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本網獨家 >

名校規模過度擴張的路子該叫停了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梁華和 | 時間: 2018-11-21 | 責編: 曾瑞鑫

教育部早年就制定出臺過中小學辦學規模標準,但這個標準是非強制性的,因此各地並未嚴格執行。

近年來,一些城市中小學校,特別是當地的名校,都在走不斷擴大學校辦學規模的路子,三、四千人的小學很常見,六、七千人的中學也不為奇,而當地政府及其教育部門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的學生享受優質教育,並將此做法作為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加以推廣。

那麼到底走這種發展的路子可行不可行呢?筆者認為,弊多利少。其理由如下:

強了一家,弱了一批 傷害均衡

眾所週知,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教育資源是有限的,特別是教師資源,其質和量都是相對穩定的。如果極力加強某些學校,必然會導致另一些學校更加薄弱,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優質"學校選擇教師一般都是當地比較優秀的教師,"優質"學校集中了當地優秀的教師資源,造成了其他學校優質師資的流失。這將加速教育資源配置的嚴重失衡,其結果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強了幾所學校,弱了一批學校。

正是因為中小學教育的不均衡,異常擇校問題愈演愈烈,給家長和社會帶來諸多負擔和矛盾。

與鄰國日本比較,日本小學規模嚴格控制在12-18個班,每班35個人;初中控制在24-36個班,每班40個人。教師在區域內每五年輪崗,校長則每六年跨區域輪崗。因此,在日本小學和初中基本上沒有擇校問題,學生都是就近上學。

校門口交通擁堵,"小飯桌"生意興隆 會引發社會問題

縱觀一些城市規模大的中小學,由於生源覆蓋範圍廣,産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離家較遠的學生家長不得不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因此這一時間段的學校門前一片混亂,交通擁堵,接送學生困難,安全問題令人堪憂!

離學校較遠的學生,很多家長中午接送困難,因此孩子又不得不在學校周邊的"小飯桌"解決午餐問題。如今,凡是規模較大的學校周圍,"小飯桌"生意興隆,一個孩子午餐加上午休每月至少得花費一千多元,如果再加上車輛的接送開銷,對於普通人家而言負擔不可謂不輕!除經濟負擔外, "小飯桌"的食品安全也令人憂心,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讓家長不放心,但是苦與無奈。長此以往,有可能造成更為複雜的社會問題。

學生多空間小,文體活動受限 素質教育難施展

除少數新建的學校外,大部分在原址改擴建的學校,普遍存在校園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易補的是校園建築面積,難改的是校園活動場地。當前大多數規模較大的城市中小學校都存在生均佔用校園面積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的問題。因此,造成校園文體活動受到限制。國家規定小學生每週四節體育課,試想三、四千學生只有一個標準運動操場,體育課如何開展?只有一兩個舞蹈教室學生如何訓練?校園除了硬化的道路,沒有綠地,沒有花園,學生在校園裏聞不到花香,聽不到鳥語,能看到的只有鋼筋水泥建造的冰冷建築物,環境育人的功能消失殆盡。各項素質教育難以拓展。

管理效能低,教研活動難 優質難"優"

按照管理學的觀點,管理層級越多,管理效能越低。就學校管理工作而言,如在管理方式上不及時改變跟上,學校規模變大,其管理效能必然降低,特別是對學校教研活動效能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中小學開展教研活動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研究對象就是教材和學生。目標就是運用教師的集體智慧,把握教材內容,了解學生實際,實施高效的課內、課外教書育人工作。其方式就是優秀教師指導引領,開展以學科為主的教學研討、理論研討、教法研討、教育對象研究等等。就教法而言,更多的是教學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需要悉心領會,反覆實踐才能掌握,有時甚至需要有經驗的教師手把手地教。

規模大的學校,有的學科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教研活動既難組織,也難讓每個教師都積極參與,充分交流。就如開大會和小型座談會一樣,大會只是聽聽個別人的發言,更多與會者難以參與,就不易上心,而小型座談會則需要每個人發言,你就得認真思考。所以一般而言,人數多,教研活動品質就會降低。

餅子攤薄,優質難優。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我國要儘快出臺有力措施,嚴格控制中小學辦學規模和班級學生人數,實行區域內教師、校長一定期限內的輪崗交流制度,而不能走不斷擴張的路子。

作者:梁華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