌道,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新校積極發展樣態。

作者:謝芳青 周澤珊 供稿:校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