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2019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舉行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段留芳 | 時間: 2019-04-16 | 責編: 曾瑞鑫

中國網4月16日訊(記者 段留芳)2019年4月11-12日,"2019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小學課程建設的現代性實踐"為主題展開研討,中外教育界專家學者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十余個省市的知名校長分享了基礎教育課程建設的前沿理念及探索成果。

展望2035 聚焦課程建設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這份新時代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綱領性文件,將"發展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準的優質教育"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進行部署。面對這一時代性命題,如何加強小學課程體系建設,怎樣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豐富和創新課程形式,成為構建優質小學教育的核心議題。作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共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的切實行動,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主辦、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承辦了此次"2019小學教育發展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校長和教師代表500余人參加了論壇及研討。

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開幕

論壇開幕式上,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寶文,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顧明遠,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寶劍,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院長王本中,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永福,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姚煒等嘉賓出席並致辭。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寶文講話 

張寶文指出,小學是我國在讀規模最大的教育階段,也是處於個體成長的最關鍵階段,其品質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整體滿意度。作為提升教育品質的必由之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堅持依法辦學,以推動教學發展、造福少年兒童為已任,不斷改善學校育人條件。

對於如何提升教育品質,顧明遠在致辭中強調了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並提出青年教師成長為"四有好老師"的五個關鍵要素。他認為,教師首先要有一顆願意投身教育的"真心",教師之愛是對國家和民族之愛;第二在於"錘鍊",時代發展必然使教師在教育中不斷遇到新問題,教師應當堅守初心、克服困難;第三在於"學習",教師應是文化人,要具備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和素養,更要領悟和踐行教育真理;第四在於"創新",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動力,未來的教育創新在於如何充分認識孩子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第五在於"收穫",教改的成績、孩子的成長為教師帶來幸福感,但收穫不等於宣揚成績,而是從培養孩子的身上收穫成功的喜悅。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講話       

談及推進基礎教育改革,陳寶劍表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根基所在。當前,小學、中學、大學教育之間的銜接,課外學習負擔的平衡,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很高興地看到以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為代表的一批高水準小學,正認識到這些問題並朝著解決問題而不懈努力。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北京大學將在思想、人才、硬體上對北京大學附屬小學進行全力支援。

北京大學副校長陳寶劍講話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王本中致開幕辭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小學教育的現代化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和堅實基礎。對此,王本中談到,最近頒布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體現了小學生健康成長、科學發展的核心要求,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時代性的挑戰。《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系統提出的"八個更加注重",即以德為先、全面發展、面向人人、終身學習、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發展、共建共用,高度揭示了教育學習的基本規律,是實現小學教育現代化的關鍵。

開幕式結束後,王湛以《學習<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主題,作了主旨報告。他指出,《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部署"發展中國特色世界先進的優質教育",專門對課程教材建設提出要求。提高教育品質的關鍵,就是加強課程教材體系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深化教育改革的總體目標,就是通過深化改革,建設更有使命擔當的課程、更有時代精神的課程、更有生機活力的課程、更有成長空間的課程、更有實施保障的課程,推進基礎教育課程現代化。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作《學習"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主旨報告

共用共建 暢談優質辦學經驗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尹超進行《順其性,馳其想--北大附小課程育人的生命隱喻的主旨報告

作為論壇承辦方的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是一所在課程改革方面獨具特色的基礎教育名校,更是一所具有北大文化氣質的百年老校。一百多年來,她秉承北京大學"思想自由,相容並包"的學術精神,形成了"以人為本,快樂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和"自由、民主、開放、包容"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以整體育人觀為指導,尊重兒童成長規律,突出基礎性、選擇性、自主性,進一步撬動了學校教育方式的整體性變革,創建了"博雅相容的生命發展課程體系"和"學玩合一的生命課堂",為全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志存高遠、勇於創造的青少年,贏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尹超以《順其性,馳其想--北大附小課程育人的生命隱喻》為題,分享了學校對課程育人的思考和探索。

尹超介紹,北大附小秉承"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獨具特色的發展,為使之成為健康的、幸福的、有價值的中國公民和世界公民奠基"的育人目標,構建了三層五類的課程體系,努力為每個孩子提供高品質、多樣化、可選擇的課程資源。學校通過倡導"貫通學與玩,融匯情和理",為多元開放的課程提供文化保障;通過建設"寬口徑、厚基礎、大視野"的多元異質的教師團隊,為課程建設注入生命活力。

回憶起1991年冰心老人為北大附小的題詞--"專心地學習,痛快地遊玩",尹超認為,這十個字恰好詮釋了學校的育人思想。"學"體現了對教育教學規律的遵循,"玩"體現了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堅守。"專心地學習,痛快地遊玩"是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學有玩,有張有馳,張弛有度,生命才會更加的豐富深刻、更加豐盈和飽滿。

11日下午,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鎖明博士繼續主持論壇主旨報告環節,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同小學校長王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蘆咏莉圍繞各自的辦學經驗,分別在論壇上作了分享;北京開放大學校長褚宏啟、芬蘭新地區教育局局長戴娜·佩勒托寧、法國巴黎學區中文督學吉爾伯特·布裏吉特則從各自角度介紹了小學課程建設的前沿理念。

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作主旨報告《教育價值追求的課程表達》

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同小學校長王歡作《史家小學基於課程的國際課程理解教育實踐》主旨報告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蘆咏莉作《面向未來,奠基人生"三個一"》主旨報告

北京開放大學校長諸宏啟作《教育現代化與課程教學改革》主旨報告

芬蘭新地區教育局局長聯合會主席戴娜·佩勒托寧作《芬蘭現行課程改革及教育前景》主旨報告

法國巴黎學區中文督學吉爾伯特·布裏吉特《法國小學課程改課回顧與展望》主旨報告

在4月12日的論壇中,13位校長分別在兩個會場進行了學校課程建設的分享與交流。在泡泡館報告廳,馬恒燕、白淑蘭、劉可欽、劉希婭、楊瓊英、俞國娣校長從課程的整體建設、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等角度聚焦新時代學校課程改革的新經驗、新做法。在小講堂,石瑾娜、劉飛、劉暢、沈偉棟、柯中明、鐘櫻、祖雪媛校長圍繞基於課標的課程設計,暢談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經驗以及"走課"等學習方式改革,為與會者帶來了新的碰撞與思考。兩個會場穿插了許多互動環節,分別由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建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滕珺副教授主持。

寧夏銀川市二十一小學校長馬恒燕作《生長課程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主旨報告  

北京市崇文小學校長白淑蘭作 《"根"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主旨報告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劉可欽作《從學習的視角看教學改革》主旨報告

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作《課程整合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主旨報告

雲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學校長楊瓊英作《童心課程 豐富孩子生命成長》主旨報告

杭州市崇文集團校長禹國娣作《"新班級教育"課程的時空重構》主旨報告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賓新區師範附屬小學校長石瑾娜作《"七彩陽光,天天向上"哈爾濱新區師範附小課程開發與實踐》主旨報告

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作《STEAM教育的冷思考》主旨報告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劉暢作《基於標準的課程設計與實施》主旨報告

上海市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校長沈偉棟作《學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建設與實踐》主旨報告

廣東省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校長柯中明作《小學財經素養課程的建構與實踐》主旨報告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學校長鐘櫻 作《"走課"引發的深度學習思考--成都市金沙小學課程建設實踐主旨報告

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校長祖雪媛作《兒童學術啟蒙課程實踐的思考》主旨報告

實踐交流 描繪育人畫卷

12日下午論壇的實踐交流活動中,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的師生們展示了由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藏息相輔、有機融合的綜合育人畫卷,贏得了與會者的交口稱讚。

在北大附小在兩個會場同時呈現了英語戲劇課《神筆馬良》和中國畫課《竹葉畫法》。

北大附小李東老師教授英文戲劇課《神筆馬良》

在英文戲劇課上,北大附小李東老師通過對中國古典童話故事《神筆馬良》進行研磨、改編,師生共同構建、創意演繹劇目,充分融合了語言表達、音樂舞蹈、創意舞美等戲劇元素,不僅讓每一個孩子在舞臺上綻放出不同特質,而且另辟蹊徑地用新的載體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

北大附小教師李辰教授《竹葉畫法》

《竹葉畫法》課上,李辰老師選取"梅蘭菊竹"四君子之一的竹,通過對咏竹詩詞的朗誦,帶領孩子們用古人"以物擬物"之法,上了一節讓人大開眼界的美術課。課堂上的畫法以描摹竹影為主,以宮燈的形式作為畫板,內設光源投影,成畫後,將學生作品製作成竹葉團的宮燈進行展示,彰顯傳統文化之美,讓孩子們體驗竹所蘊含的清峻不阿,謙虛抱節的文化品質。

北大附小師生集體誦讀春的詩詞

北大附小孩子們集體演出《校園交誼舞》

四月正是萬物蓬勃的好春之時。展示課結束後,代表們移步學校操場,聆聽師生同臺朗誦春的詩詞。伴隨著校園華爾茲音樂,上千對青春活潑的小王子小公主們緩緩步入舞池,他們行為舉止端莊優雅,"北大少年,風度翩翩"的大美風範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教學會副會長田慧生致閉幕辭

會議閉幕式也別開生面,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田慧生站在百年老校的綠茵操場上,向與會代表和兩千多名師生作總結致辭。他指出:這次大會是一次理論和現實交匯融通的思想盛宴。論壇期間30余位嘉賓發表演講與致辭,500多位校長、老師在此碰撞思考、分享交流,為全球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貢獻了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通過論壇我們欣喜地看到,以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尹超校長為代表的一批教育改革家,在教育的田野裏行路不止,躬耕不輟,才有了基礎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相信,以這次論壇為新起點,我們的基礎教育一定會繼往開來,在教育改革中趁潮展翼,繪就更宏偉瑰麗的育人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