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自2005年以來 近300名清華、北大學子應徵入伍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作者: 劉婧 | 時間: 2019-08-02 | 責編: 徐虹

自2005年以來近300名清華、北大學子應徵入伍

別樣青春軍旅情

穿上戎裝,背上行囊,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自2005年以來,清華大學已有184名學子響應國家號召應徵入伍,北京大學也有114名學子投筆從戎。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週年,在8月1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走進這些清華、北大學子的軍旅生涯,感受他們別樣的青春。

聶智傑:

面對每一個挑戰

每逢建軍節,聶智傑所在的西沙連隊都會舉行盛大的升旗儀式。注視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聶智傑心中洋溢著自豪。

2015年,來自山西運城的聶智傑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英語專業。初入大學校園的聶智傑和大多數同學一樣,也經歷著從高中生向大學生的轉型。大二時,聶智傑被學校的徵兵宣傳吸引。當穿著整齊軍裝的退伍師兄師姐將大學生徵兵宣傳冊遞到聶智傑手中時,他心中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家中有幾位哥哥都曾是優秀的軍人,從小到大,他們經常給我講軍營裏的故事。這讓我從小就憧憬著,有朝一日也能體驗這樣的生活。”為了更加直觀地感受軍營生活,聶智傑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航海實習。隨著軍艦出海的日子裏,聶智傑在甲板上眺望晴空與藍海,感受風暴與破浪航行。2017年,聶智傑正式入伍,他所在的連隊是西沙一個肩負警衛勤務和機關業務保障的特殊連隊。

從城市到小島,聶智傑表示,儘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最初的幾天仍充滿著不適應。面對著寂靜而孤獨的小島,略顯荒涼的訓練場,酷熱的天氣……這一切都使得聶智傑對原本期待中的軍旅生活有了更真實的理解。“生活少了很多精彩,多了很多局限。”在初入軍營的新鮮勁兒過去之後,聶智傑不由得感到茫然無措。也許在外人眼中,每日與聶智傑相伴的,只有一望無際的海平面和東升西落的太陽。

但聶智傑看到的遠遠不止這些,他感動於身邊每一個“老西沙”默默堅守的事跡。正因為有他們的付出,這座小島從荒涼的白色珊瑚貝殼沙堆積島,到通過播種作物、改善土壤,一步步被守島官兵建設起來。每一次小小的改變都讓這裡變得更美好一點。

“西沙背後就是我們的祖國!”每每想到這裡,聶智傑很快調整了心態,以最積極、飽滿的態度面對守島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克服每一重困難。聶智傑掌心的老繭在艱苦的訓練中一次次被磨破,身上同一處傷口也經常因為同一個戰術動作的訓練而反覆開裂,但聶智傑從未因此減少參加團隊訓練。

在外人看來,聶智傑的軍營生活有點單調乏味,但他本人卻並不認同。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並非乏味,物質生活的相對困難更襯托出精神世界的豐富。

聶智傑曾以為自己所學的英語專業在部隊中沒有用武之地,可在閒暇時光,聶智傑和戰友們總是圍坐在一起,從“Chinese Navy”開始,用英語和軍旅生活結下更加濃厚的情緣。

李高傑:

希望開出自己的花

2005年的一個早晨,清華校園裏熙熙攘攘,初入大一的土木工程系新生李高傑偶然之間瞅見了主幹道上的一條橫幅:“依法服兵役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神聖責任。”

同年11月,國家首次出臺面向高校學生招收新兵的規定,這讓父親是軍人的李高傑興奮不已。沒有太多猶豫,他在報名徵集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就這樣,“李高傑”成為報名徵集表上的第一個名字,他也成為清華園裏的首批義務兵。

初入部隊的李高傑,帶著清華的光環,一時成為連隊裏的風雲人物。彼時才19歲的他,卻不太適應軍營中嚴格的管理與高強度的訓練,於是,他與班長在操場上聊了一夜,從訓練到生活,從個人到集體。在班長的啟發下,他豁然開朗:在軍隊中,真正的尊重來自於認真的態度和踏實的成果。謙遜肯幹,才能在這裡找到真正的歸屬感。從此,李高傑開始真正融入部隊生活:40℃的夏日,他每日喝藿香正氣水,穿著防化服進行防護訓練;寒風凜冽的冬日,他作為連隊的擎旗手,舉著旗子帶大家徒步100公里拉練,手臂發酸,滿腳血泡,卻依舊咬著牙走完全程。

退伍重返清華後,他依舊不忘部隊生活,將手機鈴聲設置為“軍營集合號”,並夢想著有一天重返部隊。2010年暑假,闊別軍營兩年的李高傑抽身來到新疆軍區,渴望能到最艱苦的地方體驗官兵生活。沒有前往邊防團的車費,李高傑就在工地上埋頭苦幹6天;找不到邊防團的連隊,李高傑就一個人坐大巴十幾個小時四處探問,終於來到了海拔5390米的西北邊防哨所,與邊防官兵“零距離”接觸。畢業之後,上級機關安排李高傑去後勤院校進修,被李高傑婉言謝絕。對李高傑而言,“當一名指揮員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終於,他走進了西安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學院,培訓結束後直接來到海拔2600米以上的喀喇崑崙山,成為崑崙山脈上一朵傲放的雪菊。現在,李高傑仍在新疆軍區,在崑崙山間擔任副營長。李高傑説:“我希望能和這雪菊一樣,把高寒扛過,把缺氧扛過,然後開出自己的花。”

文/本報記者 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