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常務委員會委員 朱永新
晴 | 星期二 | 3月12日
早晨5點20分起床工作。發微網志。繼續撰寫兩會手記,竟然達到了7900多字。這兩天新浪微網志訪問不斷創新高,昨天達到了229萬人次。
早晨仍然是7點45分出發去大會堂。我帶了一本葉聖陶先生孫女葉小沫編選的《葉聖陶兒歌一百首》翻閱。這本書由上海采芹人文化的王慧敏編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王慧敏也是民進會員。
過去最熟悉的是葉老的那首《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小沫老師在序言中講述了葉老創作這首兒歌以後的快樂心情,引用了她父親葉至善的一段文字,説葉老當時完成了這首只有37個字的兒歌,卻在自己的日記裏自誇,寫了50多個字的跋,“可以想見父親那天夜裏反覆吟哦的喜悅”。葉老的文字,總是那麼清爽、明瞭、親切。因為,他是寫給孩子看的。
據説,書中的這些兒歌,大部分是葉老在1932年為開明書店編小學生語文教材時寫的。如這首《天亮了》就很有童趣——起來,起來,快快起來。我開窗。我看見紅紅的太陽。太陽,太陽,你起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麼地方睡覺?
上午8點20分左右到達人民大會堂。我見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吳尚之委員,不約而同地講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全民閱讀的內容問題。相約繼續為建立國家閱讀節、建設書香中國鼓與呼。
上午9點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聽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國家盼望國泰民安,人民期待安居樂業。“兩高”工作報告,一直都是兩會中的焦點之一,講的正是老百姓關注的問題,是樂業的前提,安居的基礎。無論是作為基石的司法體制改革走向,還是公益訴訟如何保障大局利益,都是大家關注的對象。
今年的兩高報告,用一系列的大數據,醒目而清晰地呈現出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
過去的一年中,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4794件,審結31883件,同比分別上升22.1%和23.5%;制定司法解釋22件;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800萬件,審結、執結2516.8萬件,結案標的額5.5萬億元,同比分別上升8.8%、10.6%和7.6%。在一審刑事案件中,增長幅度最高的,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和侵犯公民個人資訊類案件。在一審民商事案件中,增長幅度最高的是健康權、證券糾紛類案件。從這些增長中,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出人們對經濟權益、對身心保護的意識日益提高。
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1056616人,提起公訴1692846人;對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活動中的違法情形監督447940件次,同比上升22.4%;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13160件。在民憤極大的黑惡勢力上,檢察機關批捕涉黑嫌疑人11183人、涉惡犯罪嫌疑人62202人,審判機關審結黑惡勢力犯罪案件5489件2.9萬人,從重大涉黑團夥到“村霸”“市霸”、黑惡勢力“保護傘”,均受到依法嚴懲。
其中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莫過於“執行難”的問題。
早在2016年的“兩高”工作報告中,就已經宣佈要用兩三年的時間,在全國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問題。這幾年中,人民群眾都拭目以待。
今天“兩高工作報告”對這個目標的反饋結果顯示,三年行動,功不唐捐。不僅以近兩千萬執行案件、4.4萬億執行到位金額,説明瞭赫赫戰果,更以執行聯動、失信懲戒等體系機制,從根源處破解問題,有力推動了誠信社會的建設。
正因為這三年的行動,如今在社會上,“老賴”已經成為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對象,這讓誠信成為一張網路時代裏的有效名片,越來越成為普通人的追求。
知與行之間的距離,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何況我們面對的“執行難”,是具有懲戒性質的執行,在趨利避害的本能之下,人們更會想出各種方法來逃避。在破解“執行難”的這個難題上,正是體現出我們有著不可動搖的意志,有著各部門齊心協力的智慧,有著堅定不移的行動,才打贏了這場硬仗。
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讓法治成為人民的依靠,讓公平正義成為人民心中的準繩,兩高工作報告,讓我們印象深刻。
為了執行,各級法院和檢察院的確做了大量工作,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今年的法院和今年兩會報告中不時有一些自發的掌聲,很多與“執行”有關。無論是周強院長在講到黑龍江高院執行局局長等46名幹警犧牲在執行崗位上,講到激勵法官敢於擔當,“堅決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還是張軍檢察長在講到“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違法者必須為恢復受損公益“買單”時,代表委員都報之以熱烈的掌聲,這是過去不常見的。
我想,從中也可以看出,雖然任何工作都不容易,但是任何難題都永遠有解,只是在考驗著我們的意志,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行動。
11點結束以後趕回駐地,中午稍事休息,回復一些郵件,寫今天的兩會手記。
下午3點,出發去全國政協。雖然不像平時開會有道路管制,但一路還算順暢。
下午4點30分,在政協機關小禮堂列席參加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十八次主席會議。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聽取全國政協常務副秘書長潘立剛關於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情況的綜合彙報,審議關於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提案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草案)和會議的政治決議(草案)。
下午5點30分,在常務會議樓參加十三屆二次常委會第六次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決議(草案)、提案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草案)和會議的政治決議(草案)。
兩個會議,都是為明天的閉幕會議做準備的。雖然是程式的會議,主席們還是非常認真,提出了自己的具體意見與建議。
下午6點10分左右會議結束。
我趕往新華社,接受關於民進參政議政工作的專訪。6點45分左右到達新華社,新華網常務副總編輯周紅軍帶我參觀了他們的“超級編輯室”。“超級編輯室”類似於人民日報社的“中央廚房”,是一個融媒體的新聞中心。
接受新華社兩會專訪
周總編輯驕傲地説,其實他們的超級編輯室做得甚至比人民日報還要早。只是人民日報取了一個“中央廚房”這樣一個很有想像空間的名字,一下子就聲名遐邇了。
晚上7點左右,開始錄製兩會特別節目。節目主題是介紹民進中央的參政議政工作情況。主持人與我就今年兩會民進中央的提案與大會發言的有關情況、2018年民進在參政議政方面的特點與亮點、2019年民進中央的大調研準備工作、2019年工作的主要重點領域,以及我個人最關注的教育問題,先後進行了交流。新華社的新聞客戶端和教育頻道,也都借機抓住我,拍了一些視頻。
晚上8點半,在返回駐地酒店的車上看兩會新聞。我發現大家都在熱議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看來,這個問題積極回應人民對安全寧靜生活的訴求,也得到了人民的擁護。相信在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中,公平正義的保護傘,能讓更多老百姓安享人生靜好,創造美好明天。
回到酒店,看今天的報紙。《中國教育報》第四版整版刊發了我與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關於教師問題的對話《讓教師找到從教的幸福》。《消費日報》頭版發表了該報總編輯李振中對我的專訪《調整助盲思路,逐步用現代科技導盲設備取代盲道》。
《世間的陀螺》
下午在路上、會前和晚上的時間,讀完了好朋友韓浩月剛剛送我的新書《世間的陀螺》。這是作者在《財新週刊》文化專欄的文章匯集,以故鄉作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遠離故鄉二十多年的遊子對親人和故鄉的回憶、反思與追問,一個漂泊者的複雜鄉愁、親情困境與人生際遇。由於有著相同的經歷,非常能夠理解浩月對於故鄉的那種特別的感覺。
他説,“你在別的城市,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你想要拔腳出走,過上一種簡單的生活,結果卻發現有形的腳可以離開,無形的腳卻仍然在原地,每試圖拔一次,就會生疼一次。”書的封四推薦語説這本書是“用理性的審視克制洶湧的情感,將激烈的衝突消解于微笑與擁抱”。對於遠離故鄉的遊子來説,不妨找來看看。
晚上10點07分中央電視臺七套播出了《代表委員來串門——我的孩子沉迷手機該怎麼辦》。
《代表委員來串門——我的孩子沉迷手機該怎麼辦》節目播出
這是前些天做的一期節目,今天播出。
晚上10點30分繼續寫兩會手記。
晚上11點15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