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教育資訊化2.0背景下課堂教學的創新與重塑研討會圓滿結束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6-06 | 責編: 曾瑞鑫

為進一步落實我國的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助力全國中小學實現資訊技術驅動的教育綜合改革,6月1日,由中國網教育頻道聯合校長派·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主辦,開課啦教育協辦的"教育資訊化2.0背景下課堂教學的創新與重塑"主題研討會在杭州舉辦。

教育部中國教育資訊化雜誌社社長週一,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研究院副院長施建國,杭州公益中學校長潘志平,開課啦教育研究院院長竺浩強,以及來自浙江各省市的十余位中學校長齊聚杭州公益中學。 

此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包括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解讀;資訊化手段促進下的教與學模式變革與創新;慕課、微課等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路徑與方法;混合式教學、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與案例分享;教育資訊化2.0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資訊化2.0下的教學管理創新幾方面。

教育部中國教育資訊化雜誌社社長週一

週一:個性化教育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

教育部中國教育資訊化雜誌社社長週一作了《教育資訊和大數據推進個性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的報告。他認為,只有實施個性化教育才能培養出具備創新型能力的創新人才,而因材施教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資訊化應該促進因材施教育理念的落地實施。大數據使教育研究從宏觀走向微觀,從群體走向個體,通過構建教育領域相關的數據模型,探索教育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對教育教學決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撐,為教育提供了個性化的方向。

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研究院副院長施建國分享

施建國:教育資訊化的融合創新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研究院副院長施建國圍繞邁向教育資訊化2.0時代主題作了報告。他以資訊技術在教育教學上的戰略地位作為切入點,闡述了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三種關係。

1、技術作為內容豐富課程資源

用發展和動態的觀念豐富學科教學內容,為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夯實基礎。

2、技術作為工具支撐教學過程創新

應用技術實現課程建設和實施情境化、教學資源多媒體化、教與學方式多樣化,提高學習者學習興趣和認知水準。

3、技術作為思維改變教育形態

教育現代化的本質是教育現代性的增長。教育現代性增長表現為理念提升和教育形態的改變。比如跨界融合思維正在改變教育供給方式,極致體驗思維改變教與學方式,大數據思維推動教育教學精準化,開放民主思維提升教育治理水準。

開課啦的雙師線上直播,整合學科知識圖譜,分層研究課程方案,在現場完成授課、作業、批改、數據分析、課後輔導等一些列教學管理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線上教學,改變了教學供給方式,創新學法;網上組班,破解了班級授課實施分層教學的難點問題;雙師教學,主講老師提供極致內容,輔導老師保證學習效果,為學生提供至極的體驗;

施院長還強調了未來學校要確立"以學為中心"融合創新的邏輯起點。由此,他提出推動資訊技術與教育融合的五種形態,即支撐知識學習,完成基本教學的技術融合;支撐深度學習,基於問題探究的技術融合;支撐創客學習,實現知識創新的技術融合;支撐個性化學習,促進潛能發展的技術融合;支撐自適應學習,基於數據分析的技術融合,學校搞資訊化可以嘗試沿這五個方向探索。他強調,技術引進來一定是要重構學習環境,豐富學習內容,擴展學習方式,分析學情特徵和優化學習評價。

最後,關於如何推進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施院長給出了自己的思考方向,提供了六條路徑,重構學習空間,增強學習內驅力,推動教育教學精準化,提高學習者認知水準,提升教師能力,改變教育供給方式。

杭州市大成實驗學校校長王盛之

在座談交流會上,杭州市大成實驗學校校長王盛之分享了學校數字化、科技化的辦學特色和《以教學案為載體的輕負高質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課題。"教學案"是關注學生學習前概念,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學情,把"教"案融入"學"案之中,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共用教與學方案。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筧橋實驗學校校長高瓊(左二)

資訊化發展迅速,而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在中間找出一個融合點,如何控制快和慢的節奏?在資訊化教育的趨勢下,網際網路+常常被提起,但不應該忽視的是,如何在做好"網際網路+"的同時,做好"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真假産品參差不齊,如何進行區分和辨別?同時建立一套基於資訊化的教育標準。浙江師範大學附屬筧橋實驗學校校長高瓊提出了自己的三個論點。 

春蕾中學校長陶志偉

春蕾中學校長陶志偉首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要結合資訊化做到課前充分了解孩子,學生課前應該預習什麼?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資訊技術關注到班級裏的每一個孩子,讓開小差的學生及時把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上來?如何借助技術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同時,他還分享了學校的分層走班教學和精準教學的實踐探索經驗,他認為,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文化成績優異,應該是立體的,學校在培養孩子上,緊緊圍繞"有積極的人生追求,正確的道德判斷,負責的行事態度,充盈的精神生活,好學的學習品質,健康的身心素質"而開展。

開課啦教育研究院院長竺浩強

開課啦教育研究院院長竺浩強認為智慧教育要系統化,需要校長和老師有資訊化的理念和專業知識。資訊技術的發展,讓優質教育資源可以下沉流動,但是如何讓學生學會利用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在産品設計的過程中,開課啦非常注重知識應用互動,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促進線上線下學習的融合,促進課堂教和學的方式變革。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公平"和"品質"兩個詞,

是社會對於未來教育的願景,在實現願景的過程中,教育資訊化無疑成為教育均衡發展的有力助推器。

此次活動分享了資訊化課堂教學的創新實踐,提出了探索中的困惑,和專家面對面溝通交流,校長們表示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