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當外國老師看到中國媽媽的拳頭時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楊傑 | 時間: 2019-08-07 | 責編: 劉昌

原標題:當外國老師看到中國媽媽的拳頭時

當外國老師看到中國媽媽的拳頭時

中國媽媽的教育焦慮一直呈井噴之勢,凡是跟教育有關的文章,不管是“海淀娃”,還是“順義媽”,都能輕易刷爆朋友圈。教育行業也是發了紫的紅海,大街小巷貼著宜家宜室的明星照片,推廣他們代言的線上少兒英語培訓公司。

很多時候,媽媽們自己英文不太行,出國點菜只能“this,this”,卻能熟練背誦雙語幼兒園排名。老母親們費勁巴拉只有一個願望——把孩子培養成擁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

層出不窮的線上教育平臺樂於配闔家長的國際化雄心。比如支付34900元,你的孩子每天都能有25分鐘與外教線上交流,而且外教必是純正北美口音,廣告上一水兒的金髮碧眼白人小姐姐,讓你身處出租房也能感受紐約曼哈頓吹來的海風。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到2022年,線上輔導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14億美元。前不久,美國教育垂直媒體EdSurge發表了一篇文章,講的正是中國瘋狂的線上英語教育。原來,一個小小的攝像頭不僅是中國娃窺探國際化的前哨,也是外教體驗中國式教育的窗口。

“每當孩子回答錯誤,媽媽就在旁邊打他後腦勺。”一位外教驚訝地説,他們見識過的武器還包括塑膠衣架、作業本、遙控器等一切手邊物品。

有一次,一位家長打著打著,忽然意識到什麼,趕緊用手遮住攝像頭,畫面只傳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和哭喊,外教在這邊嚇得快創傷後應激障礙了。

家長們隨時揚起的拳頭衝破了某種國際化的假像。當他們想用英文把孩子裝扮得更洋氣時,自己的巴掌卻還是那麼落後和不體面。

不體面不僅表現在此。當有些平臺需要搶課時,家長們用腳投票,外教也分成三六九等,比如金髮最好,褐色頭髮都接受不了。還有的家長總結,最好選擇跟男外教學習,因為美國當代女性的英語腔調過於浮誇,誤人子弟。

中國媽媽才不管什麼政治正確不正確,不知道他們能否分辨出外教是東海岸的口音還是南部的方言,顯然,皮膚的顏色比口音更好辨認。

龍應臺曾經説過,語言不是木棍,語言是活生生的千年老樹,盤根錯節、深深紮根在文化和歷史的土壤中。移植語言,就是移植文化和歷史,移植價值和信念,兩者不可分。

從宣佈獨立的那一刻起,美國就流淌著“多樣”的血。它的子民中有歐洲移民、非洲勞動力以及印第安土著。它生來便努力包容著不同膚色、語言、文化背景、信仰,以及千差萬別的生活方式,孕育出最國際化的都市。

而在中國,有人以為漢字下面有英文就是國際化;以為吃著西餐喝著星巴克就是國際化;以為引進幾臺進口設備就是國際化;以為中國大學有外國學生就是國際化;以為跟著外教學英語就是國際化。

中國父母們可以不懂英語,但比讓孩子學會純正英文更重要的,是讓後代擁有國際化的胸襟和包容。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也許最好的教育並不是昂貴的課時費,而是讓孩子看到你如何包容地看待世界。就算從未出過國,內心沒有國界,那也是國際化。

據説,美國本土的教師,很少説“你得聽我的”,隨手打一巴掌更是嚴重事件。當出現分歧時,他們更願意問,“你為什麼這麼想?”

他們從小教育孩子,沒有哪個人種更優秀,沒有哪種信仰更真實,沒有哪個職業更高尚。我們認識並接納彼此的不同,大家互相尊重。

也許這才是孕育出國際化的基因。

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