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要聞 >

教育部:高校要加大鄉村振興領域學科的投入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吳雨航 | 時間: 2019-06-13 | 責編: 劉昌

中國網陜西6月13日訊(記者 吳雨航)“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要加大鄉村振興領域學科的投入;佈局一批鄉村振興領域創新平臺。”12日上午,教育部“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1+1系列發佈會召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計劃時表示。

據悉,目前,我國已經有30余家單位制定了服務鄉村振興方案,13家單位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

教育部“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系列發佈會現場。吳雨航/攝

2018年歲末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計劃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引導高校深度參與和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逐步完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佈局,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支撐和保障。

雷朝滋司長在發佈會上介紹《行動計劃》進展情況時表示,高校是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之一,近五年高校在農業領域獲得國家科技獎勵66項,佔相關領域授獎總數的46%。在2017年我國農業科學15項重大進展中,高校牽頭完成了7項。

同時,高校創新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大力推進校地、校所、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並通過“專家大院”“科技小院”等多種農業科技推廣做法,將高校創新成果和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産業動能。雷朝滋司長介紹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39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共建設了各類實驗站300余個,院士、專家工作站500余個,各類農業推廣示範基地和特色産業基地近1400個,服務涉農企業1700余家,示範推廣新成果1萬餘項,新增産值近6000億元。

在鄉村振興戰略研究方面,雷朝滋司長表示,高校已經成立鄉村振興相關的研究機構百餘個;並搭建“鄉村振興戰略論壇”等平臺,組織開展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交流,通過深入開展政策研究和理論創新,為政策制定提供研究支撐。

此外,高校還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一帶一路’農業企業合作聯盟”等國際化合作平臺,近20個國家的近百所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參與。

提到下一步工作計劃時,雷朝滋司長強調:“要把推進《行動計劃》的具體落實作為今後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來抓。”

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援,引導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相關學科的投入;鼓勵高校通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資源,加強對從事鄉村振興相關基礎性研究、技術推廣研究的科技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的穩定支援。佈局一批鄉村振興領域創新平臺,建設交叉研究的前沿科學中心。另一方面,加快一流農業大學、一流農業學科的建設;支援高校組織專家學者、科技服務團、博士生服務團等隊伍,深入貧困地區,發動企業、校友等多方力量,幫助貧困地區打造新産業、完善産業鏈、拓展農業功能、發展新型業態,展現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