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重慶大學積極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 助推“雙一流”發展

來源: 華龍網 | 作者: 姚輝省 | 時間: 2019-05-15 | 責編: 劉昌

  UC授位儀式 重慶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首次進入ARWU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Top500;學生赴國(境)外學習交流共計3187人次;世界200強高校已增至66所;來華留學生人數共計1707人,分別來自103個國家……這是重慶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2018年的部分答卷。

重慶大學以創新體制機制、搭建交流平臺、營造濃厚氛圍為抓手,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

搭建平臺擴空間 拓寬教育的廣度深度

去年4月底,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首屆56名本科畢業生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迎來了畢業典禮。

其中,10名同學獲得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極優等榮譽學位,9名同學獲得優等榮譽學位。在所有畢業生中,有29名同學被卡耐基梅隆大學、普渡大學等海外名校錄取,21名同學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名校深造,總體深造率超過80%,部分學生成功簽約國家電網、電力設計院等知名企事業單位。聯合學院辦學效果得到了海內外高校及社會的廣泛認可,獲得了良好的辦學聲譽。

據了解,聯合學院成立於2013年,是重慶大學本科教學和國際化辦學示範單位,在國內首次引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先進的校企協同培養(Co-op)模式。學院採用全英文授課,引進美方先進實驗設備,實施美式教育,學制為五年,第二學年至第四學年採取課堂學習與企業頂崗實習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第五學年學生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學習並完成畢業設計。

  辛辛那提學院五位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重慶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Co-op模式是聯合學院的特色之一,據了解,校企聯合培養旨在通過全日制的帶薪頂崗實習,讓學生走進職場,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鍛鍊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各領域、各行業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達到個性化培養的目的。

袁羽嬋是聯合學院首屆畢業生之一,她收到了美國西北大學等多所名校的offer,但她仍然選擇留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學院的培養讓我得到迅速成長。通過實習,我能對自己的選擇進行試錯,而海外學習經歷也讓我開闊了視野,了解了前沿領域的發展,從而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袁羽嬋説。

客座教員Steve Ettorre是一位在美國通用公司工作了30年的工程師,他對自己的中國學生十分讚賞:“他們很聰明,能很快地接受知識。全英文教學模式下的表現也令人驚喜。雖然這很難,但他們完成得很不錯。”

  學生與外教Steve Ettorre 課堂互動 重慶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創新機制強根基 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

學校創新機制強根基。加強頂層規劃和設計,學校先後成立國際化辦學領導小組和推送學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校院兩級工作聯動與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分層推進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構建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人數”作為學院《學科建設關鍵指標任務書》的關鍵指標之一。創新建立相對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從學籍管理、學分認定和學分轉換等方面積極支援學生海外交流學習。對於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的學生實行學籍彈性管理,可最長保留兩年學籍,並將任職經歷納入學生申請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綜合測評指標體系。

搭建平臺擴空間。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工程教育國際聯盟,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工程科技人才溝通,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加大力度拓展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渠道,與47所世界排名前200高校簽署校級合作協議,與31個國家和地區近200所高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而良好的合作關係,涵蓋90%的發達國家。

積極推進與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籌建“重慶大學安東諾夫航空學院”;規劃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新建合作辦學機構。積極開展出國(境)交換學習、短期研修、實習實踐或參加學術會議、學術競賽與交流活動,啟動“圓夢計劃”海外訪學交流項目,全額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赴日本、新加坡兩國頂級名校短期學習,鼓勵各學院自發組織實施各類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項目,積極推動“重慶大學國際校區”建設,搭建全方位多層次學生海外交流學習平臺。

此外,學校營造氛圍輸營養。實施英才匯聚計劃,加強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管理隊伍國際化水準。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知名教授來校做講座,充分挖掘教師、校友資源,通過第二課堂特色活動,培養學生國際化意識。舉辦國際文化節、出國(境)學習交流項目宣講會、聯合國模擬大賽、國際法庭等活動,支援國際交流類學生社團的發展建設,培養學生群體組織與梯隊人才。開展學生外語能力提升項目,提升學生多語言應用、跨文化溝通及國際合作等方面能力,推動設置國際公共政策、國際關係等專業碩士生培養方向。制定具備全球勝任力人才培訓方案,設立特色研習項目,開展相關證書培訓,不斷營造校園國際化氛圍,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具有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

(記者 姚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