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幼兒居家防疫不能忽略運動和心理引導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 時間: 2020-03-30 | 責編: 徐虹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幼兒園延期開學,孩子們待在家中不能出門活動,孩子們缺少了幼兒園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和教學,更無法開展使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運動和各種運動遊戲。連續15—25天缺少體育運動,孩子們的身體狀態,尤其是心理狀態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超出青少年一兩倍,超出成人可能3—5倍。因此,孩子在居家防疫期間,有兩件事情家長責無旁貸,必須高度重視。

孩子不能長時間缺乏運動

孩子們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知識性內容可以少學,但體能鍛鍊一天也不能沒有。現代幼兒教育中,要把讓幼兒具備強健體魄和良好的運動興趣、運動習慣作為第一教育目標。孩子健康的心理來自健康的身體,沒有健康的身體就不會有健康的心理,更不會有全素質優勢發展。

幼兒每天運動1.5—2.5個小時。對於3—6歲的幼兒,每天戶外運動在1.5—3個小時為最佳。這對於強健孩子的體魄、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綜合適應能力非常必要。現代醫學和運動學50年前就給出了科學的論斷。筆者開展了多年幼兒關鍵期創新學術研究,研究表明:3—6歲是幼兒運動興趣、運動習慣、運動認知和基礎運動技能産生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幼兒得到科學、系統、適時的培養,幼兒的運動習慣、運動認知和基礎運動技能將得到最佳的開發,這種運動興趣、運動習慣將持續人的一生,而一旦錯過將難以補償。

我國很多大中小學生不愛運動,沒有良好的運動興趣、運動習慣,每天運動的時間不到一小時,綜合體質連續25年持續下降,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這與3—6歲沒有建立良好的運動興趣與運動習慣有直接的關係。3—6歲的幼兒連續15天缺少體育運動,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將受到很大的影響。以前建立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將明顯減退。因此,雖然孩子在家中也不能長時間遠離運動。

身體健康是其他能力發展的基礎。多年來,中國中小學生和大學生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時有出現,研究發現:這些有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學生有25%左右是因為缺乏運動造成的。筆者稱之為“運動缺乏型心理問題”。這些具有“運動缺乏型心理問題”的孩子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3~6歲沒有建立起良好的運動興趣、運動習慣和運動認知。矯正的方法也很簡單,這些孩子只要長期堅持運動,許多心理問題就能逐漸得到緩解和治愈。

孩子需要心靈指引和情感激勵

疫情期間,恰是培養孩子同情、感恩、善良、誠信、公正、利他等心理品質的重要時期。面對重大災難,幼兒從家長的語言和行為,以及各種媒體的宣傳報道中,會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焦慮,他們更需要心靈的指引和情感的安撫和激勵。心理品質六大核心要素的發展關鍵期都在7歲之前,7歲之前培養每一個孩子具備這些心理品質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面對大災重災,一個國家公民心理品質的發展水準,決定了戰勝災難的無可替代的精神力量。古今中外,人類從來就是戰勝災難,從災難中崛起,從災難中復興,走向新的夢想。心理品質是人類良知的綜合體現,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和動力,也是每一個公民成為真正的社會人、法治人、道德人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同情、感恩、善良、誠信、公正、利他六大核心要素組成。

同情,是指對他人的不幸、苦難産生理解、關懷的情感並會付出一定的幫助和關愛。同情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第一要素。感恩,是指對別人給予的幫助和關愛表示感激,並對他人的幫助努力給予回報。感恩是一個自然人成為社會人的第一要素。善良,是指心地純潔和善,對他人不懷有惡意心態,沒有惡意語言,更沒有惡意行動,同時對自己無心所犯的錯誤真誠抱歉並努力改正補償。善良是一個人生存的第一保障。誠信,是指真誠、實在、尊重事實、實事求是,而且信守承諾,講信用。誠信被譽為是每個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誠信是一個人和一個民族成功發展的第一動力。公正,是指公平正義沒有偏私,依法依規,人人平等,沒有特權。公正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基石。利他,是指在利益面前,在危機面前,能夠放棄自己的一些得失或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救助他人。利他是一個人昇華的體現,是走向大公無私的第一步。

這次疫情,許多一線醫務人員、公安幹警及領導幹部,都表現出了優秀的心理品質,他們所表現出的是戰勝災難的無窮力量,為所有人做出了榜樣,鼓舞、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自覺投入到防治疫情的戰鬥中。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代表,值得全世界人民學習和敬重。這也更加提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重視孩子的心理品質的培養。

推薦6種適合幼兒居家的運動方法

給家長們推薦六種3—6歲幼兒適合居家的運動方法。

第一種方法:雙腳連續跳障礙

具體做法:家長準備5個障礙物,每隔20釐米擺放一個,高度在8—15釐米(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選擇)讓孩子連續往返跳3次。

第二種方法:提物平衡走

具體做法:家長準備4—6個15—25釐米高的小凳(或其他堅固物品),讓幼兒雙手各拿一個小物品側平舉,在小凳子上往返走三次。

第三種方法:投準

具體做法:家長準備直徑20釐米左右的塑膠盆或筐(或其他物品)讓幼兒相距2—4米(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讓幼兒左右手輪流向塑膠盆中投擲沙包或小球等物,每次左右手各投擲10—20 個。

第四種方法:親子手膝爬

具體做法:家長準備3—5米的瑜伽墊(或在乾淨的地板上),家長跟孩子一起比賽手膝向前爬,然後再倒爬,反覆3次以上。

第五種方法:枕頭大戰

具體做法:家長和孩子各準備稱手的枕頭各一個,孩子先追打家長,家長在房間裏奔跑躲閃,家長被打中十次後,改為孩子在家中奔跑,家長追打。

第六種方法:親子足球

具體做法:家長和孩子對面站立,足球在兩人中間,家長先用左腳踏球一下,然後收回,孩子再用左腳踏球一下,然後收回。反覆10次後,改為右腳。踏完球後,家長與孩子相距1—3米,做傳球練習,要求孩子儘量盡力做到用腳弓、腳背踢球。同時,引導孩子踢球的力度和準確度。

責任編輯: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