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創新中心入選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單位;聯合清華大學共同組建“汽車智慧製造與檢測産業技術研究院”;時柵位移傳感及檢測技術在奈米測量領域形成一定國際影響力;各學科與重慶市“6+1”産業有著密切對接關係。
廣數時柵公司照片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關鍵詞:
學科建設“有所為有所不為、交叉融合、全要素”
據了解,重慶理工大學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面向和服務國家及地方經濟發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經、法、醫、藝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
目前設有本科專業63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5個、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項目4個、大數據智慧化等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共計30個。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示範性國家虛擬倣真實驗教學項目。
在學科建設層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交叉融合、全要素”的發展思路,深入實施“學科對接産業”戰略。
學校以市級重點學科建設為依託,以“3+X”學科(群)建設為核心,圍繞汽車工業、智慧裝備等裝備製造業相關産業鏈,依託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重點建設機械工程特色學科專業群。
關鍵詞:
科研賦能 激活新工科“基因”
當世界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進行,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産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眾多行業領域對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重慶理工大學科研教授在實驗室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理工大學與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簽訂“3+1”人才培養協議書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理工大學與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簽約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在新工科背景下,學校始終注重提升科研水準。建有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43個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主導建設了重慶市首批五個新型高端研發機構之一的“重慶汽車智慧製造與檢測産業技術研究院”,擁有12個市級高校科研創新團隊、重慶清研理工創業谷等4個國家級、市級眾創空間,與中國科學院、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重慶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共建24個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
近年來,學校累計承擔包括國家“863”高新技術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300多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工具收錄2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獲得國際發明專利授權3項、公開專利1000余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優秀獎1項,省(部)級獎勵131項。
關鍵詞:
“人工智慧+”學科群 助推新經濟發展
2018年6月,重慶理工大學與重慶兩江新區合作共建人工智慧學院,這是重慶理工大學重點投入和建設的新工科“龍頭學院”和産教融合“示範學院”,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
重慶理工大學召開學科對接産業”推進會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同時,依託學校的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傳統優勢學科,在機械工程一級學科下增設智慧製造學科方向,促進人工智慧與機械工程的交叉融合,重點打造汽車的智慧設計、智慧控制及智慧測試,智慧機床與智慧製造,智慧傳感與智慧控制等領域的學科特色,培養一批智慧汽車領域的複合型專業人才,提升學校在智慧汽車領域的影響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依託學校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等傳統優勢學科,促進人工智慧與會計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深度融合,重點打造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和RPA技術在會計、審計、稅務、資産評估和商業智慧等大會計領域的學科特色,培養一批智慧大會計領域的複合型專業人才,打造具有重慶理工大學鮮明特色的“人工智慧+智慧商務”一體化建設模式。
關鍵詞:
開放創新 新工科學科對接産業
針對新經濟形態,重慶理工大學制定了“一個目標、三個層次、六項任務”的學科對接産業行動計劃。
一個目標是按照“需求導向、有所為有所不為、開放創新、共用共贏”的原則,深化學校學科與産業的對接,到2020年,實現現有學科全部直接對接或支撐學科對接重慶市支柱産業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群。
三個層次是工學學科群與産業形成深度融合,科技創新領跑相關産業發展;經管類學科群與産業形成較好融合,在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智慧財産權、産業規劃等方面為産業發展提供策劃、諮詢服務;數學和其他基礎學科為兩大學科群提供支撐。
六項任務上,積極對接國家産業發展需求,重點對接重慶“6+1”支柱産業、“2+10”戰略性新興産業,科學謀劃産業對接領域;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産生一批以産學研結合項目、成果轉化項目、行業企業攻關項目等為主體的合作項目成果;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技術,培育引進産學研合作團隊與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聯合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圍繞全球前沿科技發展方向和重慶市戰略産業發展需求,建設一批産學研合作平臺;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升級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為突破口,探索實施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面向産業發展重點領域、企業發展需要,建立産學研共育共用人才機制。
此外,學校還依託重慶市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為一批高層次拔尖人才量身打造事業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