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4月3日訊(記者 劉佳 劉昌)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成立於2006年,學校一直秉承“品質為本,創新為魂”的辦學理念。在教育方針上,學校特別遵循精心、精緻、精品“三精”辦學方針,主要培養“用得上、留得住、受歡迎”的操作和應用型人才,目前學院是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同時也是北京市特色高水準建設院校之一。
今年,學校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為1050人,招生途徑分為自主招生、統招、3+2中高職貫通培養、5+2貫通培養、外地招生等方式。
觀點一:生源縮水導致招錄下降
近十年來,學院招生計劃大致保持1050人左右,近幾年,招生數量逐年下降。比如,2017年計劃招生970余人,去年減少到903人,招錄比方面也隨之縮水,從2017年的93%下降至去年的87%。
主要原因是人口結構的變化。受獨生子女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兩大政策的影響,北京市適齡青年報名人數在逐漸下降。
觀點二:“兩會”紅利為職教“正名”
近年國家對於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非常的可觀,從今年年初咱們國務院發佈的職業教育二十條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的這種多次點名,紅利非常的可觀,而且這是實名助威的一種方式。這些紅利的政策是高職院校師生們期盼已久的事。這次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了職業教育是一種類型而不是層次,從國家層面就決定了職業教育不僅僅應該有中職、有高職、乃至今後有本科甚至研究生,打通了多年以來一直智庫職業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學歷的層次。這對職業教育的戰線來説,都是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事。
觀點三:職業教育志在培養“工匠”人才
對職業教育冠以“差生教育”的名號,是戴有有色眼鏡的。職業院校的學生並不是智商低,而是傳統的考試評價體系不能突出他們的特長,但在動手實踐能力方面也許他們是普通院校學生的“勁敵”。
每年,在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的入學典禮上,學校都會開展鼓勵教育,讓學生樹立自信,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作為職業院校,如果能將這樣有所長的學生培養成才,那麼,職業院校的成就感也是很強的。
觀點四:人才培養立交橋是職教“拐點”
對於在學士學位前增設“副學士學位”這樣的提議,實際是向傳統教育體系靠攏,只是過渡之計,但對學生評價的關鍵不是學歷,而是用人單位和社會。
打通職業院校的上升培養通道,建立人才培養立交橋才是破題的關鍵。桎梏職業院校多年的是學生的職業上升通道問題,現在職業教育最高只有大專,上升通道有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國家要把人才培養立交橋進行落實。
觀點五:職教學生要進入“考證時代”
學分銀行主要是講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入到學校的體系當中來,包括職業院校、本科院校、在社會培訓等,任何一個學習的經歷和過程都可以像存錢一樣轉換成學分,存在學生的個人檔案裏,然後相應換取大專、本科、研究生文憑。
1+X證書制度,實際上是職業院校學生非常重要的一種評判機制,1指學歷畢業證書, X跟每個學生的工作的職位和職業有直接關係,學生在校期間能夠通過課程設計、專業設置考取各種職業方面的證書,用人單位還是很看重的。
觀點六:5+2貫通培養備受歡迎
5+2貫通培養,是直接招收初中畢業生,然後進入到職業院校,學生要完成高中教育階段學習,然後進入大專階段,與此同時,再結合本科院校學習,總共7年。這也是國際上的一個潮流,像德國的雙研製,德國的很多中學生基本上畢業的時候70%以上選擇進入職業院校,所以這種貫通培養,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經過實踐證明,各個學校招生也是非常理想的,很受歡迎。
學院特色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前身是北京計劃勞動管理幹部學院,是一所成人高校,2006年轉製成為普通高等院校,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學校一直秉承著品質為本和創新為魂的辦學理念。在教育方針上,學校特別遵循精心、精緻、精品“三精”辦學方針,主要培養“用得上、留得住、受歡迎”的操作和應用型人才,目前學院是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同時也是北京市特色高水準建設院校之一。
學院搭建了戰略平臺,叫做“一二三”,即一體兩翼,三足鼎立,也就是説致力於做好高等職業教育,兩翼一邊是學歷教育,另外一邊是社會培訓;三足鼎立是三大專業群,這個專業群依託于我們傳統的優勢專業,比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這個專業不僅在北京市,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與此同時,學院還在打造第二個板塊,就是特大型的城市安全運作,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型的城市,城市安全運作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包括燃氣、熱力、自來水、電梯等等社會的各種保障,包括像城市軌道交通,像地鐵,這都是與一個城市密不可分,像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地下管網的檢測專業都是第二個板塊的主力專業。第三,學院近2年特意打造的,而且是和北京市的四個中心的城市定位密切相關的,就是社會服務。
計劃招生1050人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今年的招生計劃仍然是1050人,從總體上看跟往年保持持平的狀態今年招生主要分三個部分,一是自主招生,目前已經開始了;二是統招,與高考同步;此外,還有特殊渠道,像3+2中高職貫通培養;以及外地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