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本網獨家 >

教育部:如何辦好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和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曉霞 高春香 | 時間: 2018-11-29 | 責編: 王曉霞

中國網11月29日濟南訊(記者 王曉霞 實習記者 高春香)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對新時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作出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前進方向和重大舉措。

10月28日,教育部在山東濟南召開奮進之筆“1+1”系列發佈採訪活動第10場新聞發佈會,重點解讀了《若干意見》,並介紹有關工作開展情況。

如何達到“50%”和“80”的目標

《若干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要達到80%。《若干意見》強調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大力發展公辦園,逐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到2020年全國原則上達到50%。

“我認為50%的問題是《若干意見》最亮眼的一個重要指標。”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指出,為了讓絕大多數的幼兒能夠享受普惠性的學前教育服務,教育部提出了一個雙線提高的思路。一個方面要提高公辦園的比例,另外一個方面要提高普惠性民辦園的比例,就是兩條腿走路。

同時他還談到:“現在我們公辦園2017年佔的比例是44.1%,普惠性民辦園的比例是26.5%,加在一起是70.6%,是這樣的一個比例結構。為了實現80%的目標,我們提出按照雙線提高的思路,必鬚髮揮公辦園保基本、兜底線、引領方向、平衡價格主渠道作用。”

公益普惠是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根本之策

關於“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鄒聯克認為,唯有公益普惠,才是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的根本之策,才是滿足人民對學前教育需求的重要之法。

中國網記者了解到,為了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若干意見》提出要堅持政府主導,公辦、民辦並舉,要加大政府的公共財政投入,要大力發展公辦園。如果公辦園的水準不提高,那麼就意味著市場的空間就大。市場的空間大,收費的水準就很難抑制住,很難壓下來,所以入園貴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所以必須堅持公益普惠的方向,必須把公辦園的資源水準提高,同時使普惠性民辦園也相應提高。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辦好學前教育

“幼兒園教師問題是學前教育事業的基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要的基礎工作來予以加強。這次的《若干意見》在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上,針對當前學前教育隊伍建設亟待迫切解決的突出問題予以突出的強調。”呂玉剛説。

呂玉剛指出,《若干意見》針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三方面的舉措:一個是嚴格依標配備教職工;第二是健全待遇保障機制,認真解決公辦園非在編教師待遇問題,明確提出統籌公辦園教師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確保公辦園所聘用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三是在解決教師的配備、保障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師科學保教素質和能力,加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真正使幼兒在幼兒園得到科學保教,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幼有所育的良好期盼。

據了解,教育部為了做好《若干意見》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作,後續將籌備召開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並且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長效機制;同時會針對當前學前教育存在一些亟待治理規範的突出問題,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小區配套園治理、無證園治理、過度逐利行為治理以及幼兒園“小學化”治理等專項治理工作;緊接著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制定學前教育法,推進學前教育走上依法辦園、依法治教的軌道;還會密切跟蹤各地《若干意見》落實進展情況,確保《若干意見》的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