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本網獨家 >

見證 | 李志民:義務教育階段不要過分強調拔尖人才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1-15 | 責編: 劉昌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訪談

我們有幸邀請到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協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科技論文主編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做客中國網演播室

主持人:您作為清華大學的學生,在澳大利亞留學過並獲得博士學位。您覺得在經歷過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後,有怎樣不同的感受。

李志民:我本身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我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考生,當時運氣比較好,以比較優秀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上了清華大學以後先念了本科然後緊接著念了研究生。在研究生畢業以後留校任教,之後單位公派去了澳大利亞留學。這一路看來,我整個成長的過程和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其實當時我們國家是比較落後,到了西方留學,發現好像處處都比我們國家先進,這種差距感給自己的衝擊很大。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在雪梨大學求學的時候,有一天遇見雪梨大學校園大街上運建築材料,運磚頭,連磚頭都是用塑膠布包好的,這是一種發達國家環境保護觀念的重要體現。也許我們今天可能還做不到這樣,那種來自發達國家的自信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主持人:在這40年間我國教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李志民:這40年間我國的教育,特別是我所從事的這個領域:高等教育以及高等學校的科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從規模上,在我考取大學的時候,全國招生數量僅僅達到20多萬,到今天全國高考的學生招收規模達到700多萬。也正是這樣的高等人才招收規模支撐了我們國家40年的高度的經濟增長,正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們艱苦卓越的工作堅持,培養了支撐我們國家與社會向前發展的優秀人才。不僅僅是教育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的品質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使得我們高等教育的水準在不斷提高。

主持人:您長期從事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也最早提出了我國要發展網際網路概念的這樣的一些措施,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李志民:早在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上廣泛討論高等學校要不要搞科研,高等學校搞科研是不是不務止業。這些問題到了今天可能會被當成笑話來講,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前,高等學校只是作為人才培養的單位存在,國家給予的任務也只是完善教育工作培養人才。以國家財政的角度來説,高等教育系統在1982年才有了科研經費的戶頭。改革開放後,教育界討論明確了高等學校既是教學的中心,也是教研的中心。經過40多年的發展,高等學校的科研力量現在是國家的一把利刃尖兵。從國家的科研成果來看也是效果卓著,以知識論文為例,全國論文總量的70%都産生自高校。而且在國際上發表的高水準論文,有80%的論文總量來自高校。由此可見,高等學校不僅僅有寫論文的特長,而且也承載著高等教育知識成果的展現與應用。

從專利角度方面講,高等學校所申請的專利總量每年呈兩位數的增長趨勢。我國自1956年設立自然科學獎以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高等學校預計參與完成的項目量佔自然科學獎的二分之一,發明獎佔三分之一,科技進步佔四分之一。但是如果從1982年或者改革開放後開始計算,特別是到2000年以後我們高等學校所參與完成的國家三大獎的比例都超過50%,特別是最近五年都超過70%。從原來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到現在都超過70%,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做客中國網演播室

主持人:所以高校做科研有著重要的意義嗎?

李志民:當然,因為高等學校不僅僅是考驗課程掌握能力,而且我們培養高水準的教育性人才,很大程度上是要靠科研水準的提高。在當今社會,高等學校的科研科技成果的轉化首先是轉化到課堂,也就是説教授、老師有了新的研究成果能夠及時的轉到課堂以及高水準教育的課本當中,使學生學習並應用到社會上去,這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部分。

主持人:近年來我們對創新人才的培養,輿論是比較大的,目前創新培養人才的難點在哪?

李志民:創新人才培養的難點跟我們的文化相關,跟教育過程的傳統習慣相關。我們習慣規定好教材,規定好大綱,規定作業。這就導致了我們培養的學生思辨性思維不夠。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生具有思辨性的思維。正面是什麼,反面是什麼。可能以往的教育在這方面注入的精力不夠,與西方的教育方式相比,可能我們死記硬背的要求會多一點。

主持人:那李主任未來我們在科研領域方面會有什麼發展趨勢?您有什麼樣的建議?

李志民:未來的科研發展方向會有很多,首先從物資方面就有很多研究方向,能量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方向。我們都知道人類生産的三大要素:物資、能量和資訊。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資訊社會。資訊成為了人類生産的重要要素,而在發達國家、發達地區甚至會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因素,所以説我們今後的科研重心可能會更多的集中在資訊領域。從建議的角度出發,人類正在進入資訊社會,網際網路正在推動著人類文明邁上新的臺階,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國民的資訊化素養。因為人類社會已經接受了從由物資和能量主導發展,到轉變成為一個資訊主導社會發展的新的模式,所以説國民的資訊化素養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建設資訊化國家需要大量專業性資訊化的人才,雖然我們作出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整體上我們資訊技術的發展水準還是差強人意,這都是我們教育界特別是我們的大學應該做的工作。

主持人:有一種説法,是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使全球不斷的變暖。這其實科技對我們是産生了不同的影響,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您如何看待科技對我們的社會的影響?

李志民:整體上來講,科技肯定是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而且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現在,更多是方便了人的生活。當然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我自身認為,中國人對科技理解成:就是正確,就是高尚;就是所有形容美好的名詞都可以用在科學上,用在科技上。事實上科學也會帶來弊端,那麼比如説臭氧層空洞,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氣侯變暖等等。另一方面,我覺得科技特別是醫學,生命科學,我覺得應該有一些必要的倫理方面的限制。科技的倫理一定要堅守兩個原則,一個是尊重一個是無害,我們的科研一定要堅守這兩條原則。

主持人:我們説教育其實是一個農業,需要一個慢的過程,我們十年終我們的高等教育有了飛速的發展,它的內因是什麼?

李志民:內因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我們國家人口多,需求量大。再加上國家政策重視,這幾個方面促進了我們高等教育的發展,中國人都愛學習,中國人比較重視學位和學歷,確實對我們的經濟發展以及對人才的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了高校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人才,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您覺得如何才能有利於人才的發展和引進?

李志民:關於人才的發展和引進,有一點值得大家關注,我們教育界,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該更加注重公平。我們國家有義務教育法,但是我們現在的義務教育階段,重點學校重點班級還大量存在,好學校和其他學校之間出現了很多的社會矛盾,所以我覺得從教育治理方面來説,應當儘量縮小教育資源的差別,才能夠使教育均衡,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就教育資源來説,比如實驗儀器配的比較一致,運動場地比較一致,教師的水準大概一致。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應該爭取在基本同等的教育資源中培養更優秀的教育人才,而不是説要有很大的差別,

主持人:我們如何培養這種拔尖的創新人才呢?

李志民:如果通過特殊渠道培養拔尖的創新人才,那麼會影響社會公平,在義務教育階段也不要強調拔尖的人才。其實,天才不是學校培養的,真正的天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很多歷史因素和教育因素影響,更是個人的選擇,和學校培養沒有多大關係。學校培養只為人們提供了一定的幫助,更多的是個人的選擇和個人的努力。

主持人:高等教育與人才的培養之間是怎麼樣的內在聯繫?

李志民:首先基礎教育要打好知識基礎,人才的培養不可能跨越某個階段,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是客觀性的。我們不懷疑存在著沒有經過大學教育就取得成功的人,但是從整體上來講,沒有受過基礎教育的人會經歷更多的磨難。同樣的,我們如果不打下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我們的科研工作也很難取得創造性的成果。

主持人:我們該怎麼樣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李志民: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才叫真正的用人之道。把現有的人才資源優化整合,使人才能夠在特定的領域中發揮作用,這對外來的人才來説才是一種潛在的吸引。而不是單單的用大量的財力資源從外面引進人才,我們更要培養屬於我們自己的人才。我們成立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理清什麼叫人才,怎麼樣用人才,我們人才政策的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能夠更適合所有的人都能夠發揮作用。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影響在海外的人才,能夠吸引他們回國。

主持人:您説人人都是人才,我們教育對人才起著一定的作用。40年來我們教育對人才有什麼樣的作用?

李志民:教育對人才的作用肯定是非常大的,教育是培養人才一個搖籃,我們所有的人都要接受教育。改革開放40年來,教育對我們國家的貢獻,是比較大的。一開始我就在講我們國家4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主要是靠人才支撐,那麼人才支撐靠什麼,靠教育的培養,所以我們不可否認我們40年教育事業所取得的成就。站在人才的角度來説,人才政策要適應人才本身,在理想狀態下讓人人發揮作用,在政策上正確扶持才能夠用好人才。但是作為政策可能兼顧不到那麼細,那麼在政策達不到的地方,我們就應該有競爭的環節,通過競爭能夠區分一些人,能夠選拔一些人。所以説我們可能從兩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國家政策的鼓勵,另外一方面要創造條件給更多的人才施展他的才華。

主持人:最後的一個問題是中國離高等教育強國還有多遠?

李志民:應該來説越來越近了,因為從國家40年的發展來看,直到我們改革開放前期國家的教育水準也依然處於一個落後的狀態。經過40年高等教育的發展,我認為這幾年高等教育建設的進步非常大,無論是國家儲備人才培養的貢獻,還是提高我國的科學研究水準。應該來説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水準與世界頂尖水準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主持人:感謝李主任今天帶給我們這麼豐富的分享,李主任從科技觀、人才觀等等方面給我們介紹了,我們40年來中國教育改革開放帶來的一些教育方面的成績,那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也期望我們早日能實現高等教育強國這樣的目標。

監製:曾瑞鑫

策劃:王曉霞

主持人:王曉霞

攝像 :劉昌 唐超 李思寧

責任編輯:吳雨航

剪輯:王夢茹 田蔓菁

節目包裝:王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