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2月18日訊(記者 吳雨航)11日上午,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中國網教育頻道承辦的“扛歷史使命、塑時代新人”第七屆中國教育家年會暨中國好教育盛典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國家教委原副主任、教育部原總督學柳斌,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中國網副總裁李富根,中國網資訊中心總監詹海濤,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原副院長、教授李文長出席會議。
本次年會上,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以《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路徑》為題發表主旨報告,關注教師隊伍建設,給教師的成長提供寶貴的經驗啟示。以下為顧明遠教授演講全文。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發表主旨報告
教師成長的“三個境界”
王國維説學問要達到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個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個境界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作為好的教師,也應該有這三個境界。為了達到這三個境界,教師成長要經過五項修煉:意願、錘鍊、學習、創新和收穫。
教師成長需要“五項修煉”
第一項修煉是意願。當教師首先要有做教師的意願,這是教師成長的基礎。一個人不願意當教師,便不能在教育工作裏很好地完成任務。
教師還需要認識到教師的職業特點和重要性。教師面對的是成長中的、生動活潑的兒童,兒童的成長關係到一家的幸福,關係到民族的未來,這個特點是其他職業沒有的;教師面對的是人的靈魂、人的心靈,所以習總書記説,教師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的人,這是教師的重要性之所在。
教育是仁愛的事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蘇霍姆林斯基説,要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我們要用我們的心靈熱愛孩子。有了這樣的意願,教師才會成長。
第二項修煉是錘鍊。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或問題,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改進完善。
新教師入職會有一個成熟的過程:如何把課講好、讓學生喜歡、讓每個孩子都能聽懂,是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新教師要向老教師學習,學習怎麼備課、怎麼講好一堂課、怎麼進行課堂管理。
不僅年輕教師遇到困難,老教師也會面臨許多困難。首先,教師自身年齡越來越增長,但是遇到的學生越來越年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不斷增大。
其次,當前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兒童的狀態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成長,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到學生,一句話可以鼓勵學生一輩子奮鬥,一句話也可能傷害學生的感情。
那怎麼克服困難?要不斷錘鍊,老教師要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的要求;新教師要敢於嘗試,勇於創新。錘鍊自己的意志,不忘初心,有熱愛教師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
第三項修煉是要學習。遇到了問題就要學習,向老教師學習、向書本學習。
讀書有兩類,一類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專業水準。教師要學新的學科知識,了解學科的發展;也要學習教育理論,了解先進教育理念和先進教育經驗。教師應該學習中國教育史、中外教育史,以史為鑒,從教育史裏得到啟發和借鑒。這是為了提高專業能力的讀書。
另一類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養,這類讀書更重要。現在的教師基本學科知識雖然已經具備,也要不斷的學習。更重要是提高文化素養,增長見識。提高文化素養才能更加領悟教育的真諦,從而提高教書育人的本領。眼界開闊、有見識,才能有創新。
第四項修煉是創新。我們培養的學生是面向未來社會的,所有教師都要遇到新的學生。教師不能用老辦法對待新一代的兒童,要有新思想、新辦法。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變革。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必然會引起教育的變革。人機融合會創造出新的教育模式、新的學習方式。
未來教育最大的變革,是從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課堂教學本質就是改變人的思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的思維成為優良的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面對未來教育的變革,教師要不斷學習,轉變觀念,勇於創新,只有教師有了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第五項修煉是收穫。經過前四項修煉,教師成長為成熟、優秀的好教師,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家庭的認可。看到兒童成長、學生成才,事業上有所成就,教師會産生自豪感,這就是收穫。
收穫也要修煉,因為教師的收穫不是物質的回報,而是精神的滿足;教師對兒童的愛不同於父母的愛,是對國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未來愛的體現,是不求回報的愛;有了成就也不能忘乎所以,這就是收穫的修煉。
經歷“五項修煉”才能達到三個境界。“五項修煉”、“三個境界”反映了教師成長的規律,需要教師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