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二孩家庭手足之情面對疫情大考:在摩擦中一起成長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謝洋 | 時間: 2020-06-08 | 責編: 徐虹

樹洞

二孩家庭手足之情面對疫情大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孩家庭中的00後們在這個特殊的學期無法返回學校,只能和兄弟姊妹待在家裏。24小時的“無縫隙”相處,讓“手足之情”更親密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考驗。

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昱子於今年疫情期間發起了一份題為《2020疫情下的二孩生活》的線上小調查,在對800份網路投票統計後發現,疫情期間有48%的受訪家長感到疲憊,尤其在二孩家庭中,感到疲憊的受訪者突破一半。

疲於應付各种家務瑣事的二孩家長,往往容易忽略處於青春期的老大情感需求。有的二孩家庭,因為情感天平的失衡,導致情緒的“火藥桶”一點就燃;有的家庭則因為良好的互動模式,讓面對共同挑戰的同胞手足,在這段特殊時期更加感受到彼此的優點和成長的變化。

青春期的我怎麼就這樣被忽略了?

周惠是昆明市第一中學高一學生,平時住校,每週只能回家1次。儘管父母有時會對10歲的妹妹表現出特別的關愛,但她總覺得自己是姐姐,不該太計較,也沒有把這些煩惱放在心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的這幾個月,周惠突然覺得父母的偏心壓得她有些喘不過氣來。

無論是看哪個電視頻道這樣的小事,還是出門見朋友要不要帶上妹妹這樣的“私事”,每次只要妹妹一鬧,媽媽總會教訓周惠,甚至説她“自私”,不懂得照顧妹妹。這讓她感覺假期過得比上學還累。

一天晚餐時,媽媽給妹妹夾了一筷子西藍花被拒絕後,像往常那樣順手把西藍花夾到了周惠碗裏。“為什麼你們從來不問我,只會把妹妹不想要的東西給我?”一向討厭吃西藍花的周惠,突然情緒失控,大聲地向父母表示完抗議,便撂下碗筷,衝進了房間。

疫情期間,像周惠這樣,由於朝夕相處導致矛盾積累、情緒爆發的二孩家庭不在少數。

從2月初開始,湖北省隨州一中的高三學生孫佳佳每天要通過釘釘進行線上學習。由於課程安排緊湊,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模擬考。這讓她有些透不過氣。

3月的一天,孫佳佳正在上最頭疼的數學課——老師在講函數的教學難點時,兩歲多的妹妹卻在門外搗蛋。她一邊“哐哐哐”地敲房門,一邊還拿著撥浪鼓不停地搖。

本來就頭腦發蒙的孫佳佳,一時間感覺頭都要炸了。她氣鼓鼓地推開房門,訓斥了妹妹幾句。沒想到妹妹哇地一下就哭了,還去向爸爸告狀。

2018年年底,孫佳佳迎來這個意料之外的妹妹時,心裏便有些五味雜陳。她有時會為以後有了個小跟班而有幾分得意,有時又會覺得妹妹偷走了爸媽的寵愛而頗感失落。

平時,孫佳佳下晚自習回到家已經10點多,妹妹早已入睡,基本沒有太多相處時間。可疫情發生後,每天她都能聽到妹妹對各個家庭成員的發號施令——“爸爸,我睏了,抱我上床”“媽媽,我餓了,去衝奶粉”“姐姐,我拉屎了,你來擦屁股”……這些都讓她不勝其煩。

在孫佳佳的印象裏,自從有了妹妹,她和父母再也沒有了身體接觸,父母的手機屏保再也沒出現過她的照片。在她看來,自從妹妹出生後,慢慢地,她覺得自己像在看著他們一家三口過日子一樣。這種委屈、失落和不滿,在疫情隔離的特殊時期,更容易被引爆和觸發了。

瀋陽師範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教授但菲,曾做過一項《二孩家庭父母教養行為》的調查。通過對200名二孩家庭的父母的問卷調查發現,在教養行為5個維度及總分中,父母對兩個不同出生順序子女的教養行為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除管教約束維度二孩顯著低於大孩,其餘互動交流、關注幫助、情感表達等4個維度和教養行為總分均為二孩顯著高於大孩。

“研究表明,父母越多地使用差別對待的教養方式,同胞之間的親密程度就越低。”南寧市第四十四中學專職心理老師蔡祿曉説,她也會經常接到二孩家庭學生的求助。這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有的跟家中的二孩年齡差距較大,父母在養育兩個孩子的時候往往會將精力更多地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由於使用不一樣的評判標準和行為準則,大孩感到自己被忽略,容易有失落感,時間長了就會産生不安全感和嫉妒心理,容易引發同胞衝突。

蔡祿曉説,她在給學生做心理諮詢時,會運用認知療法,引導學生改變思維,讓他認識到,父母更關注家中年幼的孩子,是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本身就需要家人更多的照顧和關心。

父母的愛成為解開心結的解藥

14歲的陳旭陽是上海大同中學初二學生。去年3月,他成了班裏第二個有弟弟的孩子。“班裏一些人説,爸媽肯定不會愛我了。”這讓陳旭陽潛意識裏認為父母更愛弟弟。

疫情發生後,從小容易生病的弟弟突然發燒,體溫連續3天居高不下。陳旭陽的父母每天輾轉于家和醫院,忽略了他。

3月27日,父母晚上10點才到家。一天都沒吃上飯的陳旭陽看到父母還是抱著弟弟,特別委屈。他開始和父母冷戰。儘管每天早上父母都會在桌上留一些錢,陳旭陽視而不見,轉身跑到鄰居家去吃飯,“我才不要用那個錢呢”。

4月2日,父母帶著病情終於穩定下來的弟弟回家。聽到開門聲,陳旭陽立刻跑進房間,上了鎖,就連媽媽敲門也不開。

直到吃晚飯時,媽媽才意識到一直不肯出門的兒子是真“生氣”了。當晚,趁著陳旭陽出來上廁所的間隙,媽媽向他道歉了,講了很多陳旭陽從小到大的故事。他第一次發現原來母親一直很愛他。

因為陳旭陽沒吃上晚飯,媽媽特地給他做了糖醋排骨——一個星期前他在作文裏寫過想吃這道菜。他沒想到媽媽居然注意到了,還記在了心裏。

春節後,孫佳佳的爸爸報名參加了當地的防疫值守任務,白天很少在家。之前並不知道孫佳佳的妹妹鬧騰,打擾姐姐學習。

妹妹找爸爸“告狀”後,原本怕爸爸大發雷霆的孫佳佳沒想到,爸爸不僅沒罵自己,還教育了妹妹一番。

在留意到妹妹喜歡搗蛋後,每逢孫佳佳上課,爸爸就將妹妹抱遠一些,“我不在家的話,就讓她媽盯著。”

孫佳佳喜歡吃番茄,爸爸每天變著法兒給她做與番茄有關的菜:番茄燉牛肉、番茄炒雞蛋、涼拌番茄……“有些不會做,就上網學。”孫佳佳的爸爸説。

這一切孫佳佳都看在了眼裏,“父母的愛把我對妹妹的誤會全部消除了,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如果孩子覺得在家庭教育中,受到了父母的冷落或者不公正的對待,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及時傳達給父母,父母也應該定期關注、主動聽取子女的意見。”但菲教授説,二孩家庭要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家長除了需要減少同胞之間的差別對待外,還需要將對子女的情感適度表達出來,讓孩子能夠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愛護,他們的內心就會充滿安全感,也就不會太計較父母在行為上對兩個孩子照料的不同,也會促使同胞之間學會互相體諒和相互理解。

在摩擦中一起成長,感受陪伴的樂趣

張羽珂是昆明市第十中學的高二學生,弟弟比她小3歲,“我和我弟年齡差很小,從小打到大”。

弟弟特別喜歡玩汽車和樂高積木,每次都纏著姐姐陪自己玩,但張羽珂覺得弟弟大了,還玩玩具很幼稚,總以學業繁忙為由拒絕弟弟。

疫情開始後,張羽珂在家待了近3個月。一開始,她在趕寒假作業,再加上手機的“陪伴”,一點也不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很快,寒假作業做完了,“手機都已經玩到想吐”。張羽珂開始在家尋找新興趣。她將目光鎖定了弟弟的樂高,正好弟弟也有意邀請她一塊拼,他們便開始了樂高積木之旅。這比張羽珂想像得要複雜得多。她是樂高積木“新玩家”,好多步驟都不會做,弟弟便在旁邊耐心地指導她。姐弟倆齊心合力,很快就把一個完整的樂高積木拼好。但他們發現,遙控賽車有兩種拼法,他們只接好了其中第一種遙控履帶賽車。“我覺得和弟弟一起玩太好玩了,就馬上開始拼第二個”。

“以前我老是覺得弟弟笨笨的,現在才發現他好聰明!”張羽珂有些驚訝地説,弟弟給她打開了另一扇興趣之門,讓原本單調無聊的隔離生活變得豐富有趣起來。“儘管免不了磕磕碰碰,但還是有個伴更好!”她説。

李艾是南寧市新民中學初二學生。姐姐比她大5歲,在四川大學讀大一。平時的寒暑假,姐妹倆一起在家時,每天都要吵架,誰都不服輸,經常冷戰三四天。疫情暴發後,姐妹倆都無法返校。李艾本已以為“要被我姐罵一個假期”,但這次從放假至今,她居然沒和姐姐吵過架,感覺姐姐像“換了個人”。

每天早上,李艾的姐姐看到父母冒著風險,早早地出門工作,既擔心又心疼,覺得自己“得擔起責任,畢竟我都快20歲了,得知道照顧妹妹,給爸媽減輕壓力”。

讓李艾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天早上7點多,還在熟睡的李艾被姐姐拍醒,讓她趕快起床吃早點。李艾被嚇了一跳,在她印象中,姐姐從來不會叫自己起床,更別提做早飯。

桌子上有3份早點,姐姐一邊催著爸媽吃飯,一邊提醒他們出門工作不要忘記戴口罩。“那一刻,我覺得有個姐姐真的好棒!”

每天早上很早姐姐就要起床煮早餐,李艾便和她商量,一人負責一個星期的家務活兒。“我現在很不想回學校,也不想姐姐回去上學,真到那天,我肯定會哭得稀裏嘩啦。”

《2020疫情下的二孩生活》調查顯示,有31%的受訪父母表示,疫情期間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親密。疫情給家庭帶來了一段意料之外的時光,兩個孩子的相互陪伴,給沉悶的居家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蔡祿曉老師看來,和二孩家庭相比,很多城市的獨生子女家庭,由於父母工作較忙,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缺乏同齡人陪伴,內心容易産生孤獨感,而二孩家庭的孩子間,即使有摩擦,但一起成長,會感受到更多彼此陪伴照顧的樂趣。

(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中學生皆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實習生 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