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來自全球高校的中國大學生 行路萬里丈量祖國發展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8-18 | 責編: 王靜

中國網8月17日訊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國的發展帶給人們翻天覆地的新生活。世界百年大變局,面對全球發展變革,中國正在承擔著更多的使命和責任。面對國內發展的轉型升級,中國大學生以積極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國國情,發現中國新機遇。

2019年8月,中國大學生公益行動-金牌實習生,從北向南走進中國重點區域和産業。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師範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法國雷恩國立應用科學學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全球3個國家9所高校優選的金牌實習生,跨越能源、經濟、工程、新聞、中文等專業領域,行程7000公里,在成長實踐中,用腳丈量祖國的發展,親身了解國家發展對於人才真實的期盼。

深入中國西北邊陲,實踐擔當大格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實踐中,金牌實習生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來到位於中國西北邊陲的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柯坪縣是維吾爾族、漢族等多民族集聚區,是國家重點扶貧縣。2019年是駐村工作隊在柯坪扶貧幫扶的第6個年頭,駐村隊員來自中國石化西北油田,與村民們一起生活一起勞動。建設幼兒園,引進服裝廠,通過教育扶貧、産業扶貧、就業扶貧,隊員和村民從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信任和交融。“一直説扶貧是攻堅戰,來到新疆,走過幾百公里的戈壁和沙漠,我才理解打好攻堅戰的難度和重要性。看到駐村隊員帶著村民想辦法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深入村民家中去了解村民的真實想法,開始明白‘擔當’二字。脫貧改變的不僅是村民幾代人的生活,更是中國穩定發展、民族融合的保障。我們需要有擔當的大格局。”來自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郭乃菁在深入喀拉庫提村、上庫木力村、托萬巴格勒格村和玉斯屯巴格勒格村後説出了自己的感悟。

大學生在新疆阿克蘇柯坪縣村民家中乾農活

探訪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傳承革新是實踐目標

新一輪技術變革成為各國博弈的主戰場,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是重中之重。實踐中,金牌實習生走進位於北京的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重點探訪了國家技術進步特等獎——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及應用的核心研發團隊。此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和法國對於芳烴成套技術長達40年的壟斷,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芳烴是化學工業重要根基,對於紡織、醫藥、國防等領域具有戰略價值。中國作為紡織大國,掌握此技術,確保了産業鏈完整以及經濟結構安全。“科學家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技術創新要腳踏實地,需要視野開闊,還要有團隊合作能力,人不能成為孤島。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傳承前人的經驗,發現新的待解領域,不斷革新。”來自法國雷恩國立應用科學學院的博士生、中國留學生王鵬志在向鬱灼、劉中勳、王德華等芳烴技術核心研發團隊專家取經後,觸發了對於自身研究學習的重新定位。

走進海南自貿區,實踐中發現機遇

海南自貿區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推動中國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部署。自貿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的引進和留駐成為自貿區穩健發展的保障。金牌實習生到訪位於自貿區的海南煉化。海南煉化是中國重要進口原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是海南經濟發展龍頭企業。在新加坡-上海-大阪國際航運主線上,海南煉化是世界船舶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航運的第一節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蒙鶴洲思考自身的發展,“以前的海南對於我只是一個旅遊島,這一次我看到了海南更多發展機會。碧海藍天和經濟發展是可以共融共生。我以所學優勢在東南亞區域,可以參與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産業連結。

大學生在海南煉化原油碼頭與一線工程師交流


“在實踐中推動中國4000萬大學生成長成才,共建人才生態圈”是中國大學生公益行動-金牌實習生的主旨。媒體、高校、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正在形成合力助力國內青年實幹能力增長,同時帶動更多海外中國留學生回國了解國情,定位中國更多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