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中國好校長楊文普: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12-16 | 責編: 張希臣

2019年12月12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中國網教育頻道承辦,北京京師匯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聚贏恒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禮讚70年,築夢新時代”2019年度中國好教育頒獎盛典在北京召開。活動當日揭曉了 “2019中國好校長”“2019中國好教師”獎項。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七里河小學王俊莉等20位校長,貴州省興義市紅星路小學萬峰林校區黃仕鮮等20位教師分別榮獲“2019中國好校長”、“2019中國好教師”榮譽稱號。當天,他們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採訪。

楊文普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中學校校長

中國網:您先自我介紹一下。

楊文普:創新是民族的發展,做老師最大的責任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我叫楊文普,18歲教書,從小學老師到中心校校長,從教研室主任到縣中的校長,我現在是河南省南陽一中的高中校長。這麼多年來,我做了一件事,就是怎麼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和創造力。

中國網:您這次獲得“中國好校長”的稱號,您的感受是什麼?

楊文普:我感到成果太大了,讓我承受不起。但是“中國好校長”是我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標。

中國網:您的教育初心是什麼?

楊文普:我的教育初心,就是我剛才説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創造力。2019年我感到最高興的事情就是,這麼多年來,我們緊緊圍繞著培養學生創新力教學的方法,我們的團隊獲得了國家基礎教育成果獎。對於學生來説,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沒有預習提綱,沒有早學晚思,而是通過學生們自己自學,深度自學課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探究問題,通過合作解決問題。 最後要像小老師一樣,像高考的專家一樣編譯習題,整個的過程就是學生向老師大膽的挑戰,質疑問題。經過多年的實踐,很好的提高了教育水準。

中國網:您接下來的教育計劃給我們分享一下。

楊文普:剛才説的這些方面,我們圍繞以德樹人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用問題的眼光來看世界,發現社會上真實東西,判斷哪個是好的,哪個是差的。還要用問題的眼光圍繞哪些是為民族、為社會謀幸福的這些方面,搞一些調查研究、發明創造。我們學校每年都有200多個學生拿到國家的發明專利,獲了“小小科學家”的稱號,這使我感到非常欣喜。下一步,我們要圍繞這個目標,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我對我的學生有一個夢想,就是在我30年後,我可能走不動的時候,我就在電視機前看到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裏面説我們中國的學生獲得諾貝爾獎,我們國家獲得世界重量的重大課題發現,打破當前西方許多國家對我們的科技封鎖。這種教育方法如果在千千萬萬個學校推廣,那麼我們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是一個創新型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