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本網獨家 >

2019年兩會手記(九):用腳走出來的提案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朱永新 | 時間: 2019-03-09 | 責編: 秦金月

3月8日 晴,星期五

早晨5點半起床。繼續寫兩會手記,寫新浪微網志與頭條號《朱永新教育觀察》的內容。今天是“三八”婦女節,發了專門的特別晨誦。一直忙到7點半離開駐地。

早晨7點半出發去民進中央機關。今天政協休會一天,原想利用這一天的時間回辦公室處理文件等事務,沒有想到整個上午還是被採訪佔滿了。

接受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採訪

上午8點半,一趕到機關,就馬不停蹄地接受了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平凡就職業教育問題進行的採訪。從職業教育問題説開去,講到家庭教育,未來學校等,原定半個小時的採訪延長到一個小時左右。中央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是大好事,關鍵是如何把這些錢用好,在機制體制方面多一些思考和重構。

接受《幼兒教育導讀》雜誌社記者採訪

上午9點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幼兒教育導讀》雜誌社的記者劉亞力一行前來採訪,就家庭教育能否納入學前教育的體系,以及如何在中國理順家庭教育的體系,加大父母培訓的力度進行採訪。我一直認為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大廈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成長最快的時期,父母的教育素養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上午10點半,求是《小康》雜誌社記者于靖園一行就技術創新推進脫貧攻堅的問題進行採訪。這是我兩會的一個提案。今年年初,我去三亞參加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活動,遇到了阿里巴巴的政府關係部門的劉葳,她給我介紹了阿里巴巴用網際網路技術助推脫貧攻堅的一些故事,我覺得這是參政議政的好案例,回到北京後,又與阿里巴巴集團綜合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朱衛國先生深度交流,了解了他們的一些情況。

在幫助因病致貧方面,阿里巴巴公益、螞蟻金服公益、螞蟻金服保險與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發起了一個“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在貧困縣區,對18~60周歲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精準覆蓋,為每一位貧困戶自動投保。通過移動技術實現高效理賠。1個村幹部加1個支付寶,即可為全村人理賠。當貧困戶往平臺上傳醫療發票圖片後,平臺通過圖像識別等技術自動識別醫療費用、藥品等內容,降低人工工作量,降低項目運作成本,提升整個項目的效率,因此,整個項目90%的資金都可用於貧困戶醫療理賠。

除此之外,以“新零售”促進貧困地區農産品産銷對接,以釘釘平臺幫助扶貧幹部提升工作效率,與國家級貧困縣合作,通過網路平臺向公眾開放保護地認領,支援大規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都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山西省和順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牽繡”禮盒上線一天,就有近3萬人預定了當地繡娘們將近一年的訂單,預計帶動繡娘每人每月增收近2000元。

這些活生生的案例,不就是最好的參政議政素材嗎?我繼續調查了這個方面的情況,發現不少技術型的企業,都以各自不同的行動,在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協助開展脫貧工作。於是有了今年的提案《用技術創新推進脫貧攻堅》。

昨天是會議期間提交提案的截止日。今年提交的提案,大部分都有類似上面的情況的故事,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親自調研的結果。

今年關於閱讀問題提了三個提案。分別是關於建立國家閱讀節、建設書香中國的提案,關於加強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閱讀指導的提案和關於加強高校圖書館建設的提案。建立國家閱讀節的提案,自從2003年就開始提出,一直未被採納,可謂“屢敗屢戰”。但是我一直認為原來國務院法制辦答覆的所有不同意建立閱讀節的理由都不能夠成立。一開始説是國家原則上不增加新的節日,但是,從航海日到農民豐收節,這些年還是批准了不少新的節日。後來説是因為有了世界讀書日。且不説所謂的世界讀書日其實是翻譯的一個烏龍,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正確翻譯應該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因為我們將其錯誤翻譯為“世界讀書日”,導致一方面我們相對比較重視閱讀,而忽視了出版、版權與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未能更集中、更深入地推動閱讀相關工作,更重要的是4月23日紀念的是兩個外國作家,與中國毫無關係。我們提出把孔子誕辰日9月28日作為國家閱讀節有非常充分的理由。

關於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閱讀指導的提案,以前也關注過這個問題,只是去年一年在廣西、湖南、雲南等深度貧困地區的調研,讓我更加感覺到緊迫性。記得在廣西靖西縣一所村小調研時,中午我們去學校,圖書室鐵將軍把門,原來孩子們在學校吃完飯都回家休息了,村民也無人借書看書。找校長打開圖書室,圖書的品質尚可,裏面居然還發現了兩本我的新教育書籍。但是,圖書室沒有發揮應該具有的作用。

在雲南元陽縣的一所鎮中心小學調研時,因為新建教學樓,圖書收到食堂倉庫了。我們跟蹤到倉庫,發現所有的書被打包放在倉庫的墻角。很多新採購或者贈送的書,包裝也沒有打開。我對校長説,這些書其實比你們的老師厲害得多,如果讓你們的孩子有機會讀到哪些最好的童書,他們會熱愛閱讀,會遠遠比課堂裏學得更多。

所去的學校,要麼沒有書讀,要麼書不適合學生讀,要麼不讓學生借書讀,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開放時間短等問題比較普遍,最後寫成了這個提案。

關於加強高校圖書館建設的提案,是去年上半年教育部交給民進中央的一個調研課題。當時孫堯副部長把我請到他的辦公室,希望我們能夠對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接到任務以後,我們立即安排了相關調研,山東、河北、江蘇、浙江、北京的十多位高校圖書館館長參與了參政議政部組織的調研,並在8月底召開了高校圖書館建設研討會。這份提案,就是在比較充分的調研和研討的基礎上形成的建議。

關於用高科技導盲設備逐步替代盲道建設的提案,則起源於與朋友的一次餐敘。記得在前年的一次活動中,一位朋友知道我是民主黨派分管參政議政的副主席後,主動提供了一個線索,希望我們關注1300多萬視障群體的交通出行。從來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的我,與參政議政部的年輕同志就開始翻閱資料,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已建成全球長度最長、分佈最廣的盲道(據公開報道,上海已建成盲道2500多公里,北京超過1600公里,廈門超過460公里,無錫市區達400多公里)。但有形的或無形的障礙,還是橫亙在盲人和外部世界之間。我專門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在南北兩個城市街頭實地觀察,沒有發現一個盲人在盲道上行走。盲道只是實現了“存在感”,使用率極低,除特教學校、隱藏巷中和居民樓的盲人按摩店,龐大的盲人群體似乎“不存在”。不僅盲人不走盲道,正常人也不走。政府花大代價建設的盲道淪為“擺設”。但是,因為盲道建設是文明城市評比的一票否決內容,儘管知道是雞肋,仍然不得不花錢買太平。

關於處理好公辦園與普惠園關係的提案,來自於我和中國教育30人論壇成員楊東平教授的一次通話。我問他:預計今年兩會教育方面的熱點是什麼?他考慮了一會説是公辦園與普惠園的關係問題。前不久,一些地方出現了粗暴地停辦民辦園,強制民辦園轉為公辦園等的做法,引起了民辦教育界和社會的焦慮。民進中央最近幾年對學前教育問題多次調研,先後在北京、武漢、宜昌等市實地察看了各種類型的幼兒園,積累了大量素材,前年我們還和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聯合承辦了雙週協商座談會,所以準備這個提案相對比較容易。我一直認為,在中國做教育,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標準指導和要求,盡可能用區間性的指標柔性管理,就不會出現為了80%的公辦園和普惠園的目標而關停並轉民辦園了。

關於完善學習類APP進校備案工作,促進網際網路+教育健康發展的提案,也是經過了比較深入的調研。由於近年以來青少年視力的下降以及網路有害資訊的氾濫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委出臺《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要求“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産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2019年1月,教育部印發《嚴禁有害學習類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局要建立APP“進校園”的審核備案制度,對APP內容、運營方等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凡未經審核批准的學習類APP,一律禁止在校園內使用。”同時,有關部門公開表示,下一步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佈置作業。據此,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層層加碼,紛紛出臺更加嚴格的管控辦法,嚴禁學習類app進入校園。有的省規定:嚴禁使用app 佈置作業,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有的省則規定:初、高中每日電子作業總時長不超過20分鐘並向學校報備,原則上不佈置電子家庭作業。有的地方教育部門要求老師學生家長“一刀切”式的停止使用作業APP,令整個行業面臨生存挑戰。例如,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凡是媒體報道的作業APP立即停止使用。

一時間,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紛紛要求老師和學生卸載使用多年的學習類app,無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對突如其來的改變不知所措,我國線上教育行業集體陷入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根據這個情況,去年底,我專門去了某著名網際網路教育公司進行深度調研,與部分網際網路教育的負責人交流,發現網際網路教育對於提升邊遠地區的中小學教學水準,推進教育公平;對於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減輕課業負擔的確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大多數網際網路教育企業都是在政府各項要求下,積極服務用戶需求,通過科技力量助力基礎教育資訊化,不能因為少數不法分子的行為而否定整個行業的努力,更不能因為網際網路普遍存在的公害而阻斷新技術進軍教育行業的步伐,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教育行業的利用是大勢所趨,各項新技術對教育、教學品質的提升效果才剛剛顯現,絕不能搞“一刀切”式的簡單粗暴監管。所以,完成了這個提案。

今年準備的提案比較多,由於政協提案委要求減少數量保證品質,反覆篩選,保留了目前的12個。其他如《關於加強心理諮詢社會服務機構監管的提案》《關於加強民辦康復機構治理的提案》《關於建立跨所有制的學前教育品質監測體系的提案》等近10個提案,準備在今年繼續深入調研,條件成熟時再提出,有一些準備通過社情民意的方式反映。

中午12點稍事休息。下午繼續在辦公室處理文件。一個多星期沒有到辦公室,文件、報刊和書籍已經堆得好高了。

尼泊爾當代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教育小語》

俄文版《中國近現代教育史》

特別開心的是,同時收到兩本書的外文版,一本是尼泊爾當代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教育小語》,這本小書的翻譯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專業譯者,有10多年的翻譯經驗和期刊的編輯經驗,包括曾經做過記者工作的Devendra Gautam,以及若干位尼泊爾文學家Rochak Ghimire, ganubakerPoudyal, k.p Gautam, Janardhan Dhhngana, Narayan Upadhyay, B. Khanal, Bal Kumar Nepal, Raghu Ghimire, Kiran Gautam等。翻譯團隊中,還包括尼泊爾知名兒童書作家Kartigya Ghimire,還吸納了年輕學者如Saurav Dhakal等。一本是俄羅斯尚思國際出版的《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史》,這本書的譯者是俄羅斯東方圖書出版社專業翻譯達麗婭.庫爾洛維奇等。

《新文化素養詞典》

我擔任主編的《新閱讀譯叢》赫希核心知識系列的大部頭譯著《新文化素養詞典》也飄著墨香來到了案頭。這本書按照學科領域,把美國人耳熟能詳並且經常在日常交際中的7000個詞條內容詳細地加以介紹,赫希認為是美國人的文化常識。赫希是美國核心知識運動的創始人,在國際閱讀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借鑒他們的研究方法,建構中國的閱讀理論體系,一直是我們新教育人的夢想。感謝許可、黃丹青兩位擔綱翻譯,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也感謝福建教育出版社用相當大的精力審校編輯,使這本書順利問世。

《中華讀書報》專訪報道

晚上7點半趕回駐地。翻閱從機關帶來的報紙。《中華讀書報》發表了記者陳香撰寫的長篇報道《參政議政十六年:一位知識分子見證的中國民主政治進程》。從去年底採訪到成稿,這篇文章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今天的《人民日報》也發表了我的兩會日記《察真情才能建真言》。《新京報》的政協筆記則發表了我的《職業教育別忘了儲備勞動力初衷》。今天的《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發表王坤寧等的報道《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建議:確保最好圖書進入農村學校》。

晚上9點半運動30分鐘。細讀《新文化素養詞典》。寫兩會手記。準備明天早上發佈的童書過眼錄、每天送你一首詩等內容。

晚上11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