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本網獨家 >

見證 | 沃守信:留學工作是教育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1-15 | 責編: 劉昌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訪談(攝影/王凱珊)

編者按:眾所週知教育對外開放尤其是留學工作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四十年來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歷程,留學工作又有什麼樣的進展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原主任沃守信。

主持人:沃老我們知道您曾經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工作過多年,這麼多年您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沃守信:從事這項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也是非常光榮的,留學人員從最初的幾百人幾千人到後來派上萬人,每年超出萬人的規模,這個發展對我們國家的人才聚集和培養,解決我們國家的人才斷層青黃不接,起了積極的作用。

主持人:您覺得第一批留學生對於我們整個教育開放包括國家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意義?

沃守信:第一條是什麼?1978到1979年,美國接收中國留學生五百到七百人,訪問學者學生研究生都可以。第二,雙方還鼓勵雙方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學者本人建立直接的關係。第三,我們這批留學人員非常優秀,原來他們計劃安排我們的留學人員至少三個月到半年的語言培訓,結果我們學生到那兒以後這批人的外語水準是很不錯的。因為咱們精選的這批人在國內都是精英骨幹,所以他們的發表學術論文還有觀看資料都沒有問題。結果到那兒以後最長的一個人才在那兒學習兩個月,語言培訓,其他人學了幾天之後人説不需要了,為什麼?討論問題沒有問題,聽課沒有問題,交流沒有障礙,生活沒有故障。

留學人員最多的一個學校兩三個人,最少的一個人,結果這樣就把我們學生的留學人員在那兒的形象很快的就展示到他們的同行和學生面前,這些人員不但在業務上是非常棒的,而且儘管有兩國不同文化的一種衝突,但是我們彬彬有禮的道德風尚深深的打動了他們,很快就把我們赴美留學人員第二年派駐的渠道就打開了。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訪談(攝影/王凱珊)

主持人:今天的留學生和改革開放初期的留學生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

沃守信:當然不一樣了,因為當年對外邊茫無所知,出去很多事情他不理解,你提供這個服務就非常具體了。現在隨著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們現在對外邊也是瞭如指掌。像過去還要給他們護照簽證,現在都不需要了,以前還要推薦他們比如説進修訪問學者出國,需要相應的教授寫推薦信我們還要給他找人,現在根本不需要。現在我們對外交流的領域非常寬泛,這是我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一大成果,就是我們培育了一大批能和國際學術進行對話的一大批骨幹人才。還建立了一種網路,這種網路是什麼?就是在學術界各個層次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交流網路,有了這些網路,留學人員出國是非常的方便。

主持人:所以在回顧這四十年來對外開放的歷程,您怎麼總結這樣的一個過程?

沃守信:留學工作是教育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的改革開放最初的標誌。而現在留學工作依然是我們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留學人員的大批的派駐,我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縮短我們國家和西方先進發達國家的科研水準,也更不可能超越在某些領域超越西方發達國家,比如説我們現在第一個建立了一些新的學科,改革開放沒有留學人員的派出我們不可能創設那麼多新的學科,填補國家的學科空白,還引進了大批的留學教材和教學方法,這也是很了不得的事。而且還創造了直接的,剛才講直接的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一些方面,比如説在航空航太,在核電,晶片,以及新材料和能源等方面,在這些方面而中國不是説達到先進水準,有些是領先世界的水準。

主持人:感謝沃老,沃老娓娓道來的為我們分享了中國對外開放尤其是留學工作的一些進展,可以説您見證了這四十年發展這樣的一個歷程。我們中國對外開放尤其是留學工作其實培養了大量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學術精神的國際化人才,那也期望未來在留學工作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國家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感謝沃主任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

監製:曾瑞鑫

策劃:王曉霞

主持人:王曉霞

攝像 :劉昌 王凱珊

責任編輯:吳雨航

剪輯:劉昌

節目包裝:王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