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看!清華大學的這輛自行車“成精”了!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8-05 | 責編: 劉昌

歷經多年努力,我國科學家研製成功面向人工通用智慧的新型類腦計算晶片——“天機芯”晶片,而且成功在無人駕駛自行車上進行了實驗。

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團隊的相關論文《面向人工通用智慧的異構“天機芯”晶片架構》,8月1日在國際期刊《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實現了中國在晶片和人工智慧兩大領域《自然》論文零的突破。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

“類腦計算晶片”是借鑒人腦的資訊處理機制發展的新型計算晶片。“就像人類大腦中的神經元,一個神經元能連接上千個神經元,能夠實時傳遞脈衝信號,保持豐富的編碼機制。”施路平説,“這些是我們研發‘天機芯’的重要參照。”

這項開創性研究得到了外國科學家的高度評價。憶阻器主要發明人、曾在惠普工作的權威專家理查德·斯坦利·威廉姆斯評價説:“將這些功能結合在同一塊晶片的方法令人讚嘆。”

“天機芯”第一代、第二代産品分別於2015年、2017年研製成功。經過不斷改進設計,目前的第二代“天機芯”具有高速、高性能、低功耗的特點。

進入實驗階段,施路平團隊用一塊“天機芯”作為一輛無人駕駛自行車的“大腦”,進行了包括視覺目標探測、目標追蹤、自動過障和避障、自適應姿態控制、語音理解控制、自主決策等功能在內的跨模態類腦資訊處理實驗。

  天機晶片單片(左)和5x5陣列擴展板(右)

“未來‘天機芯’的發展方向,是為人工通用智慧的研究提供更高能效、高速、靈活的計算平臺,還可用於多種應用開發,促進人工通用智慧研究,賦能各行各業。”施路平説。

根據清華大學新聞網8月1日的報道,研究團隊通過這輛“類腦自動行駛自行車”,建立了一個“異構可擴展人工通用智慧開發演示平臺”,為學界提供了一個發展人工通用智慧的平臺和思路,將能促進人工通用智慧研究,從而賦能各行各業。

這也許才是“天機芯”真正的價值和突破所在,在《自然》雜誌網站上登載的論文簡介顯示,發展人工通用智慧的路徑目前主要有兩條:一種是以神經科學為基礎,儘量模擬人腦;另一種則是基於電腦科學,讓電腦運作機器學習演算法。

二者各有優缺點,但將兩者融合被公認為是最佳解決方案之一,“天機芯”就是這樣一款支援融合計算的晶片——這是當前人工智慧晶片做不到的。

它有多先進呢?數字説明一切。

相比于當前世界先進的IBM的TrueNorth晶片,“天機芯”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頻寬提高至少100倍。

一時間,“天機芯”優異的表現,讓“不明覺厲”的中國網友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而在海外社交媒體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也忍不住為中國的這一新突破鼓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