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高校 >

重慶文化新地標:新時代美育的“川美樣本”

來源: 華龍網 | 作者: 李婷婷 | 時間: 2019-05-24 | 責編: 吳雨航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打卡城市”重慶文旅持續火爆,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559.65 萬人次。説到重慶“非去不可”的打卡地,除了磁器口古鎮、洪崖洞民俗風貌區、長江索道景區,當然少不了屹立在重慶大學城熙街的一棟巨大的彩色建築——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每年六月,是文藝青年到各大美術學院看畢業展的季節。廣州人會去‘廣美’看畢業展,重慶人會到‘川美’看畢業展。而我這個生活在廣東的人,卻愛跋山涉水來”川美”打個卡。”市民楊先生表示,自己作為一名美術愛好者,不僅“仰慕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的“顏值”,更敬佩它承擔起了面向社會公眾的公共教育,肩負起新時代美育工作的責任與使命。

羅中立美術館一隅 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行走”的美術課 中學生走進川美發現“美”

“這次藝術展讓我大開眼界,我突然明白,原來身邊的東西都能用來創作。”“這些作品很有創意,也啟發我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這是一場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的畢業生優秀作品展,不僅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觀看,現場也有中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有序前來觀展,他們仔細觀看每件作品,聆聽志願者講解,感受不同的藝術形式,獲益匪淺。

“過去,教材是孩子們的世界,如今,世界是孩子們的教材這場畢業展內容豐富,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了解到最前沿的藝術形式,也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身邊的藝術,豐富了美育的形式。”一位帶隊的美術老師表示。

該老師還介紹,來之前,她已提前將所有作品都看了一遍,川美的老師也非常熱心地推薦了適合中學生觀賞的作品。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坐擁豐富的教育資源、藝術資源和人才資源,責無旁貸地同時承擔起面向社會公眾的公共教育以及面向專業人士的學術交流等層面的責任與使命。通過開展系列開放活動,讓中小學生用眼睛去探究、去品鑒,享受不一樣的藝術資源,體驗難得的高校學習方法,感受藝術的深層魅力,對青少年兒童的美育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美術館內舉行的公教活動 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蔭及社會、面向大眾的人文基地和精神殿堂

據了解,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建築總面積 2.37 萬平方米,館內有 1.2 萬平方米的展示空間,劃分為 12 個展廳,分別用於館藏作品的長期陳列和臨時性展覽。

依託四川美術學院 8000 多名專業師生、重慶市大學城 17 所高校 30 余萬青年學子,重慶 3200 萬人口,以及輻射于中國西南的背景,美術館不僅是聯動當代藝術現場的重要學術平臺,更以其學術的前瞻性與國際化視野的專業影響力,成為重慶、中國西南的文化高地。

開館以來,美術館一直堅持免費對外開放,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和個體,通過豐富的藝術教育活動、積極拓展藝術社會服務的內容與範圍。讓美術館的公共教育服務從館內逐步延伸到社會,逐漸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由於美術館在校園,地處四川美術學院的東大門(正大門),更加成為公眾的必經之地。

新館開館以來,美術館對於公眾的社會貢獻率逐年大幅度提高,每年美術館舉辦展覽活動 40 余次;按照美術館的入館安檢機數據顯示,2017 年,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的觀眾參觀流量是 61.4511 萬人次,而 2018 年已達到 114.1697 萬人次,足足增長了近 53 萬人次;特別是 2018 年,國慶節參觀人數達到單日 2 萬多人次,接待各類參觀團體 152 個,預約導覽展覽 40 多場。

這些數據不僅可以窺見社會公眾在我館的參與度,而且可以看到,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大學美術館的級別與概念,而是蔭及社會、面向大眾的人文基地和精神殿堂。

藏品修復講座 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立體傳遞大學深層文脈的窗口

美術館與大學具有相通的文化理念:孕育思想、匯聚智慧、提升素養、傳播文化。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作為設置在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精神大學中的二級部門,充分發揮有效支援和服務大學教育教學、科研創作的作用。

在這個維度上,一直以來,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要圍繞獎勵學子、支援學科、梳理學統等方面,以自主或聯合的方式辦展。

作為立體傳遞大學深層文脈的窗口,多項展覽及活動獲批成為“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文化和旅遊部青年策展人計劃”“文旅部全國美術館優秀公共教育項目”及“文旅部館藏精品展出季”等。

在多年的工作中,四川美術學院以自身所長立體式地書寫、傳播城市文化。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亦在學校優勢資源的滋養中,不斷提高了專業化、國際化、現代化水準建設,成為重慶城市文化有機發展、持續傳承的接力棒,並以“開放式的社會型美術館”姿態,在提升國民素質、激發創新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