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朋友牽線是戀愛困難的解藥 90後佛係相親紀實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陸宇婷 | 時間: 2019-08-09 | 責編: 劉昌

原標題:朋友牽線也是戀愛困難的解藥 90後佛係相親從握手到牽手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王美樂在上一段戀情結束後一直鬱鬱寡歡,終日以淚洗面。暑假期間,舍友張婉不忍看王美樂逐漸消瘦,邀請她加入自己和男朋友的旅行。為了不讓美樂太尷尬,張婉的男朋友叫上了自己的單身舍友石梓,撮合兩人的意圖不言自明。

一趟旅程下來,經歷了驚險刺激的卡丁車、妙趣橫生的德州撲克後,王美樂和石梓互相萌生了一層淡淡的好感。“回去之後還總是想到她,覺得以後見不到太可惜了。”動心的石梓在旅行結束後繼續和王美樂保持聯繫,並表白成功,在大三開啟了自己的“黃昏”初戀。

在人文社科院校讀研究生的小方和男朋友的相識也源自於朋友的牽線。實習期間,小方和實習老師一見如故,迅速打成一片,成為好友。聊天的時候,小方時常吐槽自己的學校男生太少,找不到男友。過年的時候,小方甚至懷著好奇心加入了一個“寒假相親群“。有一天,實習老師突然和她説:“你別著急相親,我給你介紹一個人。”

看起來,第一批焦慮的90後開始踏入了“朋友牽線“的環節,單身多年的難題終於有了“長輩介紹”以外的解決方案。

朋友牽線:戀愛困難的一劑解藥

小方十分認可朋友牽線這種認識戀愛對象的方式,也很感謝實習老師的介紹。她認為,對於開朗外向的人來説,認識、發展潛在對象沒有太大困難,但是對於和自己一樣內向、不善於擴大朋友圈的人來説,很多時候都非常“無力”。如果有朋友能介紹到合適的人,則是一件再開心不過的事情了。

和王美樂在一起之前,石梓沒有任何戀愛經驗,如果沒有朋友們的牽線,自己可能根本不知道怎麼去“搭訕”美樂。石梓對美樂唸唸不忘,但是追求起來還是十分跼踀:“我拙劣搭訕的時候,幸好她都回應我了。第一次出去吃飯,我也沒怎麼説話,都是她在説。”

拋開自身性格因素不提,身邊趨於固定的交際圈也限制了很多人的想像力。人文社科類院校美女如雲,而理工科院校則正相反。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在一個環境中待久之後,身邊的圈子就逐漸固定了,萬花叢中一點綠是難以找到的風景,直男們往往望眼欲穿也望不到一個“丁香般的姑娘”。

今年6月,本科畢業的鄭珂把脫單的希望放在了研究生院校,即將離開人大去清華就讀的她希望自己能“順利找到一個清華男友”,並在多個閨蜜面前拍胸脯保證,“等我找到男朋友了就給你們介紹。“

這種“脫單了不能忘記好姐妹”的心理則是很多“年輕紅娘”的真實心理寫照。

定向介紹:朋友把關,我放心

一般有著能達到搭線高度的革命友誼的朋友之間都比較了解,知道朋友想要什麼類型的對象,適合怎樣的人。在介紹之前會“認真物色”,相當於認識之前就有了一個“把關人”,高效率的同時多了一重保障。

小方的實習老師是一個中央媒體的編導,“老師看人比較準,這是他第一次牽線,就成功了。”他撮合小方和男友的主要原因是他倆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性格也比較像。小方喜歡攝影,而男朋友是攝影專業、從事攝影相關工作的。

豆瓣“相親後的吐槽”小組中一篇詢問“長輩介紹相親和朋友介紹會有區別嗎”的帖子中,最高讚回答為“朋友介紹看性格更多,長輩介紹看條件更多”。答主“會女工的沈嫦娥”覺得朋友介紹的成功率會高一些,這或許也是朋友牽線能夠進入年輕人心理防線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高讚回答的豆友“小離開”分享了自己的相親和被牽線經歷。爸媽是白手起家,挑選介紹對象的時候講究門當戶對,“熱衷於介紹鳳凰男,超過175的男生會怕我過得不幸福主動幫我回絕”。顯然,“小離開”看不上父母介紹的這些相親對象。除了父母,“小離開”的朋友也會給她介紹一些“經濟適用男”,他們大多“有房有車顏值不錯”。

“感覺男朋友就是一個男版的我。”在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就讀的小汪和剛工作一年的男友老王相識于一場朋友刻意安排的4人飯局。兩個人都屬於“能侃會嘮”的社交達人型,初次相遇就已經天南海北地討論各種話題。當天飯局結束,兩人獨自來了場深夜散步,打趣自己被好朋友“介紹”這件事,同時也互相確認了眼神,定下了關係。

確定關係之後的一段日子,兩個話癆偶爾也會不知道怎麼尋找更多的共同話題,這個時候牽線的朋友就成了一個天然的話題源泉。也會經常一起出去玩,省去了“把男朋友介紹給好朋友,讓對方融入自己圈子”的步驟。

功敗垂成:怎樣的牽線才是高品質

朋友的把關更像是一個基本的“條件連線題”,然而某方麵條件的合適並不能保證介紹的成功率。阿梓曾經試圖撮合初中同學和大學同學。這道連線題的兩端分別是“想找個北醫的男朋友”和“恰好就讀于北醫”。3個人一起吃了頓飯,但由於缺少控場能力強的社交達人,場面比較尷尬,到後來變成阿梓和初中同學暢聊當年。飯局結束以後被介紹的兩人也沒有後續發展。那之後,阿梓再也不嘗試撮合別人。

希望讀研後找到男朋友的鄭珂也有過一次被牽線的經歷,兩人連同介紹他們的一對情侶一起去圓明園划船、吃了飯。後來男生問中間人要了鄭珂的微信,但兩人的聊天記錄最終也止步于剛加好友時的問候。

90後公務員小米和老公是通過同事的介紹認識的,但在遇到老公之前,小米還有過兩次失敗的被牽線經歷。第一段失敗的原因是雙方都沒有太大的化學反應,而且小米覺得對方的聲音“真的很難聽“;第二段則是因為三觀不合,見面後發現對方是一個過於狂妄自大的人,並且和前任藕斷絲連,“當天就直接跟他説不合適了”。

“朋友介紹這種方式有一定的認可度的一個原因是,對於十六七歲到二十六七歲的年輕人來説,‘同伴影響’很重要。過了這個年齡段之後,這種方式就不一定那麼合適妥當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學博士張莉表示,“另一個原因是它氛圍更輕鬆,大多發生在大家喜歡的‘出去玩、聚餐’的場合下。“

張莉也肯定了朋友介紹的好處,它有利於年輕人擴大社交圈,也沒有了父母相親時候強烈的功利心,“只不過是多了一條認識朋友的途徑而已,談成談不成也沒有太大的壓力”。而張莉覺得年輕人在戀愛對象的選擇上,傾向於“好感”導向,更加“注重眼緣”。但是,“眼緣”這種第一印象在90%的情況下都是不靠譜的,還是在長時間交往了解各方面以後,才能建立更持久的關係。

小方最初心動的節點是第一次見面的一個細節。他們在學校內碰面,一起走到餐廳。當時是初春,風還很大,吹起的沙子迷了小方的眼睛,個子高高的男生很自然地走在她面前,幫她擋風,讓小方感覺“很溫暖”。就這樣,兩人跨過了最初認識的尷尬期。後續,小方覺得自己能夠接受男生的最大原因是“他懂得接梗,你説的話他能懂,交流起來很舒服,沒有隔閡”。

在張莉看來,朋友介紹的成功率取決於朋友和自己的相似性,交際廣泛的人和只願意與自己類似的人交朋友的人,評判他人的角度會很不一樣。還有一個風險在於,你在朋友面前的狀態和戀愛時的表現會有很大差異。

“從理性的角度來説,一個人在談戀愛的時候,除了跟那些你看上去喜歡的人談,也應該跟那些與你不太一樣的人談,尤其是在自己社交圈子比較窄的時候。接觸和自己差異大的人,對自我認識和世界觀上都會收穫新的角度。接觸的人越多,積累的經驗越多,對愛情的感受和把握也會更成熟。”張莉表示。

陸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